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意識到,還有幾天就要高考了!
無論過去多少年,每年到這個時間,我都還是忍不住會緊張一下。我有個閨蜜,曾經跟我説:
可見這心裏陰影有多深。
對於高考那年,老師們的各種叮囑,當時“身在此山中”,只知道跟着要求做,後來進了大學,開始了工作,在回憶起職場上師父們的一些指點,慢慢覺得:
高考其實不只是一場考試。
連高考都能應對的人,又何嘗應對不了之後的職場呢。
1、“學好≠考好”
學習的目標是掌握知識;考試的目標是拿到分數。
樊登老師説:“讀書是一輩子的事。”不是離開學校了,就可以放下書本了,就可以不學習了。
但考試確實是一時的。
如果真的還有幾天就考試了,這時候就不要再試圖花時間去學新的、沒有掌握的知識,畢竟,花了3年都沒有學會,或者學得似是而非,就不要指望最後幾天能突然開竅。即便在衝刺階段,好像感覺學會了,但通常只能瞭解皮毛,遇到題目稍微變動可能就不認識了。
所以,在最後幾天,要對自己三年的學習情況有正確的認識,出現奇蹟畢竟是小概率事件。
如果平時是80分的水平,考試基本就是80分。
所以,最後幾天要做的,是保證正常水平的發揮,雖然不指望80分的水平考出100分,但不至於考成70分,確實可以做到的。
更何況,在面臨最大考驗前,人多少有些緊張,可能還會有個5到10分的浮動,這都是比較正常的。
所以,在最後幾天,要考慮的問題不是“學好”,而是“考好”,就針對考試,這個有明確目標的事情來制定應對方法。
2、保住“西瓜”,不糾結“芝麻”
任何考試,80%都是基礎題。從高考的錄取分數線上,其實也可以看到,750分的總分,600分算高分,正好是80%。
也就是説,高考本身拼的,就不是拔高題,那些是留給真正的學霸的,普通人只要能應對好基本的80%,其實就能有個不錯的成績。
在這80%的題中,你完全有把握做對的,就是“西瓜”。
俗話説: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就是指,心理想着拿高分,花了大量時間去專研那些20%的難題,最後可能確實多拿了150分,但卻丟了簡單的600分,最後成績一算,還是不夠上一本。
越是衝刺,越重基礎,保障自己有把握的“西瓜”能夠全部拿到手,其實就算成功了。
不要等到最後成績出來的時候,抱怨粗心。
如果丟了送分題就簡單説自己是粗心,其實是很不負責,且愚笨的想法,應該要感到丟臉才對,如果總是以“粗心”總結自己的丟分,不僅考試考不好,進入社會工作也會有大問題。
就考試的場景來看,一般有兩種情況:
第一,基本內容看似簡單,其實沒有掌握紮實。
第二,審題的時候看錯了,或者理解錯了。
對於第一種,如果是最後幾天了,就可以歸為“芝麻”,不要繼續花時間,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西瓜”上,保證該拿到的分數全部到手。
如果是第二種,多半是看到題目的時候“先入為主”了,這和“語文”的閲讀理解有點關係,要理解出題人的意思,而不是“我以為”的意思。
我一直記得當年數學老師跟我講的方法:
一個選擇題5分鐘,一個判斷題2分鐘,一個解答題15分鐘;
從考試一開始,超過5分鐘,一個選題還沒有做出來,選一個“感覺像”的答案,然後進入下一題;
如果只用了3分鐘,那麼剩下的2分鐘用來檢查這道題,而不是快速進入下一題。
也就是説:只在分配的時間內,做對應的題目,並且每個部分都是,直到考試結束。
這個方法,和很多老師説的:全部做完,最後留時間檢查不一樣。
在這個數學老師的方法中,沒有回頭這一説,每個部分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就像流水線一樣。因為回頭見本身就要切換思路,要重新審題,這是對時間的無效消耗。還不如“一次把題作對”,不留回頭的時間。
當然,這是“戰略”的一種,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
不過這個方法,在進入職場後很實用,畢竟“一次把事作對”,而不是“急匆匆地做,然後再急匆匆地改。”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費。
當然,這是理科類的方法,如果是文科,真的答不上來,寫再多的廢話也沒用。在高考閲卷的時候,從來不給“沒用功勞也有苦勞”的人所謂的辛苦分。
曾經我聽過一個閲卷老師的講座,他説:
所以,如果有三個要點,但只想到了2個,那麼同樣不要戀戰,不要試圖把那兩點展開發揮,因為那樣不會多得半分。有這時間不如把那些該撿的西瓜撿到手。
其實當年考第一場的時候,我是受到了驚嚇的。因為我的早餐突然多出了一道“天麻豬腦湯”,真的,那是我第一次看見這道菜,瞬間被它的“形狀”嚇的沒有胃口了。
雖然我能理解,但真的,保持平常心,保持日常的習慣就挺好。
面對高考這種所有人知道的“大事”,它的重要性已經不需過多的強調了,所謂過猶不及,越是出現“特別”的情況,例如突然的安靜,突然的菜,突然多出來的保障,這些除了提醒考生“你正在經歷一件特別的事情”,從而倍感壓力外,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
家長不是考生 ,要給孩子保障,給孩子安心,千萬別比孩子還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