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學家沈復的作品介紹 沈復浮生六記經典語錄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説起清代著名文學家沈復的作品,人們大都會聯想到他所創作的自傳體散文集《浮生六記》。在沈復的諸多作品中,《浮生六記》的藝術成就之高,影響力之廣,絕對稱得上是其生平最得意的代表作。

沈復作品

據悉,《浮生六記》編寫於清嘉慶十三年,是沈復作品中系統記述了他生平事蹟與社會經歷的一部作品。該作殘稿曾在清咸豐年間,由上海申報主編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發現並出版。據説,《浮生六記》被發現之時,由於年代久遠,保存欠佳,只存有四卷,其餘兩卷不知去向,這對中華藝術寶庫來説,無疑是一重大損失。

出身幕僚世家的沈復才學出眾而又性格爽直,由於其一心向往恬淡自由,不貪慕宦官生活,因而多年來從未參加科舉,這對清代文人來説,當然是遊離於社會正統之外的。

從青年時代起,沈復遊歷各地,從事幕僚,有着豐富的生活閲歷,所以《浮生六記》所載,大都是其在外顛沛流離的過程中的所思所感,以及與愛妻陳芸之間的生活點滴。

《浮生六記》內容豐富,文筆細膩感人,作者以娓娓講述的記述風格凸顯了六個主題,其中《閨房記樂》與《坎坷記愁》兩章最為人所熟知。前者重點描述的是沈復與陳芸之間心意相通,伉儷情深的情愛生活,後者則記述沈家遭逢家庭變故後,沈復在外流離期間的故事。作品中深刻體現出夫妻二人同甘共苦,情比金堅的深厚感情,因而一部《浮生六記》,不僅是沈復作品中對其生活經歷的真實記錄,更展現了中國古典文學史上一段經典的浪漫愛情。

沈復是哪個朝代的

膾炙人口的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是哪個朝代的?據史料記載,沈復生於公元1763年,是清朝人,而《浮生六記》創作於清嘉慶十三年,為沈復晚年所作,因此,沈復是清朝的,應該是確信無疑。

沈復畫像

沈復是哪個朝代的?清乾隆二十八年,沈復誕生於江蘇蘇州的一户商賈家庭。沈家雖然經商,過去也算得上是姑蘇城南滄浪亭畔的士族文人之家,因此沈復的父親很早就培養孩子讀書識字,對其寄予厚望,所以,沈復自幼對吟詩作賦、書畫創作都頗有興趣,雖然一生未參加過科舉,更未曾博得功名,然而他的文學才華與傳奇的人生經歷,至今依然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清乾隆四十二年,十四歲的沈復隨父親離開家鄉,到浙江紹興求學,學習幕僚,學成之後輾轉山東、四川等各地充當幕僚,歷經十數年光陰,其中更飽嘗了顛沛流離之苦。所幸在最艱難悽苦的歲月裏,有志趣相投的賢妻陳芸陪伴左右,日子倒也過得頗有生活情趣。

據《浮生六記》記載,沈復在離家期間,一度經濟拮据,不得不以賣畫維持生計,夫妻二人在患難中相互扶持,卻依然不乏苦中作樂的生活雅趣,在禮教森嚴的清朝封建社會,沈復與陳芸這對情比金堅的患難夫妻,無疑稱得上羨煞旁人的神仙眷侶。

乾隆四十九年,乾隆皇帝南下巡視,沈復跟隨父親恭迎聖駕,時來運轉,而後回到老家蘇州從事酒業經營。然而不久後,妻子陳芸因病過世,沈復於悲痛中遠走四川,從此去向成謎。

沈復字什麼

清代著名散文作家,《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字什麼?沈復字三白,“三白”這個小字,他的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中出現的頻率非常之高,尤其是沈復之妻陳芸,每每以“三白”稱呼自己的夫婿,都令人有無限温馨的聯想。

沈復劇照

沈復字什麼?關於沈復的小字“三白”,還有一段頗有意思的閨房故事。

據説陳芸自幼聰慧好學,於吟詩作詞方面天賦頗高,和沈復是同道中人,因此婚後,夫妻二人常在一起對酒吟詩,縱論古今。

一次,陳芸隨口背誦了一段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沈復好奇問她,李白與杜甫兩位唐代詩作名家,更喜歡哪一個。陳芸説自然是更喜歡李白了,李白之詩豪邁奔放,極具壯闊意境,然而又稱自己幼年啓蒙認字,是從白居易的《琵琶行》開始學的,二人詩詞創作風格截然不同,實則各有千秋。

沈復聽罷,遂拍手笑道:“妙哉!李太白是你崇拜的偶像,白居易是你的啓蒙老師,恰巧,我的字叫三白,是你的夫婿,你與白字,怎麼如此有緣呢?”

