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中,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缺失一直是制約我國航空工業快速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要知道,航空發動機作為整個飛機核心所在,它的好壞直接決定了一款飛機的性能。猶如第五代戰機殲-20那樣,因為目前還只能安裝第三代渦扇發動機,使得該戰機很難實現超音速巡航、無法發揮出其應有的全部性能。
所以,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就開始在研製航空發動機的研發方面狠下功夫,經過三四十年的努力,目前先後立項研製了至少9款航空發動機,涵蓋了小推力、中等推力以及大推力的各階級發動機,打算集中突破航發領域存在了數十年的“瓶頸”。接下來布武就來盤點一下,我國近些年研製成功以及正在研製航空發動機,這些發動機在全球又處於什麼地位?
首先是渦扇-10“太行”發動機,這可以説是目前我國最成功的一款發動機了,渦扇-10發動機立項於上世紀80年代,也是我國航空發動機發力的開始。自該發動機問世以來就不斷進行升級改進,先後衍生出了多款改進型號(包括矢量推力版)。目前已經批量生產的最新版渦扇-10B改有着至少13.5噸的加推力,8的推重比,可以説是是一款十足的第三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在推力上已經僅次於美俄主流發動機之後。
而對於渦扇-10發動機的各種改進型號,目前至少已經有殲-10、殲-11、殲-16以及殲-20等多款戰機換裝了該發動機,已經逐漸成為了我國航空發動機方面的中流砥柱,其中已經生產服役的超過120架殲-16戰機更是全部使用的渦扇-10B發動機,這也證明了軍方對渦扇-10發動機性能以及穩定性的認可。
此外,專門為殲-20戰機打造的第四代大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渦扇-15目前也在研製之中,不過由於該發動機的定位較高(超過16噸加推力、10的推重比),再加之渦扇-10的基礎還沒有打實,所以在研發起來也較為困難。而按照近些年殲-20戰機先適配了渦扇-10鋸齒版發動機來看,渦扇-15要想安裝到殲-20之上,或許至少還要再等待3年的時間。
另外在戰鬥機渦扇發動機中,除了大推力的渦扇-10以及渦扇-15發動機之外,我國還基於俄製RD-93發動機研製了渦扇-13發動機,最大加推力8.5噸左右,有着接近8的推重比;然後,還研製了另外一款第四代矢量發動機的渦扇-19,不過是為FC-31這種戰機打造的定位中等推力的渦扇發動機,按照時間節點來看,渦扇-19預計會在渦扇-15之後問世。
當然,在小推力渦扇發動機方面,我國還立項研製了“岷山”發動機,因為研發難度較小所以該發動機的研發也比較順利,目前已經可以安裝到L-15教練機或者一些無人機之上。
除了戰鬥機發動機之外,我國還專門為運-20運輸機研製了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渦扇-20,最大推力在13-16噸,超過4的涵道比可以讓渦扇-20油耗更低、推力更大、穩定性更強;在渦扇-20之前,我國還基於俄製D-30KP-2發動機研製了渦扇-18,性能上沒有太大的提升,主要用於運-20運輸機以及轟-6轟炸機的過渡使用。
不僅在軍用航空發動機領域下功夫,在民用航空發動機領域專為C919客機研製的長江1000AX也已經生產出了樣機,進展也比較順利;而為CR929寬體客機配備的推力更大的長江2000發動機,目前也在研製之中。所以,在不久的將來,國產大飛機也都有望全部裝上國產航空發動機!
當然,如果深究起來我國正在研製的航空發動機必然不止9種,如果再加上渦軸和渦槳等類型發動機的話,總型號應該可以輕鬆超過10款的。而我國一口氣研製那麼多航空發動機,覆蓋小推力、大推力以及民用航發等幾乎所有的領域,也表現出了對突破航空發動機“瓶頸”所下的決心。不過,其中或許會有某些型號會中途下馬,但我們也不應該為之沮喪。而按照目前這些發動機研發進度來看,我國航空發動機領域將於未來5-15年迎來“井噴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