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風口來了!90.6%受訪青年願意投身青年發展型城市

新風口來了!90.6%受訪青年願意投身青年發展型城市

  共青團中央聯合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等17部門印發《關於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的發佈對城市的建設與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同時吸引青年,使青年羣體融入城市發展,實現青年高質量發展與城市高質量發展相互促進。

  上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611名受訪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7.1%的受訪青年認為構建青年發展型城市能實現青年發展和城市發展相互促進。等到將來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成熟,90.6%的受訪青年都願意到這些城市去發展。

  87.1%受訪青年認為構建青年發展型城市能實現青年發展和城市發展相互促進

  90後曾於銘在杭州的一家民企工作。他認為,城市的發展與青年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一座城市對青年不友好、不宜居,人才的流失率就會高。對於企業,職員不穩定、離職率高,難培養骨幹,就難以持續和縱深發展。甚至會影響城市的活力和潛力。相反,如果青年在一座城市生活幸福,就會想留下來,會更加努力地工作。青年自身得到成長的同時,也一定能夠促進城市的穩步向前”。

  在深圳從事會計工作的黃靈暢覺得,“青年發展型城市”理念的本質就是城市的建設要從青年的角度出發、為青年着想。“城市政策利好青年,青年發展更順利,反過來促進城市發展。青年的發展關係着城市的未來發展前景”。

  87.1%的受訪青年認為,構建青年發展型城市能實現青年發展和城市發展相互促進。交互分析發現,已婚已育受訪青年(92.6%)認可度最高,其次是未婚受訪青年(89.6%)。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構建青年發展型城市評價體系研究”項目負責人郭元凱分析,結合《意見》以及城市發展理論,青年發展型城市應包含兩個維度,一是城市對青年發展更友好,二是讓青年在城市更有為。由此也可以衍生出青年發展型城市的特點,即友好性、成長性和普惠性。友好性突出表現在理念友好、制度友好、政策友好、環境友好等,成長性則體現的是青年與城市同步發展、相互激盪。

  他指出,普惠性重點表達的是城市發展不是為特定羣體打造,而是讓所有青年都能發光發熱、共享發展成果。“因此,一座城市吸引青年,首先應該要樹立青年優先發展的理念,並從上述理念出發營造城市與青年發展相向而行的環境。簡而言之,就是城市環境能夠為各類青年發展找到合適位置”。

  待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成熟,90.6%受訪青年願意到這些城市發展

  “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下來的‘工程’,是持續發展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曾於銘説,“如果我的家鄉能夠建設成青年發展型城市,我非常願意回家鄉發展。”他認為,《意見》的落地會為一個城市的發展帶來非常大的影響,但最難的就是落地環節。“我希望地方政府有決心,對青年面臨的典型難題能下苦功夫、敢啃硬骨頭。將文件精神落到實處,真正對青年帶來切實有效的幫助”。

  華曉麗從事社會心理服務行業,現在在江西某市生活。考慮當地產業相對落後、青年就業機會少、教育資源不夠平衡,她還沒有下決心留下來。她認為,建設為青年發展型城市,會對青年產生一系列的良性連鎖反應。“城市環境宜居,住房和就業政策利好,教育資源均衡,使年輕人工作順利,婚姻更穩定,生活幸福感更高。對人的情緒、心態都有着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我期待着這裏能建設成為青年發展型城市”。

  郭元凱表示,《意見》的出台以及後續配套的組織保障,將成為青年評判城市是否友好的重要依據,還會成為青年選擇今後自身長期發展地區、貢獻青春力量的依據。“可以説,《意見》的發佈不僅會對城市發展產生影響,同時對於吸引青年、優化青年人口流動格局以及青年發展政策體系產生積極作用”。

  等到將來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成熟,90.6%的受訪青年表示願意到這些城市去發展,其中33.5%表達了強烈的願意。進一步分析發現,00後受訪青年(92.9%)和未婚受訪青年(92.7%)的意願最為強烈。

  受訪青年中,00後佔26.1%,95後佔30.7%,90後佔26.8%,85後佔16.4%。婚育狀況上,未婚的佔49.6%,已婚未育的佔19.6%,已婚已育的佔30.9%。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9 字。

轉載請註明: 新風口來了!90.6%受訪青年願意投身青年發展型城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