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名將郭子儀生平簡介 郭子儀打擂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郭子儀簡介

郭子儀被人稱為郭令公,世人多以汾陽王代替其原名。天寶年間參加武舉進入官場,安史之亂成就了郭子儀的豐功偉績。郭子儀為唐守衞近三十年,是中興名將。郭氏家族興旺,子孫眾多,郭子儀被稱為“五福老人”。

中興名將郭子儀生平簡介 郭子儀打擂

郭子儀畫像

郭子儀從安史之亂為國奔赴戰場開始,在靈武擁立肅宗,到收復二京、嚇退吐蕃,成為唐朝轉危為安的中流砥柱。安史之亂後,不少節度使擁兵自重。僕固懷恩唆使吐蕃和回訖聯合對唐朝進犯。當時的郭子儀年近古稀,手上沒有兵馬,卻挑選了幾百精兵就往回訖的軍營去。最終説服回訖與唐朝聯合攻打吐蕃。

郭子儀的情商頗高,他以真誠打動皇帝,推心置腹感動同僚。他從不得罪小人。郭子儀在敍述祖墳被挖的整件事中,完全沒有涉及到朝中官員,為了不起內訌,郭子儀犧牲了很多。郭子儀向李光弼表明自己沒有私心,勉勵李光弼忠君愛國,兩人合作無間。郭子儀在家時常要求下人不要關門,誰都可以自己進去,這是郭子儀不設圍牆以退為進的安身方法。有次盧杞前來拜訪,郭子儀立馬遣散了所有女眷,自己穿上了朝服,很恭敬地等待着盧杞的到來。因為郭子儀懂得看人,非常有遠見。

郭子儀一生子孫眾多,孫子有好幾十,郭府算上郭子儀家人和奴僕,共計三千多人,長子郭曜廉潔謹慎,三子郭晞善於騎射。六子郭曖與昇平公主“醉打金枝”的事情在民間廣為流傳,他們的長女日後成為了郭太后。

郭子儀封為“汾陽郡王”。逝世時,墓葬在肅宗建陵中作為陪葬,榮寵一生。

郭子儀打擂

郭子儀作為一代名將,不少著作都謳歌了他為國盡忠,事事以國事為重的犧牲思想,有關於他的發跡,常常以安史之亂作為開篇。但是對於郭子儀青少年時期發生的事情,卻鮮少有人記載。在民間傳説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郭子儀和安祿山的擂台之戰。

中興名將郭子儀生平簡介 郭子儀打擂

郭子儀打擂

傳説分為好幾個版本,有人説郭子儀是與節度使安祿山在華州比武,有人説郭子儀是與鎮場官安祿山在武舉考場中比武,還有人説郭子儀與安祿山同參加武舉,因此比武。那麼到底哪個是真的呢?

其實每個都是虛構的。郭子儀比安祿山大六歲,如果那時郭子儀是十六歲,安祿山才十歲。安祿山在那時只是個碌碌無為的市井之人,不可能有節度使的身份,即使安祿山真的來到了華州,兩人也不可能比武。郭子儀的情商很高,他不會讓別人對他留下以大欺小的想法。安祿山是鎮場官的説法是不成立的,同樣因為年齡。參加武舉的最低年齡是十八歲,郭子儀二十歲參加武舉,那時安祿山才十四歲,既然連參加武舉的資格都沒有,更談不上作為鎮場官了。且在安祿山的歷史記載中,他沒有參加過武舉;唐代的武舉選拔中也沒有參賽雙方相互比武的要求,因此郭子儀與安祿山真正的較量,應該是從安史之亂開始的。

那麼民間為什麼流傳了這麼多關於郭子儀打擂的版本,且每個版本都是郭子儀勝了安祿山呢?其實這是民眾的一種情感宣泄,安祿山搞得唐代民不聊生、家破人忙,而郭子儀則是救世的大英雄,故事的流傳無非是表達懲惡揚善的主觀意願。

郭子儀封王

郭子儀赫赫軍功被封為代國公,後被晉封為汾陽郡王。現在的人都用汾陽王代稱郭子儀,可見“汾陽王”代表着不同尋常的榮譽。關於封號的由來,沒有明確記載,猜測是以封地得名,因郭子儀的封地在汾陽,就被封為“汾陽郡王”。

中興名將郭子儀生平簡介 郭子儀打擂

郭子儀像

《舊唐書·郭子儀傳》提到因河中軍亂,皇帝進封郭子儀為汾陽郡王鎮壓絳州。郭子儀到了絳州之後擒殺李國貞,讓在河東作亂的惡人都伏了法。以上説明了郭子儀的戰績,但是為什麼封為汾陽郡王卻沒有得到解釋。參照太宗的詔書發現唐朝的刺史就跟古時的諸侯一樣,唐代的封號來源於封地。那麼肅宗時代依舊依照古訓嗎?由肅宗以前給予封號的習慣來看,封號同樣來自封地,與自己的姓沒有關係。

