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的《題西林壁》讓我們認識了廬山,也對廬山的風景充滿了嚮往。對於廬山的風景,有太多太多的溢美之詞了,我們都知道廬山是我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以雄、奇、險、秀聞名天下。在其境內自古命名的山峯就有171座,羣峯間散佈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讓我們感受到廬山瀑布的壯觀。當我們置身廬山之中,會發現遍佈瀑布有22處,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素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美譽。
對於廬山,熟悉它的有太多太多,它的壑谷、巖洞、瀑布、溪澗等等地形地貌奇觀早已經讓我們嚮往不已。對於廬山,我們熟悉它的方式最多的就是關於它的詩詞歌賦,從古至今我國有超過1500位文壇巨匠登臨廬山,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賦,其中不乏陶淵明、昭明太子、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朱熹、康有為、胡適、郭沫若等我們所熟悉的文壇巨匠。
其實廬山的風景遠不止這些,我們認識她的方式也遠不止這些,每一個人對廬山的美都有自己的發現。在我第一次去廬山,看到她的第一處風景不是遍佈的懸崖怪石,幽谷靈泉,蒼松翠柏,也不是她深厚的文化內涵,而是深藏在其中的一處擁有三個詩情畫意名字的人工湖。説到廬山的人工湖,很多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畢竟廬山的人工湖不止一處。但是説到她是一處有三個詩情畫意名字的人工湖的話,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她是哪條人工湖了,對,沒錯,就是我們現在最常稱呼的名字“如琴湖”。
如琴湖,坐落於廬山西谷,四周被峯嶺圍抱,森林蓊蔚,環境幽雅。它不是高山上的天然湖泊,而是建於1961年,面積約110000平方米,蓄水量約1000000立方米的人工湖。如琴湖並不是很大,它有一個湖心立島,曲橋連接,上綴水榭,形成綠水青山,相映成趣,臨立島上縱覽四周妙處橫生。如琴湖,是利用西谷深窪,攔天橋上端谷口築壩而成的人工湖,它的建成剛好將湖與白居易的名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所指的花徑連接在一起,成為一處難得的勝景。
如琴湖的風景自然不需要多加贅述了,光是她三個詩情畫意的名字就能夠看得出來她浩浩蕩蕩又不失秀麗雅緻。如琴湖,是我們最熟悉的她的名字,因為湖岸曲線玲瓏,湖面酷似一把小提琴,加之湖邊的石上有古人刻的“如琴”二字,故名“如琴湖”。在這座人工湖的湖半邊近又靠以白居易曾循徑賞花而得名的花徑園內,所以故而又得名“花徑湖”。不過呢,如琴湖還和素有“人間天堂”之美譽的西湖撞了名,由於她坐落在西谷,所以又稱為“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