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北交所開市“滿月”。在這一個月中,北交所市場運行情況如何?後備企業儲備怎樣?隨着一組組數據新鮮出爐,答案得以揭曉。
成交活躍度提升
合計成交478.97億元
“開市首月,北交所市場成交活躍度提升,價格走勢整體平穩。”北交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北交所現有82只股票,其中11只為在北交所上市的新股,71只為此前新三板精選層平移股票。
數據顯示,自11月15日開市至12月14日,北交所合計成交478.97億元。其中,開市首日成交量創下精選層開市交易以來歷史新高。在開市效應帶動下,北交所首周成交超過212億元,佔比超四成,此後成交有所收窄。
“第二週開始,成交隨開市效應消退而逐步收窄,變化趨勢符合新設板塊一般規律。整體看,成交量維持在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與中小企業的特點基本相適應。”上述負責人表示。
開市首月,價格走勢呈現一定分化。其中,11只新股集體上漲,平均漲幅為110.84%;71只原新三板精選層平移股票中,多數由開市前高位回調,但較改革消息宣佈(9月2日)前仍上漲29.97%。
後備企業儲備充足
符合財務條件的新三板公司超1200家
北交所堅持新上市公司來自新三板創新層。那麼,在目前82家上市公司基礎上,北交所的後備企業儲備資源如何?
據初步統計,截至12月14日,符合北交所財務條件的掛牌公司共有1200多家,淨利潤平均值為3666.13萬元。這其中,不少企業已經進入申請流程,或正在籌備上市。
統計顯示,截至12月10日,北交所已受理企業共57家,行業分佈多集中在高技術新興產業。
整體看,這些在審企業呈現鮮明特徵——研發強度較高、成長性突出、盈利水平較高。
以盈利水平為例,在審企業2020年度淨資產收益率平均值和中位數分別達到20.37%和18.00%。
除了在審企業,截至12月10日,還有187家北交所在輔企業,其中110家是今年提交輔導備案材料,9月2日以後提交材料的公司就有62家。總體看,掛牌公司籌備在北交所上市的意願逐漸強烈,籌備進程明顯加快。
突出服務“更早、更小、更新”,北交所的設立,讓更多中小企業看到了上市的可能性和機會,也讓更多新三板掛牌公司明確了資本市場發展規劃。
從新三板基礎層到創新層,再到北交所,整個新三板市場為中小企業打造了層層遞進、全鏈條的服務體系。
北交所調查顯示,新三板創新層公司計劃在北交所上市的意願強烈,新三板基礎層公司計劃繼續掛牌發展、進而在北交所上市的比例也明顯提升。
嘉實基金研究部副總監、基金經理劉傑説:“目前北交所公司數量較少,但北交所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未來會有更多的優質企業選擇在這裏上市,形成交易所、上市公司、投資者正向循環。”
與滬深交易所錯位發展
北交所突出服務“更早、更小、更新”特徵
北交所開市後,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特色定位功能凸顯。
堅守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截至12月10日,北交所82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611.94億元,其中91.46%的公司總市值在50億元以下,同期滬深總市值50億元以下公司佔比為41.24%。北交所突出服務“更早、更小、更新”的特徵顯現。
作為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北交所的估值水平與滬深市場也形成差異梯度,體現市場特色。12月10日,北交所整體市盈率為45.00倍,科創板、創業板、滬市主板、深市主板市盈率則分別為72.15倍、61.11倍、16.69倍、26.45倍。
業內人士認為,在集聚內外部協力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過程中,北交所、新三板在推動實體部門與金融部門聯動、促進產業政策與金融政策協同方面的作用將進一步凸顯。
12月10日,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與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12家商業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探索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普惠金融的新路徑、新方案。
未來,北交所將堅持與新三板創新層和基礎層統籌協調與制度聯動,共同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在這一過程中,北交所市場建設任重道遠。
市場期待,在下一步全國股轉系統和北交所市場建設中,不斷增強制度的包容性和普惠性,強化監管執法,把好公司質量關,為探索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的“中國方案”不斷邁出堅實而穩健的步伐。
據新華社 供圖/視覺中國
關注
北交所開市以來市場出現哪些積極變化
投資者參與熱情較高,截至12月14日,北交所合格投資者開户數超460萬户,較改革消息宣佈前增加約1.7倍;
市場流動性改善,開市首月日均成交較此前精選層增加4.66倍,股票日均換手率2%,較原精選層提高1.28個百分點;
股價逐漸趨於平穩,開市首週日均震幅為10.88%,本週前2個交易日降至4.77%;
北交所反哺效應顯現,新三板創新層、基礎層交投改善,價量提升。
“經過買賣雙方充分博弈後,投資者已趨於理性,總體交易熱度保持合理水平。”北交所相關部門負責人説,北交所和新三板創新層、基礎層呈現出一定的投資輪動效應,將持續為投資者分享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紅利創造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