那麼古時的汾陽現在在哪裏呢?唐宋文獻中指出郭子儀的封地就是汾州。如今汾州有關於郭子儀的民間傳説與之相吻合,一是提到郭子儀曾帶領鄉親共同退敵,二是水馬村是郭子儀當時的養馬地。查看郭氏家譜,上面明確的寫着汾陽是郭家的遷出地和世居地,汾陽也有很多關於郭家的記載。杜牧不僅去過汾陽還寫過郭子儀,因此杜牧的《雲夢澤》也是很好的歷史證據。因此,如今的汾陽是郭子儀的封地可信度極高。


 

郭子儀單騎退敵

代宗曾握着郭子儀的手説“吾之家國,由卿再造”。郭子儀在唐朝中期平定了安史之亂,沒想到在晚年還要披甲上陣,為國家散發着餘熱。他是國家遇到危難、衰敗時,能帶領國家興亡的領袖,他的一生都以國事為重。

中興名將郭子儀生平簡介 郭子儀打擂

郭子儀單騎退敵

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央沒有力量、政治腐敗,不少節度使擁兵自重。其中有個叫僕固懷恩的,就曾唆使吐蕃和回訖聯合對唐朝進犯。回訖和吐蕃的軍隊所向披靡,一直打到了長安的北面,當時的朝廷十分恐慌,魚朝恩甚至勸代宗再次出逃。可是因為面子問題,代宗不好意思再逃跑,任命郭子儀擊退叛軍。

當時的郭子儀年近古稀,手上沒有兵馬,但他得知因為僕固懷恩的暴斃,吐蕃和回訖正在鬧內訌。郭子儀想着自己之前與回訖的官員保持着良好的關係,想着與回訖官員見上一面,説服他們不戰而合。郭子儀的這個想法遭到了兒子們的反對,他們十分擔心郭子儀的處境,郭子儀卻認為自己是以理服人,挑選了幾百精兵就往回訖的軍營去。

原來回訖受到僕固懷恩的欺騙,以為代宗和郭子儀都已經死了,這才沒有遵守盟約來到了唐朝。郭子儀瞭解了事情的原委後,趁機向回訖提出聯合大唐擊敗吐蕃的想法,遭到了回訖的回應。後郭子儀和回訖訂立了和約。吐蕃聽到這個消息,連夜逃走。郭子儀不費一兵一卒,化解了這場本是贏面不大的戰亂。

郭子儀的孫女

郭子儀的後代眾多,有七子八婿,孫子三十多人。在郭子儀大壽的時候,孫子們一個個行跪拜之禮,但是郭子儀卻叫不出大部分人的名字,只能點頭示意。在這一幫孫子們中,有一個女子在日後寵冠後宮,戲劇性地經歷了八個皇帝,成為著名的郭太后。

中興名將郭子儀生平簡介 郭子儀打擂

《宮心計》郭太后劇照

郭氏的閨名已不可考,只知道她是郭曖和昇平公主的長女。貞元九年,郭氏被選為廣陵王妃。因為郭家與皇室關係緊密,郭氏得到很多恩寵。貞元十一年,郭氏誕下李宥。李純即位成為唐憲宗,郭氏被封為貴妃。因前太子去世,李宥作為第三子被立為太子,同時改名為李恆。憲宗恐其成為皇后後影響後宮甚至前朝,駁去了羣臣立郭氏為皇后的奏請。元和十五年,憲宗去世。郭氏母憑子貴成為皇太后,同時追封了郭府很多親眷。郭氏貴為皇太后時,穆宗親率文武百官前往拜壽,場面宏大豪華,花費奢侈。郭氏前往驪山遊覽時,穆宗派親王伴其身邊;郭氏回宮時,穆宗親自迎接。

四年後穆宗逝世。郭氏不願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參與外廷,讓太子李湛即位成為敬宗,郭氏成為太皇太后。只過了三年,敬宗被宦官殺害,郭氏立敬宗之弟為文宗。之後,郭氏又經歷了武宗、宣宗。

宣宗的母親鄭氏原是郭氏的婢女,在宣宗即位後,鄭氏對郭氏的禮節越來越淡薄。郭氏鬱鬱不樂,本想跳樓自盡後被侍從攔住。當天晚上,郭氏突然去世,諡號懿安皇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94 字。

轉載請註明: 中興名將郭子儀生平簡介 郭子儀打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