楠木軒

評論1+1:年輕人為什麼反感專家建議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綜合

希望專家多一些“愛惜羽毛”,多一些審慎科學,多一些設身處地,多一些人文關懷

最近,“建議專家不要建議”的話題兩度衝上熱搜——

先是5月19日,“專家不建議年輕人掏空六個錢包湊首付”“專家稱買房比租房划算”“專家稱今年6到10月是購房好時機”,這三個與買房有關的話題同時上了熱搜,隨後,“建議專家不要建議”衝到熱搜第一。

再是5月24日,“專家建議:不要多用空氣炸鍋”上了熱搜,隨後“建議專家不要建議”再次上榜,還有媒體設置議題“年輕人為什麼反感專家建議”。

儘管在第二個新聞中,有網友出來澄清説專家沒有這樣建議;涉事專家表示,沒有接受過相關媒體採訪。但這些聲音幾乎都被淹沒在“建議專家不要建議”的洶湧輿情中。網友們的態度明確:説得不好,下次別説了!

光明網:“建議”背後是人們的期待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不同地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天然差距,人們對於事物的判斷會首先基於所處地域實際市場情況得出。此番熱議的專家觀點實則都是老生常談,並無任何新鮮內容。一個粗淺的判斷是,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能買房就一定不會想去租房。在中國文化語境下,房子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只不過現實情形是,並非所有人都買得起房,甚至有一部分人都租不起房,而不得不在通勤上花費更多時間,以換得負擔得起的居所。專家的觀點實際沒有對錯之分,但置於不同地域實際市場環境和不同人羣經濟實力背景下討論,這些觀點也就沒有了對應的價值。這表明了在一些問題上,由於專家觀點不具備普遍適用性,除了引起人們的反感,並無更多價值。因而,“建議專家不要建議”的建議背後,實則是人們期待這些擁有公共關注度的專家,發表一些切合實際的言論,能夠影響到政策環境,對改善自己生活有所幫助。

工人日報:是希望專家能好好説話

“建議專家不要建議”,一方面表達了人們對一些專家建議的不滿意、不服氣,對其能力和水平的質疑;另一方面反映了人們對專業、科學、嚴謹的高質量專家建議的渴盼,對專家建議有指導性、權威性,能夠真正為人們解疑釋惑、指點迷津的期待。事實上,在專家這個羣體中,並不缺乏令公眾尊重、崇拜、信服的專家。這些專家有些成為了網紅,收割無數粉絲,除了有“有趣的靈魂”,更重要的是有深厚的專業根基,有堅定的職業操守。“建議專家不要建議”,不是讓專家都“閉嘴”,而是希望專家能好好説話——多一些“愛惜羽毛”,多一些審慎科學,多一些設身處地,多一些人文關懷。

南方日報:一種理性的覺醒和祛魅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從這場事關專家建議的大討論中嗅出了一種反智味道,擔心對知識權威的過度調侃有滑向“大眾反叛”的可能。或許大可不必如此悲觀。借用著名思想家馬克斯·韋伯在演講中的一段話——“我們的時代,是一個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將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時代”,在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信息流通便捷高效的時代,民眾勇於質疑與自身生活經驗不符的“專家建議”,未嘗不是一種理性的覺醒和對專家身份的祛魅。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也鞭策專家要把“學術作為一種志業”,精進篤行才能有成長、有情懷,才能更好直面公眾質疑。

紅網:是對俯視指導的拒絕

現在的年輕人是在新媒體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能夠更加便利地接觸獲取海量多樣的資訊,他們個性鮮明,更多服從自己的理解和價值觀,有較強的自我意識。類似於“專家建議”的俯視型單一價值説教,已經不再適用於他們,也無法獲得年輕人們的支持與認可。脱離實際帶有俯視意味的意見指導會讓人們反感,這樣的建議本就沒有任何用處。年輕人們不是不聽取建議,相反的是,他們正處於與社會與個人密切交際認識的階段,他們需要吸收一些經驗。所以,我們更希望的是,專家的建議是平等的、科學的、可信的。

紅星新聞:需要培養一種“公共意識”

説話的專家、聽話的民眾,都需要培養一種“公共意識”,知道如何去闡述和理解“公共話題”。專家應當明白,當社會把話語權交到自己手中,並不是拿來説家長裏短的。專家存在的本質意義,不是為了成一個“人生導師”,而是就公共政策提出建議,是面向相關部門和社會單元的。那些專業而宏觀甚至略顯枯燥的話,可能沒什麼網絡熱度,説起來也不那麼痛快,但這些就是專家的職責所繫。民眾也不妨理解公共言論的價值在哪,提升公共討論的內涵。“建議專家不要建議”成為有熱度的話題,都在説明今天的公共討論不太可能只有單一聲部。有價值的意見,總是在討論中打磨出來的,不太可能再出現單向灌輸、全盤接受的景象。

澎湃新聞:社會需要有價值的專家建議

人們期待的專家建議,是站在公共立場上發聲,為公共政策提供可行的思路,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生活指導”。把一些社會議題降格成給年輕人的建議,也有點避重就輕的意思。解決問題,不可能靠年輕人自己努力就行了。順着這個判斷標準,其實也能看到一些優質的建議,獲得了不少的共鳴。比如有專家建議“兒童5歲起就需要性教育”“初中生免費接種HPV疫苗”等,就引發了公眾嚴肅的討論。大家並不要求專家一定要絕對正確,這不太現實。關鍵是專家不能使用一種“中止討論式”的話語結構,比如把嚴肅的社會問題簡化成年輕人的個人問題,這就讓討論失去了公共價值。總之,社會依然需要專家建議,尤其需要有價值的專家建議。各領域的專家如果能不斷提升公共發聲的質量,提出更多有益的建議,形成有啓發性的輿論互動,善莫大焉。#年輕人為什麼反感“專家建議”#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編輯:梁冰

統籌: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