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唐朝詩人賀知章在《回鄉偶書》中説道: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首詩寫自他年逾八十“告老還鄉”之時,對於家鄉物是人非的感慨。
01
在古代的時候,京官到老離任基本全都會告老回鄉養老,並不會留在京都,但是現在的京官退休之後卻都是留守京都,在這古今之別中,有什麼門道和奧妙呢?其實説起來不過這以下四點原因。
第一是因為家庭。由於人口急速增長所帶來的人均可使用土地面積變小,以及全球化隨時隨地影響着各國觀念,交通便利後人口大規模流動等原因,現代人很少有幾代人同處一個屋檐下的情況發生,這或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現代人的家庭觀念並沒有古人那麼強。
古人有“父母在,不遠遊”的説法,因為交通和信息不便,如果一個人雙親尚在的時候出門在外,那倘若父母出了什麼意外,子女很容易趕不回來,甚至消息有可能傳不到子女耳中。反過來對於父母來説也是如此。因此,古人很看重家庭,也更希望“落葉歸根”。
並且對於大部分官員來説,他們能夠做官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在他們去世以後是有資格被埋進祖墳的,牌位也會被立在家族祠堂中,享受子孫後代的拜祭和供奉,當然更加希望迴歸故里。以及因為古時候交通不便,如果官員們客死他鄉,那他們的屍體也十分不好運送,萬一在途中腐爛或者出現其他意外丟失了,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這對古人來説是大忌。
02
第二,是因為古代在京城做過官的人會被人認為是德高望重,雖然已經“告老還鄉”,但依然能夠以另外一種形式“坐鎮一方”。古時候能夠在朝中為官的人,那幾乎都是有大學問、真本事的人。當其退休回到家鄉之後,能夠給予當地官員許多指導。並且因為他們會更加受人尊敬,在調停許多比較大的當地糾紛時,可能比原本的地方官員還令人信服。
一般來説,在地方上調停糾紛的大多是當地鄉紳或者落榜秀才,但他們調停一下普通糾紛還可以,遇到稍微大一點的場面恐怕就上不得枱面了,這個時候就需要這些退休的京官出面。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出於對曾經朝中大員的仰慕也好,出於對他們真才實學的敬佩也罷,又或者是想攀龍附鳳,總之會有很多人慕名而來向那些退休的官員拜師學習。這不僅可以為當地吸引大量的人才,而且這些人才還可以直接向中央輸入。
中華文明是一個農耕文明,中國古代也一直處於農耕社會,這是為什麼古時候的京官退休後要返回家鄉的第三點原因,因為中華文明的性質決定了對古時候人民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土地。古人對待土地的態度和現代人對待房子的態度相差不大,一旦有了錢之後便會用於購置田產,並且京官們有時候還會被賞賜田產。對於現代人來説,會在一座城市買了房子,但是卻在另一座城市租房養老嗎?
03
當然古時那些京官們,之所以執意要歸鄉或許不僅僅是因為家鄉有田有房,也不排除是因為他們太窮了,在京城中買不起房,畢竟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也曾感嘆過“長安居不易”,可以見得在京城的生活成本是很高的。
除了以上三個明面上的原因,京官們退休返鄉還有一個畢竟隱晦的原因——面子和裏子。作為曾經的朝廷大員,他們在職的時候手握重權,自然而然會有很多人巴結他們、奉承他們。可是他們退休失勢之後,難保那些之前巴結、奉承沒有成功的人不會落井下石,前來奚落。此時還不如早早還鄉,也能保住面子。
所謂裏子,其實就是説的性命。京官們退休之後,新官上任肯定會對之前官員的勢力進行打壓,甚至會不擇手段。而且就算退休了,誰又能保證自己真的能夠從那個名利場中退出來呢?京城難免有很多黨羽派系之爭,退休不還鄉的話,一不小心晚節不保不説,甚至還可能丟掉性命。
那麼,為什麼現在的京官退休之後大多都會留在北京呢?因為現在政府給退休官員的福利待遇十分好,退休官員們也就不存在了生活壓力。而作為中國首都的北京,其醫療條件、養老環境等都比其他城市要好得多,也能夠讓這些為國為民辛勞一生的官員們安度晚年。
結語
《禮記·大學》中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隨着時代的進步,人類的生活條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的京官們早就因為科技和社會的進步沒有了古時候那麼多顧慮,其實對他們而言,在哪裏安享晚年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