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文|王遠方
高考成績551分,卻因先天性心臟病被高校拒錄。近日,河南省高考考生張智銘因擔心無大學可上的經歷引發廣泛關注。8月2日,張智銘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高考體檢前,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會被高校拒錄。高中三年,一直憧憬大學生活的他堅持努力學習,想考個好大學。他的高考成績超一本線42分,但是他填報的多個學校都未錄取他。
經歷了高考的人或許對體檢這一環節的印象可能並不深,因為在普遍的認知裏,這不會成為個“門檻”。其實,高考錄取設定體檢標準,本身也是對罹患疾病者的一種保護。某些特定專業,可能會對他們造成潛在的傷害。高校按規定辦事,這本身是符合要求。但就這件事來看,它卻沒有滿足人們的心理期待。
長期以來,作為一門選拔性考試,高考被寄託了不少價值期許。人們希望,類似於張智銘這樣的考生努力不會被辜負,同樣也期待看到他們能夠因此而改變命運。在常規的邏輯框架裏,努力往往是和機遇、成功劃等號的。張智銘的體檢或許不合格,但是背後的那份付出卻是合格的。
事實上,今天的教育更多地有了面向大眾的特色。線上授課、數據庫建設,高校的課堂提供了更多樣的參與方式。罹患疾病的學生,本應當有更多的可能性去參與大學教育。錄取與否的背後,或許高校也有自己的“心裏話”。為一名考生開通特殊通道,標準應該如何制定?後續出現問題如何處理?對於高校來説,這或許都是難以預見的招生與培養成本問題。從操作的便利性上,將結果完全交給客觀標準進行篩選,這卻容易忽略了成績背後的艱辛。
有先天疾病卻依然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這樣的學生更值得被高校“看到”。成績的背後,見證的是考生張智銘更為艱辛的成長曆程。大學課堂上所培養的是有系統知識和價值體系的學生,而來自身邊的榜樣所帶來的感染力或許比課堂上的講授更加深刻。近年來,我們也能看到,其實有越來越多身殘志堅的學生進入了大學,實現了夢想。
類似於張智銘的這個羣體所付出的努力,是成績與體檢之外的應有的“加分”。高校錄取不是機械地去按照體檢結果,而是為這名考生針對性地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也許短期來看是一件需要成本的事情,但它卻能夠改變這個羣體的人生軌跡。
今天,類似於考生張智銘的案例或許並不是個體的問題。希望藉助這一次的輿論關注,張智銘最終能夠進入到理想的大學中。但輿論之外問題的解決,還需要人們在體檢標準與錄取規則的完善、大學教育方式的改革等方面有進一步的探索。多一份的關懷,也是對努力與付出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