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羋月傳》都看了嗎?
我估計題主的問題應該是這樣的:
其中第三個字 unicode 編碼為 U+2634B,位於表意文字補充平面(Supplementary Ideographic Plane),知乎數據庫系統不支持,會吞字符,見 @梁海 的這篇回答 為什麼知乎不支持 non-BMP 的漢字? - 梁海的回答。
為了後文的行文方便,第三個字用圖片代替。
以下進入正題。
題主分析得沒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羋羋
三個字的意思和用法上的確沒差別。下面筆者簡單分析一下這三個字的前世今生。
字,其實是「羊」小篆的隸定寫法,「羊」小篆作:
古人在「隸定」這個字的時候,為了讓「羊」字與「舊」、「雚」、「蔑」等字頭部的「舊字形寫法」保持一致,都寫成了「卝」形,如下圖:
而「羋羋」二字,實際上是在
(羊)字上加一小豎筆形成的,差別僅在於「羋」中的「豎筆」與
粘連在一起,是大陸方面使用的「規範字」;而「羋」中的「豎筆」與
分開,是台灣方面使用的「標準國字」。(或許你可以狹隘地將它們理解為「簡繁」關係),以下我為了行文方便只用「羋」字(其實也完全涵蓋了「羋」)。「羋」在有些字書(如《五經文字》、《宋本玉篇》)省略中間的一豎作
(見下圖《宋本玉篇》),此時「羊」仍舊作「羊」形,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羋羋
三個字的意思和用法上的確沒差別。」
「羋」表示「羊叫」,今天加「口」旁作「咩」。它的古文字構形與表示「牛叫」的「牟」(今天加「口」旁作「哞」)十分相似。
《説文》:羋,羊鳴也。從羊,象聲氣上出。與牟同意。
《説文》:牟,牛鳴也。從牛,象其聲氣從口出。
「羋」與「牟」中「羊」、「牛」之外的部分,正是象呼吸時氣息遊走的樣子。
此外,金文中還有這樣一個字的構形與「羋」與「牟」的構字特點十分相似,見《金文編》777 號字:
容庚先生釋字謹慎,該字他直接依形隸定作「⿰虎乙」。另還有郭沫若等學者將這個「乙」形部件視為水形而隸定作「淲」。然而西周金文中的水形都是作數點的,尚未發現如「攸」中一樣直接寫成一筆的字形,所以這種看法其實是值得商榷的。
後來張世超等先生將該字視為「唬」初文,並與「羋」與「牟」聯繫在一起。這個「乙」形部件都在「虎」的口部附近出現,視為「氣息」倒是很妥帖。
再後來,林澐先生通過對比秦印文字中的「虒」(見下圖),將《金文編》中的該字直接改釋為「虒」(多出的「⺁」形即為虎嘯的氣息符號),將這個古文字字形與今文字系聯到了一起,從字形演進上來看比起諸家所釋更上一層樓。
事實上「啼」的小篆寫法「嗁」,就應當是表示虎嘯的「虒」的孳乳字。
另外在現代漢字的常用字中,「遞」(規範字作「遞」)中的「虒」作為聲旁使用。
關於「虒」字的考釋經過,筆者主要參考自【你可能不知道的古文字新知 1.5】虒
關於「羋」姓。
「羋」姓是楚國祖先的族姓。
《通志》:「羋,楚姓也。陸終之子季連之後也。陸終娶鬼方之女,生六子。六曰季連,是為羋姓。周文王時,季連苗裔鬻熊,為文王師。至成王,擧文王勞臣,封其裔子於丹陽,是為楚國。漢初,楚懷王孫羋心,項羽封為楚懷王,後為義帝。」
出土文獻中楚國族姓一律作「嬭」姓(如《楚王鐘》),「羋」應是秦漢學者的通假。(類似的還有「燕國」的「燕」在出土文獻中作「郾」)
關於「羋」的讀音。
中古反切:綿婢反。
中古音韻地位:聲母,明母 m。韻部,支韻 A 類 ie。聲調,上聲。
按潘悟雲擬音是 miɛ(上聲)。
這個中古讀音演變到現代北京音,是 mǐ。
因此對於中古人來説,「羋」(miɛ)就是表示羊叫聲的擬聲詞。
現代的「咩」是 miē[miɛ],相當於是白讀存古。
現代人用其後起字「咩」以及存古的白讀音 miē[miɛ];而「羋」本身成了只存在於字典的「死字」,所以現代的各類字典都使用了「羋」中古韻書記載的反切的推導文讀音——mǐ。
另外注意到在台灣方面,《敎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有將「羋」的存古讀音 miē保留下來:
本文在午休期間倉促寫就,因此條理有些混亂,茲總結如下:
即「羊」字,在有些古籍中又被視作「羋」。「羋」、「羋」僅有細微的字形差別(短豎筆與下面的
粘連與否),大陸地區用前者,台灣地區用後者。
「羋」「牟」「虒」古文字構形相似,在「羊」「牛」「虎」的基礎上加入「象呼吸時氣息遊走」的指事符號,表達「羊鳴」「牛鳴」「虎號」的構字意圖。接着又演變成今天的「咩」「哞」「嗁」(啼)。
「羋」姓歷史悠久,是楚國祖先的族姓。傳世文獻作「羋」,出土文獻作「嬭」。
「羋」在中古的讀音中即為 [miɛ],是羊叫聲的擬聲詞。在現代,這個字的讀音和字形全部由「咩」承擔,「羋」基本只保留作為姓氏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