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地下的唐宗宋祖心情有些不爽,因為電視、圖書等媒介裏宣傳最多的都是漢武帝!而且現在漢武帝的諡號裏還加了個“大”字——“漢武大帝”,這可是其他帝王都沒享受過的待遇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疆拓土,驅逐匈奴”,這些漢武帝的招牌動作這裏就不提了,這裏想談一下他做的另一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影響深遠,還不為多數人知道的大事,那就是讓黃河水變成“黃醬湯”。
如今的黃河
其實在漢代以前,黃河水相對現在要乾淨很多,跳進去估計還是能洗得清的,後來之所以改變是水土流失不斷加重的結果。下面在具體介紹漢武帝的這個“豐功偉績”之前,我們先來看幾個能反映先秦時期黃河中上游地區生態狀況的具體事例,藉以説明先秦時期的黃河水質。
先來看看秦地,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各諸侯國瞧不起秦國,視之為偏遠的蠻夷,另外也因為秦國的先人曾經負責為周孝王牧馬。在諸侯眼中,秦王的祖先就是個“弼馬温”,要和齊國的老祖姜子牙比起來級別差出好幾條街了!秦人居住在周原以西,渭河上游,這裏能成為專門牧馬的地區,可見當時隴山、六盤山以東地區是一片廣袤的草原。涇水上游(今甘肅平涼一帶)在戰國末年畜牧業也相當發達。再往西去至隴山以西直至祖厲河上游,到西漢初年還是原始森林地區。
再來説説秦漢時期的上林苑,上林苑是中國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上林苑地跨長安、咸陽、周至、户縣、藍田五縣境,縱橫300裏。上林苑從皇家園林這個性質來説相當於清代的頤和園,但從規模上來説遠遠超過頤和園,比今天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可能還要略大一些。史書記載上林苑內“深林巨木”,還有各種果樹,以及熊、虎、豹、狐、鹿、兔等野生動物,“天子春秋射獵苑中,取獸無數”。從上林苑的環境狀況可以看出當時秦嶺北坡的自然生態還是很不錯的。
擁有“深林巨木”的上林苑
最後我們來看看先秦時期鄂爾多斯高原的生態情況,晉陝峽谷流域西側的河流,都或發源或流經鄂爾多斯高原,所以説高原環境如何,與黃河中游來沙有着直接的關係。公元前一二七年漢將衞青出擊匈奴,在當時被稱為“河南地”的近內蒙古河套地區和鄂爾多斯高原,捕獲牛羊百餘萬,這麼多牛羊每天要吃多少草料呀!可見當時當地水草之豐茂。不知道這麼多繳獲的牛羊後來是什麼結果。
鄂爾多斯東部東勝縣和伊金霍洛旗等地,在戰國時有被稱為“林胡”的民族分佈於此,“林胡”即林中胡人,又稱“林人”,是一個生活在森林中的民族,這會讓你聯想到什麼嗎?人猿泰山,或是藍精靈?不過林胡人在當時可不是什麼稀有物種。戰國時代,北方遊牧民族都統稱“胡”,而其中主要為“林胡”和“樓煩”兩支,可見林胡在戰國時期是北方一個重要的大民族。要容納一個如此大規模的民族生活,可見那時當地的森林是多麼廣闊,而現在這裏根本沒有林木。
面對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林湖人生活還是很有壓力的
綜合以上的舉例可以看出,先秦時期黃河中上游地區生態環境還是不錯的,有大量植被覆蓋,由於植被對土壤有很好的遮擋和根系固結的作用,所以當時的水土流失問題應該比現在輕微得多。那麼先秦之後兩三千年裏水土流失為什麼會越來越嚴重呢?答案就是農業民族的遷入。
漢民族農耕的生產方式,對黃河中游地區的植被有比較大的破壞作用。“耕”這個字的定義即用犁把土翻鬆,黃土高原的土質本來就很疏鬆,抗侵蝕能力弱,經過翻耕的土地,植物的根莖受強烈的日光照射而枯死,地表一旦裸露,受風蝕影響,沙土飛揚,植被很難再恢復。暴雨來時,不僅原有的溝壑在加深擴大,還使原來平整的黃土地面,由於沒有植被保護,從片流而衝出細溝,由細溝衝成溝壑,繼而不斷地溯源、下切、側蝕,使溝壑不斷地發育。
