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是我國最亂的時代之一,禮樂崩壞,周天子式微,諸侯國並立,小國打小國,大國打大國,而且大國還會順手給小國給滅了,可見小國的生存環境是多麼惡劣。鄭國處於強大的晉國和楚國之間,外部環境非常惡劣,隨時面臨能夠滅國的危險,然而這樣的一個小國,卻能夠在夾縫中求生,這是為何呢?
説這筆者先講一個小故事。在黃河流域總共有三個強大的國家,從西到東依次是秦國、晉國、齊國,這三個國家呈現的總體趨勢是談談打打,因為誰也奈何不了誰。一次,秦國想要給晉國一個教訓,於是秦國打算攻打鄭國,因為鄭國和晉國都是姬姓國,所以給攻打鄭國就是給晉國難堪。
所以,秦軍就浩浩蕩蕩的出發了,當時,秦軍的兵馬三百乘,並且借道東周。當時有個小孩叫做公孫滿,在城門上看見秦軍的鐵騎,便説秦軍必敗。因為公孫滿年歲較小,所以大家都沒有將此當回事,然而沒有想到秦軍真的大敗。
在秦軍悄無聲息的到達鄭國的鄰國滑國暫作休整之時,鄭國有個商人叫做弦高,他突然見到滑國這麼多兵馬有點疑惑,一打聽才知道這是秦國打算攻打鄭國,於是便趕緊派人通知自己的國家。接着,弦高更是備了12頭肥牛來到秦軍的面前,説鄭國已經知道了秦國的來意,所以讓他好好招待一下秦國的兵馬,並且鄭國的使者隨後就到。正在秦軍半信半疑之間,鄭國的使者果然到來,並且奉上了鄭國國書。
國書主要在説三個內容,一是鄭國國小民窮,恐怕無法招待秦國這麼多兵馬。二是鄭國有個地方叫做原圃,那裏獵物眾多,可以供秦軍打獵用,用來充做軍糧,並且鄭國也可以提供幫助,三是鄭國已經通知晉國和齊國,並且會一起招待秦國。
秦國一聽,大驚,覺得這場仗沒法打了,於是便打算回國了,但是這次遠征又耗費了大量的軍餉,所以順道給滑國給滅了,但是沒有想到在回去的時候,晉軍在崤山埋伏,於是秦軍全軍覆沒。
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呢,就是因為鄭國有一種文化,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一心為國,比如弦高一介商人,看見秦軍要攻打自己的國家,就勇於站出來阻止秦軍的行為。我們知道,一種精神文化的形成離不開那個國家政治家的領導,而鄭國也是在子產和子皮的帶領下,逐漸形成了這種精神文化。
子產是鄭穆公的孫子,是鄭國的貴族,然而鄭國的貴族實在是太多了,子產根本不突出,但是子產遇到了自己的伯樂,那就是子皮。子皮是鄭國上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利地位都非常高,而他十分賞識子產。因為子產曾經做過兩件事,這讓子皮覺得子產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第一件事是在子產小時候發生的。因為各國都在發生戰爭,而鄭國總是大國欺壓的那個,因為鄭國不僅地處中原,還是東西南北的交通要塞,所以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欺壓久了,於是便想抖抖威風,於是鄭國出兵攻打蔡國,蔡國也是一個小國,並且兵力還弱於蔡國,所以鄭國大勝。
這次戰役,極大的鼓舞了鄭國的士氣,甚至有種舉國歡慶的感覺,但是子產立馬潑了一盆涼水下來,説“小國無文德而有武功禍莫大焉。”而且蔡國還是楚國的附屬國,楚國肯定會以此為理由個攻打鄭國。果然,同年,楚國攻打鄭國,鄭國不得不賠款,而子產也因此小有名氣。
第二件事是子皮有個兒子,子皮想要給他放下底下的一個邑去鍛鍊自己的才能,但是子產提出了反對意見,覺得他並不能勝任,而且還會給那個邑的人民帶來災難。除此之外,子產還引經據典,説只有從基層鍛鍊才能然後才去管理的,並沒有聽説先管理再學習經驗的,在子產的堅持下,子皮也就沒讓自己的兒子去那個邑了。後來,子皮發現自己的兒子確實缺乏經驗,而且沒有政治天賦,於是更加賞識子產。
在子皮的重用下,子產逐步獲得了更大的權力,而且子皮甚至要讓位給子產,讓子產更好的帶領鄭國向前發展。子產一再推拒子皮一再相讓,於是沒辦法,子產接替了子皮的職位,並且對鄭國進行大肆改革。春秋時期,有兩位著名的改革家,一是管仲,還一位就是子產,而且子產的改革意識更加的超前。
據《左傳》記載,子產的改革措施主要是“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大人之忠儉者,從而與之,泰侈者因而斃之。”這些主要強調的是等級秩序,土地政策和户籍制度,並且褒獎忠心,節儉之人,懲罰奢侈浪費之人。其中特別要説明的是土地制度,子產這項土地政策是第一次在法律的層面上承認貴族對土地有使用權和所有權。
我們知道,自古以來,凡是要改革,唯一不可繞的就是土地,土地永遠是人民最關心的問題。在春秋時期,貴族是一個國家的頂樑柱,所以子產也以土地爭取到了大部分貴族階級的支持。但是子產在承認貴族對土地的所有權方面設了一個前提,就是需要交税,而這又極大的損害了貴族的利益。
所以,子產在改革的時候面臨了巨大的阻力,甚至有部分貴族要給子產驅逐出境,但是由於子皮的庇佑,所以子產的改革措施得以施行下去。一因為子產的改革措施卓有成效,並且鄭國迅速富強起來,於是那一部分反對子產的貴族開始編起歌謠歌頌子產。
除此之外,子產還做了一件事,也在各諸侯國間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那就是推行“鑄刑鼎”,因為沒有紙張,所以子產便將刑法鑄造在鼎上,讓國內的每個人都熟知國家法律。在晉國的士大夫叔向聽到這件事後,對子產進行嚴厲的批評,因為子產不僅違背了先聖禮治的精神,而且還有損貴族的尊嚴,並且還預示鄭國將要滅亡。這一項項罪責雖然狠厲,但是子產表示你説的很對,但是我還是要推行。
其實,子產的這項措施其實是國家推行法制的先行者,那個時候,諸侯國都是推行禮治治國,而子產推行法制,就是要法制面前人人平等,那麼還有什麼貴族和平民之。子產和叔向的這次論戰也被載入史冊,因為這其實是法制和禮治上的第一次論戰。所以,鄭國之所以能夠夾縫求生,一方面是因為鄭國有自己的精神文化,無論貴族平民都一心為國。另一方面是因為子產前瞻性的改革措施,讓鄭國得以迅速富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