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的詩 倉央嘉措活了多少歲?

倉央嘉措的詩

對於倉央嘉措我們並不陌生,他是一個達賴,同時他也是我國古代西藏地區的著名詩人,在西藏文學史上有着重大的影響力。倉央嘉措的詩歌作品一直以來都被人們所傳頌,尤其是隨着幾年前的一部穿越電視連續劇《宮》的火熱播出,在該劇大結局之時由雍正皇帝寫給晴川的詩所用的《見或不見》更是被人們多次提起。

倉央嘉措的詩

倉央嘉措的詩運用細膩真摯的手法贏得了廣大民眾的心。可以説他的詩歌已經超越了種族,超越了性別,成為世界的一大寶藏。

在倉央嘉措所寫的詩歌之中,有着年輕少年少女們初初相識之時的懵懂純真的羞澀,也有着兩人兩情相悦相處時的美妙感動,還有着求而不得的痛惜之情以及一諾定終生的堅貞不渝更有真情付之東流的痛徹心扉。可是這些人世之間的一切平常人可以輕易擁有的東西,對於倉央嘉措來説卻是隻能出現在夢中的情景。因為他的身份註定了這一切美好的愛情都只能是幻想。但是也正因為這種求而不得的心態使得他對於這樣的情感更加的迷戀,更能體會人世間的無奈。進而的也促使了他有着更多的靈感來寫詩。

並且,由於倉央嘉措的詩歌之中有着真摯的情感,而且很多都是他按照自己的真實想象來寫的,因此有着很深的代入感。可以將看這些詩歌的人的情感代入其中。可以説他的詩歌是靈魂的釋放,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國界,超越了語言。

倉央嘉措無題

倉央嘉措一位多情的僧人,寫過無數的情詩。無題就是其中一首。

倉央嘉措無題圖片

無題這首詩將倉央嘉措的內心表達的淋漓盡致,第一段的總體意思就是倉央嘉措始終不能光明正大的與女友約會讓他明白了人世間的一種悲哀,這種情懷久久彌留在內心不能消逝,即使是語言文字也難以表達,可見此時倉央嘉措的內心是何等的淒涼。第二段的總體意思就是那些美好的回憶時常在我耳邊環繞着,我們彼此都相愛,即便一些荊棘阻礙着我們進一步的發展,我不會放棄與你在一起的時光。此處可以看出倉央嘉措對愛情的執着,即使會受到懲罰我也在所不惜。這都是倉央嘉措內心的想法,可見他骨子裏對美好愛情的嚮往。

“一如月光下的高原,一抹淡淡痴痴的笑”都是倉央嘉措內心的寫照,對愛情的回味,見到你那清澈的微笑,月光都更明亮了,百花也都盛開了。你是那永不會便的百合花,清新又温馨。這些都是倉央嘉措無題詩中對女子的描寫,襯托出他內心的喜愛。身不由己的倉央嘉措,愛情一直睏倦着他,憂傷已經踏遍世界各個角落,可見他內心的痛楚。即使是烈風也吹不走我對你的執著的愛,即使是冰霜也融化不掉我內心對你的一如既往的熱情。你像一彎閃耀的月光,進入我的心中,又從我的心中溜走。倉央嘉措無題詩是對愛情的嚮往,對愛人忠貞不移的表現。

倉央嘉措活了多少歲

倉央嘉措,藏傳佛教六世達賴,生於西藏的南部,門巴族人,生於1683年,1697年在布達拉宮坐牀,但是倉央嘉措作為六世達賴不願意遵守一個僧人應該遵守的戒律清規,經常在夜間流連於拉薩的街頭,甚至是留宿宮外女子的家中,寫出了大量的愛情詩歌,所以倉央嘉措這個人在歷史上非常有爭議,下面我們就説一下倉央嘉措活了多少歲。

倉央嘉措

五世達賴去世之後,作為處理一切事物的第巴的桑傑嘉措為了繼續把持權柄,宣稱五世達賴已經入定,不見任何人,一方面繼續把持西藏的最高權利,一方面在西藏尋找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於是就找到了倉央嘉措,這個時候是1685年,但是尋找靈童的使者雖然確定了倉央嘉措就是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卻沒有告訴倉央嘉措的家人,並且沒有將倉央嘉措帶到拉薩坐牀。

後來康熙知道了五世達賴已經圓寂,但是第巴桑傑嘉措卻隱瞞不報,遲遲不讓六世達賴坐牀,非常憤怒,於是申斥了桑傑嘉措。這個時候是1697年,於是桑傑嘉措將已經十四歲的倉央嘉措迎到了布達拉宮坐牀。

雖然名義上是西藏之王,但是實際上倉央嘉措沒有任何實權,還要受到清規戒律的限制,倉央嘉措非常的不適應,生活中的限制和政治上的傀儡地位,讓倉央嘉措非常鬱悶,於是他開始反抗,不僅僅不遵守清規戒律留宿宮外女人的家裏,還寫作了大量的情詩。堪稱一個“異類”。

