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船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朝代的繁華,看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一條船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朝代的繁華,看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南海一號船模

上圖是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海一號”模型,它是一艘南宋時期的古沉船,在運送瓷器時失事。船體木質,全長約30米,寬約10米,排水量六百噸,載重約八百噸,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海上沉船中保存最完整、船體最大、年代最久的遠洋貿易船。據説“南海一號”船體的木質出水後敲起來還是響噹噹的,堅硬如新。

其實這麼大型的商船出現在宋朝並不意外,據史載宋朝時期年造船量約三千左右,而且造船技術水平在當時也屬世界之冠。先進的隔水艙技術,經馬可·波羅的介紹傳入了歐洲,為歐洲大航海時代助力,而且一些造船工程原理至今仍在使用。

一條船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朝代的繁華,看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那麼,問題來了,宋朝的造船業為什麼這麼發達呢?按常理,行業發達的背後必然隱藏着一條繁華的產業鏈,船隻屬於水路運輸工具,一條船連接買賣雙方,透過宋朝造船業的發達,可以想象宋朝的商業相當發達,製造出載重量高達八百噸的大型船隻,那麼説明宋朝的海外貿易也是相當紅火。

農業是歷代封建王朝的支柱產業,農户的賦税是國家税收的主要來源。當然,宋廷也一樣重視農業的發展,但是光靠農業帶來的那點收入是不夠的。要知道,宋廷的開支是相當大的。

一條船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朝代的繁華,看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清明上河圖

首先,在對外開支方面,“澶淵之盟”的錢要付,每年向療納銀10萬兩,絹20萬匹,後來又增加到銀20萬兩和絹30萬匹。宋夏議和之後,美其名曰要“賜”給西夏絹15萬匹,銀7萬兩,茶3萬斤,而且逢年過節,西夏王過生日等情況,宋也要表示一下,銀2萬兩,銀器兩千兩,絹帛2.3萬匹,茶1萬斤。宋金聯合滅遼後,宋廷把原先給遼的那份轉到了金的名下,而且在數目上還有所增加。但有意思的是,金還是把北宋給滅了,而且還給了宋廷一個恥辱的標記“靖康之恥”。

到了南宋,宋高宗以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取了半壁江山的統治權,南宋每年要向金納銀25萬兩,絹25萬匹,外加不斷的割地。到了蒙古崛起的時候,南宋也多次表示只要留宋一條命,割地、納銀納絹,這都不是事兒。但蒙古人還是將南宋給滅了。

宋廷以血的教訓説明一個道理,拿金錢換和平,這事兒基本不靠譜兒。

一條船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朝代的繁華,看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其次,在對內開支方面,宋廷的皇帝和貴族們要過奢侈無度的生活,需要錢。為了防禦外敵,宋朝的軍隊數量龐大,到仁宗慶曆年間,禁軍和廂軍達120餘萬,“自來天下財貨所入,十中八九贍軍”,軍費開支驚人。而且北宋科舉取士人數眾多,在歷史上是空前的。唐朝科舉進士一科歲取不過30餘人,而宋太宗朝,歲取百人;仁宗時一朝取進士四千餘人,諸科五千多人,歲入3900萬,官俸開支即佔到三分之一。

可見,説宋朝積貧積弱也不是沒有道理‘。宋朝政府缺錢用,怎麼辦?只能大力加強經濟建設工作,於是便大力發展起了商業。在宋朝奉行“重農不抑商”的政策,商業在宋朝得到了蓬勃發展。

一條船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朝代的繁華,看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商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促進城鄉消費,宋朝不缺大都市,如汴京(開封)臨安(杭州)在當時都是世界級的大都市,在唐朝晚上不能出門,宋朝一反常態實現宵禁,白天工作,晚上泡吧,“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夜市消費提上日程。在唐朝縣以下是沒有集市的,到了宋朝從政策上取消了這一限制,中國的集市模式由宋開啓了,由此促進了縣鄉的消費。

但是對於宋朝而言,單靠國內消費是遠遠不夠的,怎麼辦?靈活起見發展對外貿易,但在邊境貿易中宋朝也佔不到便宜,那麼只能大力發展海上貿易了。想要發展海上貿易,有幾個必要的條件:過硬的產品、貿易港口、大型船隻、導航儀,還得打廣告。對於這些問題,宋朝解決起來都沒有含糊。

一條船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朝代的繁華,看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提到產品,宋朝缺嗎?當然不缺,勤奮與智慧就是產品最好的設計師。瓷器在宋朝迎來了一個新的高峯,出現了以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為代表的“五大名窯”,從種類、樣式以及鍛造工藝上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因此,瓷器在海外貿易中當仁不讓的成為眾多商人喜歡搗騰的商品,在《諸蕃志》中記載,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56個國家中,有15家購買了中國的瓷器。瓷器作為一種特色商品,承載了中華文化的氣息,與詩、茶、畫、書法等組成了一個文化綜合體,通過海上貿易輸出到世界各國,可以説,它是中國最早的文化大使之一。