先秦時期黃河中上游地區居住着很多遊牧、狩獵為生的部落,這些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決定了他們對植被的破壞非常小,生態環境相對平衡。這種平衡被打破始於漢武帝北逐匈奴。
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衞青帥羣驅逐匈奴,收復“河南地”(包括今內蒙古後套在內的烏加河、黃河以南地區),這一年移民10萬到了陝北和河套地區。公元前120年,關東受水災,又遷黃河下游地區70餘萬口至河套以南至陝北地區。公元前111年羌人被逐出了湟水流域,漢人開始向湟水流域遷移,同年又派遣六十萬兵卒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卡肯屯田,以防匈奴。至此一大片黃河中游黃土地區,新遷入了大批漢人。
“七戰七捷”的衞青
漢民族來到草原、叢林地區生活,不可能再去學習怎麼放牧、狩獵,還要以耕地為生,所以大家摞胳膊挽袖子開始大幹一場,該砍的砍,該燒的燒,該除根的除根,一定要創造一個新世界!很快原來森林草原的自然景觀,為阡陌相連、村落相望的農業景觀所替代。隨着農業發展,大家又生呀生,人口也隨之增長,至公元2年,黃河中游在龍門以上地區的總人口在280萬以上。
當時的老百姓和政府都不懂科學,所以不可能考慮水土保持,不可能考慮子孫後代的長遠利益。要考慮的是如此大規模的人口生計,要考慮GDP增長,要考慮成為強國不被外敵欺負,所以只能是濫砍濫伐,到漢武帝以後黃河中游水土流失日益嚴重,下游泥沙顯著增加。黃河最早是被稱為“河水”,“黃河”這個稱呼在西漢朝開始出現,作為正式名稱是從唐代開始。為什麼從西漢開始有了這個稱呼,結合上文應該不難理解了吧。
西漢時期黃河中游一些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設置了縣,被大肆開墾。至東漢初年,一些縣的建制被撤銷,原來的居民撤離,成為無人區,但該地天然植被並沒有恢復,反而長期被沙土所淹沒,致使後代再無文獻可考證。
東漢以後,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又殺回來了,一看怎麼都變成莊稼地了,這還行!於是他們摞胳膊挽袖子要恢復原貌,農田又退耕還牧。至隋唐時期,雖是漢人政權,但這時北方的民族那麼多,那麼複雜,連皇帝的血統都有爭議,所以民族要團結,所以黃河中上游地區仍然有大量遊牧民族以放牧為生。土地利用方式的再次改變,使植被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水土流失相對減弱,所以自東漢以後至唐代中葉大約800年的時間裏,黃河下游水患相對較少。但是受黃土高原的土質決定,植被一旦被破壞就很難恢復,黃河的水質再也不可能恢復到先秦時期的狀況。
破壞環境這麼大的黑鍋漢武帝肯定是不願意背呀,地下的他肯定會説:“我搞移民可是為了抵禦外敵,為了保衞國家,出發點是好的,是一不小心把環境搞壞了。那些為了自己享受大肆砍伐林木興建宮室的歷代君王才真是罪加一等!”
嗯,説得也有一定道理。歷代統治者為建築都城、宮殿、陵墓、寺觀、私宅所需大批木材大多從西部山區開採,於是黃土高原山區森林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恣意砍伐。其惡果並不亞於上述農田的開闢,因為建築豪宅用的巨木往往需要一千多年的生長,所以砍伐後對環境的破壞往往也是不可逆的。至宋代建都開封,統治階級要想建豪宅,所需要的巨木只能大老遠從宋夏邊境地區的甘肅砍伐,因為近點的都已經被砍絕了。巨木的減少這也是我國曆朝皇宮建築規模越來越小的原因。
古人沒學過自然科學,加上黃河流域天然的地質因素,才有了母親河今天這樣的面貌。想了很久很久,決定最後還是這樣結尾吧:“作為如今科學時代的年輕人,我們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把祖國建設得天更藍,水更綠。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