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體悟太極拳的“松”?
打太極拳的人,都知道要放“松”。但是,接受“松”的理念,是思想印象和習慣用力。從思想角度上講,難免“刻意”為之;從習慣用力上做,則完全背離了太極對“松’的要求——這就是説,太極拳的“松”,不是人們一般認知的和隨便就能做到的。
太極的“松”,寓於太極拳的“要則理法”中,是特定意義上的。對於“松”,有這樣兩種概念——習慣上的“松”和太極拳的“松”。
前者,人們都懂得,都能夠輕而易舉地做到;後者,則是陌生的,需要通過把握太極拳的“要則理法”去感覺,去體現。
太極拳的“要則理法",都是一種勁道。因而“松”,也是一種勁道。它在“形”體方面,主要與“沉、下"協同運作,稱作“松沉”。這裏請注意,太極拳講究“對稱”勁兒,説“松”時,不能離開它的對立“緊”。實際上,“松”與“緊”是互為條件、相輔相成的,既對立,又統一,彼此密切關聯,不可分割,在太極拳中是一對“對稱對應”的關係。如果沒有“緊’”就談不上“松”了。但這種“緊”是“意”緊,不是僵、硬、繃意義上的緊。
“緊”,體現在形體動作的“起、上”中,這裏體現為“提頂",與“松沉”相對稱,不可缺一,若缺其一,那就偏了,背離了拳論“對稱”理法。只有在“緊”協調下的“松”,才是完整的“松”,這種“松”才能遞進,才能漸入“空靈”境界。
“緊與松”的關係,是太極拳整個“對稱"關係的綱,具有“綱舉目張”的作用。
可見太極拳的“松”,不可單用、偏用,也就是説,是有條件的,不是絕對的,不是打太極拳過程中整個都要放“松”,若是如此,那就只有“松”而無“緊",形體就會形成松塌,導致下身負重過量,引起腿疾,如關節痛等病,如果練低架子,慢動作,那就更加滯重,副作用會更大。所以,這裏再重複一句,把它概念化一‘松”,與“沉、下”順向相隨;與“起、上”逆向協作。有“松”就有“緊”,相稱相應,不可有偏。
在總體上來講,太極拳的“力源"在腰際(脊),因而,主張四肢要由腰脊來帶動。這就是説,四肢不是自行動作,不是直接動作,而是被動地像絲連線掛在軀幹上--樣由腰脊帶動起來運作,自然就相對地顯得“松”軟多了;且這種運作,又用的是“意”,即完全用意識鼓動着身勢來做,不使一點力,從而更增進了“松”軟的程度;加之,在“緊”的協調下,“緊”到極致便是“松”,“松”到極致便是“緊”,“松”、“緊”交替,對立轉化,使“松”益臻完善。如此走出來的勁勢,“松”不顯松榻;“輕”,不失其重;“柔”,不丟其剛;“棉”不棄其硬;“纏”,不拋其直,極有味道。
由腰脊帶動的四肢運作的“力的載體”,單是“意”還不夠,完整地説是“意氣、神”三位一體。這就是説,“形”體動作要同“意、氣、神”融為一體,渾然無間,到了這個時候的“松”,才能做到“松”得完整,“松”得均勻,“松”得一致,“松”得瀟灑。
由上可知,太極拳的“松”是特定意義上的,是根據太極拳的“要則理法”練出來的,而不是刻意做出來的那種松塌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