陳芸聽後笑着説:“白字有緣,將來恐白字連篇耳(吳音呼別字為白字)。”兩人一起爽朗大笑。

從這件生活小事中看得出兩人皆為生性高雅之人,連玩笑都開得這般有趣。白字連篇,巧妙暗喻了念念不忘“白”字情人的含義。想來現代社會的老夫老妻,在長期共同生活中激情消退,早已被日常瑣事磨去了花前月下你儂我儂的閒情逸致,然而古人卻是談詩論道,雅趣皆在內帷之中,更成為傳唱千古的浪漫愛情故事。


 

沈復生平

清代散文家沈復生平事蹟,多見於其晚年所創作的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之上。

沈復劇照

據説沈復出生幕僚之家,家境普通,早年曾隨父前往浙江紹興求學,雖薄有才名,卻一聲沒有參加過科舉,因此與仕途無緣,輾轉各地當了十數年幕僚之後,晚年迴歸故里,經營酒業。然而雖為一介商賈,沈復生平卻酷愛詩畫、散文,他與妻子陳芸情深意重,志趣相投,共同演繹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段浪漫愛情婚姻的經典。

從《浮生六記》,不難看出,沈復生平除了詩詞創作之外,最大的樂事莫過於和妻子紅粉結伴,享受縱論古今、品月評花的浪漫生活。

在清貧的歲月裏,很多時候,沈復不得不靠賣畫為生,然而即便如此,夫妻二人也時常有苦中作樂之舉。比如他倆常常去一對種菜的老夫婦那裏,醉心菜園耕種,樂此不疲。

書香門第出身的陳芸十分喜愛恬淡的田園生活,曾高興地表示,將來老了就與丈夫在此處購買十畝耕地,栽瓜種豆,夫畫妻繡,盡情享受田園生活的雅趣。

黃梅戲《天仙配》有著名唱段“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指的不正是這般只羨鴛鴦不羨仙的夫妻生活麼?一部《浮生六記》,寫盡悲歡離合。人生如夢,為歡幾何?想來沈復生平之樂,皆記載於作品之中,只可惜,陳芸先去,恩愛夫妻最終未能白頭偕老,這恐怕是沈復生平最大的憾事吧。

沈復和陳芸

清代著名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創作於嘉慶十三年,二百多年間,該作多次被改編成劇,搬上銀幕,經久不衰。作品以細膩生動的筆觸娓娓講述了作者沈復和陳芸之間的愛情故事,至今讀來,依舊令人生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之感慨。

沈復和陳芸

陳芸本為沈復的舅家之女,比沈復年長一歲,也就是説,沈復和陳芸是表姐弟關係。古人締結姻緣,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加之親上加親,自然是人間美事。

在沈復十三歲時,隨母親去舅舅家做客,偶然見到表姐陳芸作詩,因仰慕她才思雋秀而一見鍾情,更對母親表示“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

乾隆四十年七月中旬,沈復和陳芸在雙方家長的成全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從此揭開了一場浪漫愛情的序幕。據《浮生六記》記載,沈復和陳芸婚後,夫妻情深,形影不離。

由於二人皆出生書香門第,有共同志趣,因而時常在一起飲酒作詩,談古論今,秉燭遊戲而至深夜,充滿雅趣。

多少年後,人們重讀《浮生六記》,依然對沈復在作品中所感嘆的“人間之樂,無過於此”的夫妻生活羨慕不已。很多人視婚姻為愛情的墳墓,然而沈復和陳芸這對終生佳偶卻為國人的婚姻生活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註解:若夫妻間能視彼此為知己,婚姻又如何不能成為愛情天堂呢?

沈復是個怎樣的人

2012年3月,經典黃梅戲《浮生六記》在安慶劇院搬上舞台,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戲迷們為演員精湛的演出陶醉不已時,也對劇中主角沈復是個怎樣的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沈復畫像

沈復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據史料記載,沈復生於清乾隆二十八年,是江蘇蘇州的一位文人。

由於早年出身士族文人之家,因而沈復自幼愛好詩文書畫,小小年紀便熟讀經書,對事物有着獨特的理解,是一位情商頗高的少年才子。

成年後,沈復在雙方父母的撮合下,娶情投意合的表姐陳芸為妻,從此夫唱婦隨,伉儷情深,即使在生活最艱難困苦的歲月裏也相互扶持,共同譜寫了中國文學史上一出經典的愛情傳奇。

有關沈復的生平經歷,在其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中不難窺見端倪,尤其是《坎坷記愁》與《浪遊記快》兩篇,重點記述了沈復自家庭遭受變故到輾轉游歷各地期間的故事,其中點滴皆反應出其性格爽直豁達,豪放自適,不貪慕宦官生活,因而從不參加科舉考試,更願意與妻子享受自在的田園生活與閨房之樂的高雅心性。從這些描述上不難看出,沈復是個不願被紅塵俗世所擾,追求內心安逸與恬淡生活的雅士,這點倒與大觀園中的寶二爺頗有相似之處。

只可惜上天並未給予這對有情人太多的眷顧,數年後,陳芸在久病纏綿後黯然離世,沈復悲痛之餘,遠走他鄉,從此銷聲匿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10 字。

轉載請註明: 清代文學家沈復的作品介紹 沈復浮生六記經典語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