後來由於政治鬥爭的加劇,清政府要求將倉央嘉措遣送到北京,在倉央嘉措被遣送到青海湖邊的時候,正史記載倉央嘉措在青海湖邊坐化了。這是1906年,倉央嘉措活了23歲。但是很多人認為倉央嘉措並沒有在青海湖邊坐化,而是逃走了,然後去各地遊歷,最後在阿拉善定居下來,在當地的各個佛寺中弘揚佛法。倉央嘉措在阿拉善一直活到了64歲才病逝。

倉央嘉措活了多少歲?正史説是活了23歲,但是更多人相信倉央嘉措活了64歲。


倉央嘉措出生地

倉央嘉措是六世達賴,出生於1683年,倉央嘉措出生地是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在這個小村莊裏倉央嘉措度過了一段清貧但是卻美好的時光,在這裏倉央嘉措養成了嚮往自由、嚮往愛情、希望過塵世生活的天性。也許倉央嘉措坐牀之後的種種離經叛道的行為都是源於在這個小村莊中的生活經歷。

倉央嘉措畫像

事實上藏傳佛教是黃教,而在倉央嘉措出生地,也就是西藏的南部地區信仰的是紅教,紅教的教規中僧眾可以結婚生子,但是作為當時西藏實權的掌握者的第巴桑傑嘉措為了讓自己的黃教勢力能夠向這一地區滲透,將選擇靈童的地點確定在了西藏南部地區。所以從一開始選擇靈童的時候就賦予了一定的目的性,也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導致了倉央嘉措對黃教清規戒律的不適應,使得西藏的轉世活佛的歷史上出現了一位離經叛道的人物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被確定為靈童的那一年是1685年,然而出於政治目的直到1697年倉央嘉措才被迎到拉薩的布達拉宮坐牀,這就使得倉央嘉措有了十四年的塵世生活經歷,這個時候的倉央嘉措已經情竇初開,同時也有了自己基本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暮然之間有了那麼多的清規戒律約束自己,倉央嘉措肯定會不適應,甚至是出現反叛是可以理解的。

也許正是鑑於紅教與黃教的教義不同造就了倉央嘉措的反叛,也許是由於倉央嘉措在出生地已經養成的追求自由、嚮往愛情的天性造就了倉央嘉措的反叛,總而言之倉央嘉措在出生地十四年的塵世生活對倉央嘉措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我問佛 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是我國古代在文學史上有着深遠影響的偉大詩人,文學造詣極深。一生之中留下了很多的傳世作品,流傳古今的著作《我問佛》就是由倉央嘉措所寫的。看過倉央嘉措的著作《我問佛》的人都會不由自主的説上一句——這首詩真是太唯美了,讀它簡直就是一種享受!

倉央嘉措《我問佛》節選

確實如此,倉央嘉措作為五世達賴的傳承者,他不僅僅博學多才,還有着很高的佛法造詣。並且由於他從小出生於農村,經歷與人的不同使得他對於佛法有了更深刻的領悟。而他的這種領悟也被他通過他的作品向世人展現出來,《我問佛》就是這樣的一首詩歌。倉央嘉措在創作《我問佛》的時候這首詩的時候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向人們解釋這世間的很多不平事。如我問佛中的開頭句子“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佛曰:那只是曇花的一現,用來矇蔽世俗的眼;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淨仁愛的心;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就是在向人們解釋着為什麼,同時也是在向人們闡釋人生的哲理。

可以説倉央嘉措的《我問佛》是一首齊集人生哲理和佛家學説的詩,倉央嘉措在詩中無時無刻的向人們傳遞着他的感悟,他的所思所想,給人們營造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唯美”世界。

倉央嘉措的我問佛是一首還有深刻佛法哲理的詩,一直廣受人們的喜愛,廣為流傳,還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傳播海外。

十戒詩 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的詩為眾人所知,十戒詩就是他其中的一個代表作品。十誡詩表面理解的就是十條不能做的事情,但卻被倉央嘉措寫出了更深的情調。

《十誡詩》圖片

第一誡為了不要產生愛慕之意,兩人就不要有可以見面的機會。這看似簡單的話語,其實讓倉央嘉措內心承受着多麼大的痛苦,因為想要做到這些,對他來説很難,從小生活的環境讓他很難做到隔絕世間的女子。第二誡是不要了解對方的一切,這樣便不會有思念。因為如果把對方的一切都瞭解的很透徹,在閒的時候便會回味這美好的一切,可是如果失去了對方,這會何等的難受。

第三誡是彼此之間不要陪伴着對方,這樣就不會有虧欠。因為彼此要是在分開之後,回想那些曾經的陪伴,現在的自己孤身一人便會覺得虧欠着對方現在的陪伴。因為一旦陪伴就是一種習慣,很難改掉。第四誡是最好不要互相珍惜真對方,這樣便不會在離開後回顧美好的記憶。第五誡是不要相愛,這樣便不會有分開。第六誡是最好不要有相遇,這樣便不會產生進一步的約會。第七誡是最好不要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對方,這樣便不會辜負對方。第八誡是不要許下任何諾言,這樣便不會有在一次的相見。第九誡是不要依賴着對方,這樣便不會投入到對方的懷抱。第十誡是不要有相遇,這樣就不會有再一次的相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11 字。

轉載請註明: 倉央嘉措的詩 倉央嘉措活了多少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