此外,宋朝的主要出口貨物還有絲綢、紡織品、茶葉、糖和五金。同時,宋朝也進口貨物,並從進口貨物中獲取可觀的税收。因此,宋朝的海外貿易成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一條船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朝代的繁華,看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其次,再看貿易港口。宋朝的版圖雖然小,但江南水鄉和沿海城市還攥在手裏。宋廷在廣南、福建、兩浙三個區域設立港口,形成了完備的多層次的海運體系,大小港口並存,主次分明,相互補充。為了方便管理,宋廷還根據各港口的貿易地位和規模,分別設置了市舶司、市舶務和市舶場不同層次的機構來管理海外貿易。

比如南宋時的兩浙、明州、廣州等地設市舶司,像温州、杭州則設立的是市舶務,在澉浦設的是市舶場,也有一些港口不沒貿易機構,因為宋廷已制定了市舶條法用來規範交易。各地不同的進出口商品的供給能力,決定了設立不同的管理機構,相當靈活。

一條船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朝代的繁華,看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港口有了,那麼船隻呢?據宋代文獻《夢粱錄》記載,宋朝的貿易船隻有兩種,一種是民間商用船,一種是官方的超級大型船隻。

普通商用船截重量約為二十噸,也能載幾百匹駱駝了。官用船隻就比較大了,開篇提及的南海一號,在宋朝屬於巨型船隻,像這樣大型的船隻一般由朝廷投資,把持在官員或貴族手裏。

宋朝的造船技術在當時世界上也稱得上首屈一指,整體工藝過程從設計到施工都講究科學性。船身採逐漸削尖的辦法,使船吃水淺、阻力小,保證船體平穩。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古船,有13個隔水艙,這樣一來,即使有一艙漏水,船也不會沉沒,仍可航行,從而增強了海上航行的安全性。

一條船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朝代的繁華,看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在建造形式較為新穎複雜的船舶時,造船師們會先製作模型,然後再依照比例放大,投入正式施工,而西方到16世紀才出現簡單的船圖。到南宋時還出現了車船、飛虎戰艦等新式戰艦。造船業的發達推動並形成了幾個造船中心,北宋時虔州、吉州、温州和明州都是重要的造船基地,到了南宋,又形成了一批新的造船中心,如臨安府、建康府、平江府、揚州、湖州、泉州、廣州等地。

話説再大的船舶在海上航行要到達目的地,航向首先不能出錯。宋朝沒有我們現在發達的衞星導航系統,但是不要忘記,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三大發明,即活字印刷、火藥和指南針,就是在宋朝完成或開始運用的,其中便有一個原始的導航儀:指南針。

一條船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朝代的繁華,看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宋朝科學家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對“指南針”作了詳細的記載。“方家以磁石磨針,則能指南”,具體的定位方法這麼幾種方式,一種為把指南針放在手指甲或碗邊,使其靈活轉動,最後指向南方。二種為把指南針浮在水面上,還有一種是把指南針懸掛起來。但這些方法都有其弊端,將指南針放在指甲或碗邊容易滑落,放在水面上,一旦水面搖盪就影響指南針的發揮。雖説懸掛起來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但得掛在沒風的地方。

基於以上這些指南方法的啓迪,後人製造出了羅盤針,也就是把磁針的中腰頂在一根小針上,小針置於一個刻有二十四向的方位盤,把磁針所指的方向對準盤上的正南方位,使用時,磁針就自然轉向南方。

一條船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朝代的繁華,看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指南針發明製作成功後,很快被應用到了航海事業中。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有經驗的水手白天看太陽,晚上觀星,遇到陰雨天就依靠指南針。北宋官員徐兢於宣和五年(1123年)奉命出使朝鮮,航行的不少情景被他寫入自己的著作《宣和奉使喚高麗圖經》一書裏,其中便有記載船頭、船尾都裝有水浮式指南針,逢陰雨天定南北辨方向。

十二世紀以後,指南針已廣泛運用到海船出海,兩宋的海外貿易因此而受益良多,東到日本、朝鮮,南到南洋,西到非洲東海岸,中國人把指南針的技術帶到外國,傳給阿位伯人、波斯人,再傳給歐洲人,為加速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一條船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朝代的繁華,看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萬事俱備,沒有買主,這是頭等大問題。為了招商,宋朝官方親自下場組織活動,從官方到民間全身心對外投放廣告。公元987年,宋太宗派了8個內侍前往海南諸蕃國勾招進奉,公元1115年,福建市舶司派專人去占城、羅斛兩國招商。諸如這樣的招攬外商在宋朝比較流行,並且對招商有方的官吏和商人論功行賞,加官進秩。

對於來華使臣,宋朝也給予高級別的接待,賜服飾、禮品,甚至授以官爵。為了維護來華的外商利益,保證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市舶司還常派兵保護他們,專門設置了押伴官員,既保護他們的財產,又禁止途中被強買強賣。

一條船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朝代的繁華,看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宋朝的對外措施都促進了海上貿易的發展。據南宋《諸蕃志》記載,南海有53個國家和地區與南宋通商貿易,南宋商人出海去貿易的也有20多個國家,形成了通向日本、高麗、東南亞、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地的“海上絲綢之路”。

至此,我們看到了一條商船背後一個朝代的繁華,宋朝的經濟發展值得肯定,但經濟的發展並沒有換來宋朝江山的一勞永逸。可見,沒有強大的軍事後盾,再繁華的一幕也如過眼雲煙,以史為鑑,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才是治國的根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06 字。

轉載請註明: 一條船的背後,隱藏了一個朝代的繁華,看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