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7年,金軍攻取北宋首都東京,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北宋滅亡後,倖免於難的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南下逃亡,於南京應天府定都,建立南宋。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殉國。崇禎皇帝死後,仍然忠於明朝的宗室及文武大臣紛紛南渡,建立南明政權。
這兩段歷史何其相似,不論是南宋,還是南明,它們都是前朝滅亡以後在南方建立的延續性政權。可是,兩個南渡政權最終的結果卻完全不同。南宋與金朝劃江而治,延續百年,一直到蒙古鐵騎南下才走向滅亡;但南明政權卻延續了不到二十年,就轉瞬滅亡。同樣是南渡政權,兩者為何會有這樣大的差別呢?
天命要亡
北宋的滅亡,其實是一件很忽然的事情,在金軍攻破東京以前,整個北宋社會整體上還是很繁榮的,國家經濟仍處於上升期。換言之,北宋還沒有腐朽到必然滅亡的地步,它不同於已經爛到骨子裏的明朝。
明朝的體制是穩定的,以致於這套政治體制延續了兩百多年。可是,到明朝末年,它的體制已經完全被侵蝕,國家黑暗,政治腐敗,朝堂黨爭不斷,官員剝削百姓,上位者全然不關心百姓的死活。
這樣一來,明朝末年遍地都是起義軍,尤其是張獻忠和李自成兩人,一個佔據西北,一個佔據西南。這嚴重擠壓了南明政權的生存空間,也削弱了南明的力量。反觀南宋,雖然面臨強敵,但內部統一,凝聚力強。
除此以外,晚明時期,中國還迎來了“小冰河”時期。在這數十年間,整個明朝天災不斷,夏天旱澇頻發,冬天則奇寒無比,連上海等南方地區都受災嚴重。天災對於明朝的打擊是巨大的,史料典籍記載了災難下百姓們的慘狀:“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漢南續郡志》)
這樣的災害,在崇禎在位期間從未中斷過,而明朝政權由於腐朽不堪,根本無力對災區進行有效賑災,無路可走的災民們只能起來造反,這也是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屢戰屢敗,卻依舊從者如雲的原因。
可是,清朝建立以後,小冰河時期卻迅速結束,這可能只是偶然,但在當時,人們很難不將其想成是老天也要明朝滅亡。
人事未盡
當然,明朝滅亡並非全是天命的問題,明朝自己,也沒有盡人事。相比於宋朝,明朝在人和方面本身就先天不足。宋朝重文輕武,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此舉雖然讓宋朝武力衰微,但好歹拉攏了士大夫集團。北宋的文人對於宋朝是忠心耿耿的,北宋滅亡以後,大量有影響力的士大夫南渡,與趙構一同建立南宋。即使當崖山海戰南宋滅亡已是必然時,還是有數十萬軍民投海殉國,足以可見不論是文武大臣,還是士卒百姓,他們對於宋朝都是衷心擁護的。
可是明朝不同,自朱元璋時期,明朝的皇帝與大臣們的關係就是一種詭異的“對立”關係。明朝初期,就算官員心有不滿,但高壓反腐的政策至少讓百姓們衷心擁護;然而到明朝中後期,官員們剝削百姓,讓百姓視官府如仇敵,皇帝們打壓官員,讓官員們憤懣不已。整個明朝的政治局勢,都處於一種極端的高壓態勢下。
隨着明朝走向衰微,整個明朝的矛盾徹底激化。當李自成攻佔北京城時,官員們卑躬屈膝,百姓們視若無睹,這足以體現明朝已經喪失民心。南宋剛剛建立時,局勢不比南明好太多,趙構曾被金軍一路追趕到海上,狼狽不堪。可是,南宋湧現出一大批力挽狂瀾的人物,岳飛、宗澤、韓世忠等人率領南宋軍民英勇抗敵,挽救了處於危難的南宋政權。即使是南宋滅亡以後,還有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一眾豪傑帶着宋末三帝抵抗元軍。可是,南明到最後依賴的,卻只有一位曾是“賊寇”的李定國,這不能説不是一種諷刺。
這還不算,在明朝民心盡失的情況下,崇禎皇帝還屢出昏招,他聽信大臣們“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忽悠,留守北京城,自縊殉國。崇禎帝的舉動也算可歌可泣,但客觀地講,他這是極其的不負責任。明朝本有南京這個曾經的首都,佔據淮河以南,憑藉江南地區的賦税完全可以嘗試與清軍劃江而治,再徐徐圖之。可是崇禎皇帝最終卻放棄了南渡,錯失了這個機會。更要命的是,崇禎皇帝臨死前沒有清晰的指定繼承人,這使得明朝滅亡以後,南明陷入內鬥,大臣們也分成不同的派系。弘光政權建立元年,就發生了三大疑案,牽連慘死者不計其數,這嚴重削弱了南明的凝聚力。
不僅是這樣,弘光政權在建立以後,還愚蠢的想要聯合清軍,掃清賊寇,這便是臭名昭著的“聯虜平寇”政策。可是,清軍卻以代明“復仇”為名推行滅明之策,迅速擊潰多個反清力量。
其實,從史可法率領揚州百姓死戰抗清,嘉定百姓誓死抵抗,江陰“竟無一人降者”這種種事例來看,百姓們對於清人這個外來政權是十分不滿的。如果南明能夠抓住機會,聯合多方勢力,完全可以像南宋一樣,再延續個百年。可是,南明政權卻屢出昏招,起義軍又自相殘殺,這使得清軍坐收漁翁之利,勢如破竹的一路南下,最終滅亡南明。
參考資料:
《漢南續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