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進入十月,涼風習習、秋高氣爽,那叫一個舒適。不過,秋天也易“燥令當邪,傷人體津液”。
此時,最適合喝一碗熱騰騰的米粥,既養脾胃,又潤肺燥。
李時珍就曾將粥譽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醫藥六書》中亦記載,粳米粥為資生化育坤丹,糯米粥為温養胃氣妙品。
在現代醫學研究看來,常喝粥對人體也有頗多好處。
01秋粥宜人,常喝收穫4個好處
1、易於消化
粥屬於半流質食物,比起米飯、麪食更容易消化,尤其適宜腸胃功能低下,或身體不適(如有腹瀉、腸道感染等情況)的人食用。
2、調節胃口
天氣一涼,火鍋、燒烤等又成了多數人的心頭好。但這類食物十分油膩,吃多易讓人食慾不振。這個時候不妨喝點清淡的粥,能夠調節胃口,幫助減輕腸胃負擔。
3、補充水分粥的含水量很高,幾乎達到90%或以上,常喝能為人體補充水分,有效預防便秘。並且,也能夠滋潤喉嚨,減輕咽喉乾澀等不適。
4、預防感冒
天轉涼時,晨起喝上一碗熱粥,可起到暖胃作用,有利於增強身體禦寒能力,預防受寒感冒。除此之外,如果在粥中加入一些五穀雜糧,不僅能夠豐富主食多樣性,還會有不同的養生功效。
02秋粥里加一物,健康更養生加蓮子安神助眠
中醫認為,蓮子性平味甘澀,秋天食用有補益心氣、健脾益腎、止瀉固精之效,適用於失眠多夢、心悸、五心煩熱等症。特別是晚上吃碗香甜的蓮子粥,有助於促進睡眠。蓮子糯米粥材料:幹蓮子100克,糯米100克,銀耳15克,冰糖適量。
做法:蓮子、銀耳用清水泡發2小時,銀耳撕小瓣,瀝乾備用。水燒開,所有食材放入鍋內,再次煮沸用轉中小火,熬煮20分鐘左右。
注意:便秘、大便幹、腹脹積滯者,不宜多吃蓮子。
加百合 清心潤肺
秋邪傷人,人容易咽乾、皮膚瘙癢,還可能上火,出現肺熱咳嗽。這種情況下,可喝些百合粥。百合味甘、性微寒,歸肺、心經,能夠潤肺止咳、清心除煩、鎮靜安神,適合秋季食用。
百合粥
材料:百合30克,糯米100克,鹽適量。
做法:幹百合用温水浸泡一小時,和糯米一起放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燒開後轉文火,煮至米爛粥稠即可。
注意:百合偏寒涼,易腹瀉和寒咳的人(咳嗽帶有清白色稀痰泡沫)不建議吃。
加芡實 祛濕健脾
夏秋換季之交,最應該祛濕。濕氣重的人,可能有胸悶乏力、大便不成形、皮膚起疹起痘、水腫、關節疼痛等問題。想要祛濕,可以試試用芡實煮粥喝。芡實有“水中人蔘”之稱,能除濕健脾、補中益氣、抗衰延年,緩解食慾不振。
芡實粳米粥
材料:芡實30克,粳米100克。
做法:芡實泡軟、洗淨、蒸熟,與粳米放鍋內,加水燒開後轉中小火,熬至粳米熟軟。
注意:芡實有收斂作用,且較難消化,所以便秘、腹脹、產後婦女及嬰兒不宜食用。
加核桃 補腎養血
核桃性温,有補氣血、強身、通便的效果,常食“令人肥健、潤肌、黑鬚發”,適合神經衰弱、氣血不足的人。核桃粥
材料:熟核桃4~5顆,粳米100克。
做法:核桃掰小半,小火炒香,盛出搗碎。大米洗淨,加水煮成粥,加核桃碎,再煮半分鐘。
注意:核桃熱量高,每天食用量最好控制在40克內。
加山藥 養胃補虛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是補益虛損的佳品。其自帶的黏液,能夠養護胃黏膜,幫助益胃健脾。
山藥粥
材料:鮮山藥150克,粳米100克,鹽1勺。
做法:山藥削皮、洗淨切片,和粳米一同放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熬至粥稠。
注意:山藥含較多澱粉,糖尿病患者應少吃。
加梨子 滋陰清熱
《本草綱目》記載,梨“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其性寒涼,能夠養陰清熱、生津止咳,可用於陰虛肺燥的咳嗽、口渴、咽乾音啞等症。
梨粥
材料:鴨梨3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梨洗淨、攪碎榨汁,粳米洗淨,加水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梨汁、冰糖,再煮片刻即可。
注意:脾胃虛寒的人最好不吃。
033個小訣竅,把粥煮得又香又軟
常喝粥的人都有這個疑問:粥應該怎麼煮得又香又軟?
其實,裏頭是有學問的——
1、冷水浸泡
煮粥前,先用冷水浸泡大米半小時,可讓米粒膨脹開,節省煮粥時間,還能讓煮好的粥口感更綿綢。
2、中小火熬煮
熬粥主要用中小火,這樣煮出來的會更香軟。另外,最好全程蓋上蓋子,如果擔心溢出,可留條小縫隙。
3、多燜一會
粥煮好關火後,別急着開蓋,建議再燜一會,吃起來口感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