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終於等到您,還好我沒放棄!您終於來了!這裏有您最想知道的!這裏有您最想不到的!這裏有您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總之,您來對地方了~那麼下面就讓我帶您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
儘管大殿上是血流成河,但黎民百姓卻少了困苦,一片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仁慈的朱標實在看不下去父親的血腥,卻被朱元璋斥責為婦人般的心慈手軟,將來怎麼擔當重任?為能夠讓朱標理解自己的苦心,朱元璋抄起一根倒刺橫生的荊條,讓朱標伸手去接,怕被刺傷的朱標不肯去接。朱元璋形容這些荊棘就是不法元勳,隨後將荊棘一一除掉,輕鬆地遞給朱標,表示這是自己懲治奸臣的用意。
即使朱皇帝巧妙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依舊沒有得到朱標的理解,憤怒的朱元璋眼見兒子油鹽不進,抄起一把板凳使勁擲了過去。其實就我個人意見而言,朱標的性格比較像母親,仁愛的馬皇后,常常為他人着想。完美繼承朱元璋性格的是四子朱棣,也就是後來起兵靖難的燕王,智勇雙全的朱棣,也有着和父親一樣陰晴不定的心理。
1370年,朱棣受封為燕王,駐守地為元朝舊都,比起二哥秦王朱樉的西安,三個晉王朱棡的太原,似乎朱棣面臨的考驗更嚴峻一些。朱棣面臨的是明朝宿敵北元,後分裂為瓦剌和韃靼,常年駐守在嚴寒之地,朱棣和父親朱元璋一樣,表現出堅韌不拔的意志。
1376年,朱元璋親自為十七歲的朱棣挑選王妃,對象是開國第一功臣魏國公徐達的長女,文韜武略、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奇女子。當朱元璋召徐達入宮商量的時候,徐達驚訝地表示自己正有此意,朱棣的文治武功完全能夠獨當一面,自己對他十分欣賞。就這樣朱棣和徐氏結為夫婦,兩人共同度過了二十多年的歲月,也是一對難能可貴的患難夫妻。
1399年,燕王朱棣公然反對建文帝的削藩政策,當即發動了持續四年的靖難之役,以“入京誅殺奸臣”的名義向南京進兵,北京城則留給長子朱高熾駐守。其實朱高熾鎮守北京城多半要依賴於生母徐氏,當時朱棣帶兵進攻遼寧一帶,建文帝的南軍主帥李景隆趁機率軍包圍北京城。
眼看強兵壓境,北京城的兵士數量稀少,城內一片空虛,徐氏一邊部署守城將士,一邊親自動員全城男女老少,表示全城軍民共存亡的理念。尤其是燕軍將士的家屬,紛紛披上戰甲,登上高高的城門,充當守城的兵卒。這些婦女們用磚塊瓦礫充當兵器,多次抵禦李景隆軍隊的攻城行動,殺傷南軍士兵不計其數。再加上李景隆的軍威不振,上下不齊心,北京保衞戰以勢單力薄的燕軍獲勝告終,徐氏稱讚為這次保衞戰做出貢獻的婦孺是“巾幗不讓鬚眉的英雄”。朱棣親率燕軍回師援救的時候,得知徐氏親自指揮贏得保衞戰的勝利,不禁喜出望外地説:“得妻如此,夫復何求,朕即刻率大軍南下安定江山,讓你享受一輩子榮華富貴。”
徐氏沒有沾沾自喜,而是深謀遠慮地説:“南北連年作戰,軍民不堪重擔,從今以後該讓百姓休養生息了,京城裏的賢才都是太祖皇帝留下的,能用就儘量用,不要管他是新臣還是舊臣。”徐氏的這一番話,讓朱棣深以為然,因此朱棣在嚴厲鎮壓部分反抗的建文舊臣的同時,大力提拔重用願意歸降順從的建文舊臣。朱棣入宮的時候,手下收繳了一千多份前朝大臣的奏章,他看也不看就下令燒掉了,只留下户部和兵部涉及軍馬糧餉的統計資料。為能夠讓歸順自己的舊臣安心,朱棣在燒完奏章後又説:“這裏大概也有你們的奏章,我並不痛恨那些效忠建文帝的臣子,而是痛恨那些誘導他破壞祖宗法制的人。
你們過去做他的臣子,理當應該效忠於他,可現如今做了我的臣子,過去的事情就過去吧。”朱棣繼位稱帝后,冊封王妃徐氏為皇后,世子朱高熾為太子,徐皇后對朱棣的影響不亞於馬皇后對朱元璋的影響。靖難之役爆發前夕,徐皇后的弟弟徐增壽有心袒護朱棣,建文帝曾詢問過徐增壽關於對朱棣密謀造反的看法。徐增壽故意替朱棣掩飾:“燕王天生貴胄,又和陛下是骨肉至親,榮華富貴不愁,有何必要謀反呢?”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起事後,建文帝沒有怪罪為燕王開脱的徐增壽,可徐增壽依舊不改掩飾,屢次將朝中虛實、軍情命令透漏給朱棣。
1402年,建文帝意識到徐增壽的不臣之心,當面質問徐增壽是否通風報信,此時的燕軍已經渡江,形勢直逼南京城。徐增壽心虛不敢回答,憤怒的建文帝親自舉劍揮殺了徐增壽,這時的燕軍已經攻入皇宮,建文帝在這場劫難中生死不明。
燕王朱棣帶兵入宮的時候,望着徐增壽慘死的屍體,不禁仰天痛哭,他能夠率領軍隊勢如破竹,多半要歸功於這個小舅子。可是等到朱棣想要追封徐增壽為定國公,世襲爵位的時候,徐皇后卻認為這樣不妥。她對朱棣委婉勸阻:“徐增壽是我的骨肉至親,為國捐軀理所當然,不應該再加封爵位了。”可固執的朱棣非要追封徐增壽為國公,當朱棣喜滋滋地將消息告訴徐皇后時,徐皇后只是淡淡回了一句:“這不是我的本意。”
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共有三個兒子,除太子朱高熾外,還有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知子莫如母,徐皇后當然看出次子和三子想要奪嫡的心思,可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也不好説些什麼。徐皇后只是對朱棣建議:“漢王、趙王不順服太子,最好選可靠的朝臣去兼任二王的屬官,窺探他們的動靜,防患於未然。”朱棣點頭應允,也多虧徐皇后的這一高招,才讓朱高熾的登基之路順暢無比,沒有引起兄弟相殘的流血悲劇。
1407年,陪伴朱棣三十二年的徐皇后患上重病,卧病在牀的時間裏,徐皇后多次勸誡朱棣要愛惜百姓,不要過於嚴苛,更不要加重賦税。當長子朱高熾看望徐皇后的時候,徐皇后對朱高熾囑咐説:“我有個未了的心願,就是去撫卹當年保衞北平的婦女,可惜當年皇上北巡的時候,我沒能跟去。我死之後,希望我兒能夠替我了卻這樁憾事。”朱高熾含淚答應,不久後徐皇后撒手人寰,明成祖朱棣悲從心來,嚎啕大哭一場。
六年後,朱棣帶着年幼的孫兒朱瞻基,一路陪伴徐皇后的靈柩,將它移居到北京城的長陵。徐達的長子徐輝祖至死不肯見朱棣一面,朱棣沒有處死他,也都是看在徐皇后的情分上。朱棣和父親朱元璋一樣好命,都有一個善解人意的妻子,同樣朱棣至死也沒有再立皇后,在他心中沒有任何一個女人可以替代妻子的位置。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閲讀這篇文章,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點贊、分享,謝謝!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