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網約車熱度新高,雙手離開方向盤是否指日可待?
你是否會因為接不住出租車師傅的話茬而覺得尷尬,是否會因為長時間的駕駛而感到疲勞難耐,又是否會因為找不到停車位而不得不選擇公共交通出行?
如果有無人駕駛出租車可以供你使用的話,那麼以上這些問題或許便不復存在了。
無人駕駛,顧名思義便是依靠車內以計算機系統為主的智能駕駛儀來實現無人駕駛的目的。
真正的無人駕駛不需要司機,因此你可以在車上玩做自己的事情,到達目的地後直接離去,即便是自己的無人駕駛車輛也不需要為它尋找停車位,可以説非常方便。
6月27日,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在上海開啓了自動駕駛網約車(Robotaxi)的試運行,上海用户可通過滴滴APP進行線上報名,審核通過後,即可在上海嘉定區的自動駕駛測試路段,免費呼叫自動駕駛出租車進行試乘體驗。
滴滴還邀請央視名嘴“段子手”朱廣權為此次的自動駕駛網約車進行全程直播,在線觀看人數一度接近300萬。
儘管測試時遇到上海的雷雨天氣,但是滴滴無人駕駛的首秀還算順利,自動駕駛車輛的激光雷達和攝像頭等傳感器表現的比較正常。
或許是因為噱頭太足的原因,網友吐槽其啓動的速度較慢,人工操作過多,與想象中的自動駕駛還有一定的差距。
據瞭解,這批自動駕駛車輛由沃爾沃XC60改造,安裝了近20個傳感器,一輛車的造價在100萬以上。而為確保運行中的突發情況,滴滴為每一輛L4無人駕駛測試車配備了安全員。
滴滴此次的自動駕駛網約車測試雖然略有瑕疵,但整體還是非常成功的,自動駕駛概念股還因此迎來一波漲停。
此後不久,《中國自動駕駛小汽車營運能力分析報告(2019-2020年度)》在廣州發佈。報告稱,廣州自動駕駛將邁入取消安全員、運營級5G遠程駕駛的新階段。
自動駕駛取消安全員,對自動駕駛來説是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的,為了保障測試的平穩進行,在當下的自動駕駛測試中都會配備安全員,就像滴滴測試中那般,但這樣無法真正發揮自動駕駛車的核心優勢。
目前自動駕駛主要作為公共用車來使用,也就是網約車、出租車等,目前已經在廣州、長沙、上海、武漢和北京等地區開始試用。
對無人駕駛出租車來説,其盈利的關鍵點在於取消安全員,這能夠節省人類駕駛員一年約10萬元的工資費用。
目前,將一輛車改造為無人駕駛出租車的硬件成本已經能做到50萬元,如果取消安全員的話,5年的時間便能夠收回出租車改造的成本,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商業化進程也將向前邁進一步。
隨着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新基建中多項核心技術的發展,無人駕駛技術也進入新的的階段,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無人駕駛網約車成為熱議的焦點。
那麼為何要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呢?
自動駕駛首先便解放了駕駛員的雙手,但是這並不是最重關鍵的,因為一個人每天用於駕駛的時間其實是有限的。
最重要的是,自動駕駛汽車能夠提高安全性。我國交通狀況十分複雜,每年都要發生無數的交通事故,有超過十萬的人因此而喪命。
而機器在感知方面要比人類強很多,各種敏鋭的傳感器、雷達、攝像頭等能夠比人眼感知的範圍更廣,因此可以比人類更早做覺得,並且可以更快做出反應。
在全球範圍內,疲勞駕駛都是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機器不會出現疲勞駕駛的情況,它可以始終保持正常的運轉,因此能夠極大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
除了提高安全性之外,自動駕駛對於緩解城市間的道路擁堵也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
如果自動駕駛汽車逐步投放並構成交通的一大部分,那麼車載傳感器就能夠與智能交通系統運行,對交叉路口的車流進行優化,同時利用大數據、5G等和核心技術,紅綠燈的時間間隔也會根據某些街道的車流量進行實時動態調整,而這些無疑能夠提高車流效率來緩解擁堵。
當然,自動駕駛汽車也能夠讓個人的出行更加方便,成本更低。一方面,是自動駕駛汽車能夠以最高效率將乘客送往目的地;另一方面,由於自動駕駛汽車的便捷性,用户大可不必購買私家車,為此能夠省去一大筆費用。
自動駕駛的未來無疑是非常美好的, 但真正實現自動駕駛無疑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按照目前被廠家引用最多的“SAE”分級標準來看,L4(高度自動駕駛)和L5(完全自動駕駛)這兩個階段在技術上,至今還沒有車企有根本性的突破,有的不過是理論上的探討。
而即便我們掌握了自動駕駛的技術,我們也還沒有自動駕駛的環境。
世界首款L3級自動駕駛汽車奧迪A8早在2017年便已經上市,然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該功能並不能使用。法律法規的“缺位”,讓奧迪A8的L3級自動駕駛成為鏡花水月般的存在。
事實上,如今很多車車企都已經具備了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能力,但是法規卻成為了阻礙自動駕駛進一步發展的“門檻”。
今年1月5日,韓國國土交通部發布了《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標準》,針對自動駕駛汽車的部分功能提出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安全標準。
這也被認為是全球首個L3自動駕駛商用化標準,但我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這樣的法規,因此即便消費者買了具備L3級自動駕駛功能的車,也不能在路上體驗。
除了法律法規的問題之外,基建也是阻礙L3級自動駕駛落地的重要因素。實現自動駕駛需要車與車、車與路、車與城市之間的交互,即V2X。而當下的道路環境以及5G通訊建設還無法完全滿足自動駕駛的需求。
法律法規的建設需要時間,特別是圍繞自動駕駛的立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讓人類社會各方面去適應這項新技術。
同時,自動駕駛所需要的環境以及基礎設施改善與建設等,也是需要時間去磨合、處理的。
相信隨着技術不斷進化,法律法規逐漸健全以及商業模型逐漸建立,自動駕駛能夠實現突飛猛進的發展。那時,我們的雙手離開方向盤便是觸手可及的事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