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羅的美學思想內容 狄德羅效應是什麼意思

  狄德羅的美學思想對哲學界、文學界乃至美術界都產生了悠久而深遠的影響。狄德羅的美學思想是他依據唯物主義的觀點而提出的。狄德羅在研究美學思想時,他提出了“美在關係”説,即事物的所有性質都是美的根源。除此之外,狄德羅還將“美在關係”中的關係分為了三種,即實在的關係、虛構的關係、察知的關係。

  狄德羅

  根據三種關係分類,狄德羅又將美分為三種,即“與我有關係的美”、“在我身外的美”、“虛構的美”。狄德羅的美學思想之一“虛構的美”,即就是藝術家們所創造的美,比如莫奈的畫作、畢加索的作品等,都是“虛構的美”。按照狄德羅提出的“美學關係”,他解釋了什麼是現實美,以及什麼是藝術美。狄德羅認為,藝術美可以稱為“模仿的美”,作品為了達到藝術美效果,狄德羅主張在創作作品時,需要效仿自然,切忌墨守成規,或者一味模仿古人的作品。

  在狄德羅看來,大自然才是最好的素材,大自然中的美要高於藝術家們所創造的藝術美。狄德羅作為一名思想家,他認為藝術創作既應該注重藝術真實,而又不能違背自然真實。從狄德羅所倡導美學思想內容來看,狄德羅在藝術美上,主張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從某一方面來説,狄德羅更偏向於理想主義。在美學思想中,狄德羅還提出個體應該注重審美鑑賞力的培養。

  德尼·狄德羅的簡介

  德尼·狄德羅是法國十八世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以及作家,同時德尼·狄德羅也是百科全書派的代表人物。德尼·狄德羅於1713年在法國朗格勒市的一個小資產階級家庭出生。德尼·狄德羅的父親是一名手藝人,因制刀工藝精湛,所以德尼·狄德羅的父親在當地有很高的名氣。

狄德羅的美學思想內容 狄德羅效應是什麼意思

  德尼·狄德羅雕塑

  德尼·狄德羅自幼接受基督教教育,等到入學年齡時,德尼·狄德羅曾先後就讀於朗格勒學校、巴黎的耶穌會學校。雖然德尼·狄德羅自幼接受基督教教義薰陶,但是德尼·狄德羅長大後並沒有接受神甫職務。德尼·狄德羅16歲時,前往巴黎大學就讀,1732年,德尼·狄德羅從巴黎大學畢業,並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在巴黎大學讀書期間,德尼·狄德羅一直半工半讀,他一面給牧師寫道詞,一面研究文學。

  等到德尼·狄德羅從巴黎大學畢業後,他在巴黎從事文學創作。德尼·狄德羅是一名天才式人物,他精通意大利語、英語等多門文字,曾經還翻譯過沙夫茨伯裏的《德性研究》。1745年,法國出版商邀請時年34歲的狄德羅翻譯英國百科全書。狄德羅着手翻譯時發現,英國這套百科全書內容太過支離破碎,並且裏面的宗教思想十分乏味枯燥。斟酌之下,狄德羅決定編寫一套更好的百科全書。狄德羅除了主編《百科全書》之外,還編著了大量著作。諸如《懷疑者漫步》、《論盲人書簡》、《生理學的基礎》、《拉摩的侄兒》都是狄德羅的作品。

  狄德羅效應是什麼意思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朱麗葉施羅爾曾寫有《過度消費的美國人》一書。在這本書中,朱麗葉施羅爾提出了“狄德羅效應”,狄德羅效應又被稱為“配套效應”。狄德羅效應指的是人們擁有一件全新物品之後,如果不斷給這件新物品置辦與它相適應的物品的話,那麼心理上就會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狄德羅

  事實上,狄德羅效應第一次被提出時,是在十八世紀。當時,法國有個著名的哲學家名叫德尼·狄德羅,他發現人們會有一種“越得越不足效應”。顧名思義,如果人們沒有得到某件物品的話,那麼此時的心理就會很平穩,如果一旦得到了想要的物品,那麼心理就會產生一種永不滿足的狀態。歷史上也出現了很多狄德羅效應,殷紂王剛成為君主,便過上了奢侈的生活。

  剛開始時,商紂王使用的是象牙筷子,為了找到與象牙筷子相匹配的食器,商紂王令人打造了犀玉杯。等到有了美麗的犀玉杯和象牙筷之後,商紂王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不再吃野菜,不再穿粗劣的衣服,甚至不在茅草屋下居住。等到商紂王物質生活得到滿足時,國家卻滅亡了。等到世人發現狄德羅效應之後,便將它廣泛使用在心理健康領域。如果缺乏信心的話,便可用狄德羅效應暗示激勵自己,只要從一點一滴做起,那麼就可以逐漸接近心中的目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2 字。

轉載請註明: 狄德羅的美學思想內容 狄德羅效應是什麼意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