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職業尋蜂人吳文星來自廣西,茫茫大山中,處處都有他尋覓野蜂的蹤跡。
來自廣西江底鄉的吳文星是一個尋蜂人,茫茫大山中,處處都有他尋覓野蜂的蹤跡。每年七月到十一月,是他最忙碌的時間,在這幾個月裏,他可以找到上百斤的蜂蛹。尋蜂,也成了他重要的經濟來源。(圖/文 桂林晚報 遊擁軍)
江底鄉位於廣西桂林市的東北部,與廣西的興安縣、靈川縣、資源縣和湖南的城步四縣毗鄰,處於兩省五縣八鄉交界之地,全鄉森林覆蓋率高達96%,是一個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鄉,也正是這葱鬱茂密的樹林,成了野蜂們的天堂。
一些樹木被烈日暴曬後,流出了濃濃的樹漿。這正是野蜂巢的主要原料,野蜂們正歡快地吸吮着樹漿,不時翩翩起舞。
清晨,吳文星早早起了牀,喝下妻子打好的油茶後,再把幾個紅薯放進口袋裏,綁上柴刀便出了門。當天,他準備和村裏同是尋蜂人的夏玉軍到深山裏尋蜂。因為尋蜂有一定的危險,現在像他這樣的尋蜂人已不多。
馬蜂具有捕食性,尋蜂前要做好誘餌。在田間抓了幾隻螞蚱穿在削尖了的竹枝上,吳文星開始進山尋蜂。
進山途中,吳文星砍下了一段一年多竹齡的楠竹並扛上,這裏面有他之後需要使用的工具。尋蜂的前期準備工作要一絲不苟,這樣尋蜂才能事半功倍。
跋涉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後,吳文星在幾株野茶樹間發現了工蜂。他緩緩靠近馬蜂,將穿了螞蚱的竹枝慢慢伸到了馬蜂前。
馬蜂們發現天降“美味”,警惕地試探幾番後,終於忍受不了爬在螞蚱上大快朵頤,甚至準備帶回去當喂育幼蜂的食物。
見工蜂“上餌”後,吳文星拿出竹子,小心地劃開,把竹子內部依附的竹衣揭下來收好。
尋蜂工作往往需要兩個人配合完成。一人放哨觀察蜂的去向,一人在蜂上做標記。吳文星把串有螞蚱的竹枝交給夏玉軍,自己則趕緊找一處山脊的制高點“放哨”。
待工蜂啃下一塊“美味”帶回蜂巢後,夏玉軍把竹枝插在泥地裏,等候回家“報信”的工蜂第二次光臨。趁着工蜂“忘我工作”時,他把繫着竹膜標誌的麻絲結成活套,小心翼翼地套進蜂腰。這個步驟是最危險的,如果不幸遇上的是成年馬蜂,隨時有可能被蜇。39歲的夏玉軍已“尋蜂”多年,在這個環節上很少失手。
被做好標記的工蜂嚼下了一塊食物,興高采烈地衝向藍天,在山谷迴旋,要把“果實”帶回蜂巢。
爬到樹上的吳文星“放哨”已久,用眼光全力搜索目標,觀察馬蜂落下的位置。夏玉軍完成“套標誌”後也與放哨的吳文星匯合,溝通好工蜂落下的大致位置後,兩人經過反覆“定位”,加上實地勘察,野蜂的老巢逐漸暴露出來。
在得知蜂窩位置後還得考慮如摘取難易度等風險因素。在一處峭壁旁的大樹上,吳文星和夏玉軍發現了其中一個蜂窩。但因為樹高崖陡,兩人放棄了,而後決定轉移目標,把藏在杉樹林和竹林中的另外一個摘下來。
由於馬蜂習性是白天活動,外出的工蜂們夜晚才陸續返巢,所以摘除蜂窩也都一般選擇在夜晚或黃昏進行。夜幕降臨,兩人收拾了一些竹枝做成一個火把,沒有任何防範措施就進了樹林摘蜂窩。等到天色完全變黑,吳文星才緩緩爬上樹木接近蜂窩。
在接近蜂巢後,吳文星點起火把,火把燒着了一些工蜂,並把其餘的蜂“趕”出了蜂窩。這是摘除蜂窩常用的“火攻法”。
等到蜂窩裏的蜂都飛走了,兩人再用背在身後的揹簍裝下蜂窩,收穫這個勝利的果實。回到家後,倒出戰利品--滿滿一簸箕都是蜂蛹。
而這樣的方法會不會影響野蜂的繁殖?吳文星笑笑説,“不會,每年我們從山裏取走的野蜂蜂蛹多達上千斤,但也只佔這些蜂羣的十分之一還不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動物專家也告訴他們,適度摘除野蜂有利於控制其繁殖速度,減少對野外作業農民的危害。尋蜂人以自己獨特的智慧,守護着這方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