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每天產生65萬噸糞便,都被處理去哪了?答案説出來嚇死人。有人説,生活就是吃喝拉撒睡,在解決人的生理需求後,每個人都是揮一揮衣袖,深藏功與名。然而朋友們有沒有想過,那些最熟悉的很多排泄物去哪裏了?
説起來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在我國平均每天每個人要產生400到500克的大便。這樣算下來一年就是145公斤,一個活到76歲的男人,將產生1.1萬公斤的大便。而假如按照目前73億人口的基數,一天將產生365萬噸的大便,這樣堆起來的話,估計有一座小山那麼高了吧。
自從下水道一別之後,這些糞便們都經歷了哪些冒險呢?
其實,在我國發展較好的一二線城市,每棟樓房在規劃建築的時候,都會有專門的化糞池。用於對糞便進行收集,處理,有人曾經算過,像濟南這樣大小的城市,光化糞池的數量就有4萬多個。
糞便在進入化糞池後,會先經過發酵,去脂,固體沉澱等環節。最後分離出液體和糞渣,其中液體會進入下水道和生活用水,還有尿液等一同流到污水處理廠。最後又變成我們日常食用的清水,也就是自來水,完成循環的使命,而糞渣的待遇就可憐一些了。
他們會被掏糞男孩們定期收集走,經過壓縮覆蓋後被埋到地下,直到成為歷史的痕跡。有人説,下水道就像城市的良心,優秀的城市人文,連大便都會是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