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臂男孩赴同濟大學報到:法學很適合我,希望多發論文

  澎湃新聞記者 張慧

  澎湃新聞記者 蔣鈺 鄧朝鍵 實習生 遊依帆

  8月29日,同濟大學迎來研究生報到入學。

  上午10時20分,彭超來到校門口,他斜挎着一個小包,穿着白色短袖。人羣中,他高挑瘦削的身材、空蕩蕩的袖管,很難讓人忽視。

  2021年3月,四川無臂男孩彭超用腳答題,考上同濟大學法學院研究生,一時備受關注。即將開始研究生階段學習,彭超又有了新的目標:發論文、申請交流項目、去讀博……

  

無臂男孩赴同濟大學報到:法學很適合我,希望多發論文

  彭超報到時一筆一劃填表寫字 澎湃新聞記者 鄧朝鍵 攝

  用腳簽字令教師驚歎

  在校門口,看到彭超的身影后,一位穿着紅馬甲的志願者很快與他對接上。在入校第一道登記關口,志願者幫他拿出手機放到桌上,這個大個子男生抬起腳,滑動屏幕,調出健康碼,一番操作如行雲流水般自然。

  因為疫情防控,開學報到的流程更加細緻。每一位學生進入校門後,都要前往體育館排隊接受核酸檢測。坐在採樣點的凳子上,彭超用腳把口罩拉至下巴,檢測完畢又立即拉上口罩,壓實鼻夾。

  

無臂男孩赴同濟大學報到:法學很適合我,希望多發論文

  志願者引導彭超接受核酸檢測 澎湃新聞記者 鄧朝鍵 攝

  進入學院報到時,彭超用腳一筆一劃寫下名字。有教師看到後不由讚歎,“他真的好厲害!”

  來自同濟教師的讚歎始於2021年3月27日,當天,他來參加研究生複試。在資格審查現場,他輕聲向教師詢問:“老師,下午的筆試,可以為我安排兩個硬一點的凳子嗎?我沒有雙臂,需要用腳寫字。”

  當天下午,彭超用學校提供的兩隻木凳和一張木板,坐在筆試教室後排,和其他考生在相同時間裏完成兩場考試。

  “寫快點,按時交卷,儘量不搞特殊。”這是彭超早就計劃好的。

  “沒想到兒子能考上研究生”

  對彭超來説,上海是一座陌生的城市。父母也有些擔心,因此在報到前一日深夜陪他到上海。進校當天,父母在彭超身後遠遠跟着,不插手他的事情。這也是彭超的一貫風格,因為“總歸有一天,我要脱離他們”。

  六歲時,彭超因觸電失去雙臂,開始練習用腳寫字、吃飯、刷牙。高考時,他以608分的成績考入四川大學法學院。大學期間,彭超父親在學校工作,住在員工宿舍。每到週末,彭超去找父親一起吃飯。但更多時間裏,他更想自己獨立做事。

  

無臂男孩赴同濟大學報到:法學很適合我,希望多發論文

  彭超和志願者在排隊 澎湃新聞記者 張慧 攝

  “爸爸媽媽這輩子內疚,也是天天鼓勵他,讓他好好學習,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在同濟宿舍樓前,彭超的媽媽文女士回憶起兒子小時候。她説,那時孩子小,經常自暴自棄,她和爸爸天天做工作,經常引導兒子,還找來榜樣案例,幸而孩子很聽話,能聽進去,“兒子從八九歲時就慢慢獨立了,我們做父母的陪伴他,他還會覺得不方便,希望父母遠離一點,讓他自己鍛鍊”。

  “我們給他指的方向是,每天必須心態平衡,要樂觀,要每天開心,要自己內心強大。”令文女士沒有想到的是,兒子還能夠考上研究生,對於彭超的未來,她希望“順其自然,走得越高越好”。

  文女士也感動於學校對彭超生活的周到考慮,直言:“太欣慰、太高興、太感動。”

  同濟大學宿舍樓內有愛心屋分佈,平時可供父母留宿陪護生病學生。在校方安排下,彭超入住位於一樓的一間愛心屋。一位同濟教師告訴他,宿舍樓和宿舍房門都可以刷臉進入,很方便;浴室照明開關位置很低,可以用腳輕鬆觸碰。

  

無臂男孩赴同濟大學報到:法學很適合我,希望多發論文

  彭超參加同濟大學研究生複試考試 同濟大學 供圖

  期待上課,希望多發論文

  經歷兩次高考、兩次考研,彭超最終都選擇了法學。

  “我覺得法學很適合我,因為無論是律師還是法官,完全不用手去操作,只要把法律學好後,在開庭時用嘴巴講出來就可以了。”彭超説,這是他當初選擇法學專業的原因。

  接下來,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將開始,彭超期待開學上課,他把學習視為首要任務,“真的要努力把自己的專業知識提升到一個水平”。

  他説,對自己而言,將來最好的一條路是在高校當教師,為此,他研究過任教的門檻。奔着這一目標,他計劃能多發論文,多爭取學校的交流項目,畢業後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爭取出國留學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42 字。

轉載請註明: 無臂男孩赴同濟大學報到:法學很適合我,希望多發論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