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數學才女如此優秀,憑什麼非得“有問題”?

  發佈畢業視頻的那一刻,28歲的朱雯琪可能不會想到,本想與眾人分享畢業喜悦的自己,竟因此成為網絡空間的眾矢之的。近日,她在社交媒體宣佈自己以牛津年級第一的成績,從數學建模系畢業。沒想到,隨之而來的卻是一盆盆無端質疑的“冷水”。

  不少網友化身“網絡福爾摩斯”,將她身上的諸多亮點視為質疑的切入點。有人懷疑她是學歷造假的“學術媛”,還在線出題讓她回答自證;有人嘲笑她照片美顏開太高,充滿濃濃的“微商風”;有人稱她就是在“凹美女學霸人設”,目的是騙取流量關注;還有人把她的個人信息“扒”出來掛到網上,將其推向直面網暴的危險境地。

牛津數學才女如此優秀,憑什麼非得“有問題”?

  面對撲面而來的質疑,朱雯琪不得不展開一番解釋和澄清,包括貼出官網鏈接和系主任評語,在線回答網友出的數學題等。對於“凹人設”的指責,她反思道:自己在社交媒體展現的一面,更多是社會定義成功的樣子,並沒有完全真的做自己,並承諾今後會“更真實一點,勇敢地蜕掉‘高大上’的保護色”。即便已經闢謠澄清,針對她的羣嘲仍未止歇。有人冷言冷語道:“知道你優秀了,但是不用一直強調吧,謙虛才是中國人的優秀品德。”

  不難發現,在此番針對朱雯琪的凝視、質疑和苛責中,暗含着一種深深的“不相信”,而這一“不相信”背後,無疑有刻板印象和性別成見在作祟。比如,朱雯琪在世界一流大學的數學建模系取得的優異成績,衝擊着“女生學理科很吃力”“女生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等固有偏見。她在社交媒體展現的光鮮與鬆弛,也似乎與謙遜、低調、樸素的傳統學術人員形象不同,於是便被貼上了“學術媛”等負面標籤。而當“年紀輕輕”“高顏值”“專業成績斐然”等美好的形容詞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時,很多網友的第一反應也不是讚許,而是拒絕承認。在一些質疑中,不免潛藏着這樣一種心理——這麼優秀,一定是哪裏有問題。

  由於此前網上不乏有人偽造名校、名企簡歷為自己“貼金”,網友對於一份“太過鮮亮”的履歷有所警惕可以理解。然而,合理的質疑應該建立在基本的尊重之上,不能動不動就搞“有罪推論”。畢竟,質疑本身應當有所根據,刻板印象也終歸不是事實。在網絡空間中,如果因為一個人的成就與社會成見不符,便毫無根據、甚至充滿惡意地評判、造謠甚至網暴他人,無疑是一種不公和冒犯。

  真正應當被警惕和校正的,恰恰是刻板印象本身。其實,仔細分析一下,不難發現這些偏見背後的邏輯漏洞:人的能力不該被機械地用性別“劃界”,女生更不應被貼上“數學不好”的標籤。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學術人員的形象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一個醉心學術的女生,為什麼就不能同時有豐富的社交生活呢?擅長做數學題的她,怎麼就一定要與“愛美”“打扮”“p圖”等絕緣呢?拒絕用刻板印象為己設限、苛責他人,學會尊重、包容每一個真實的人,坦然承認、欣賞他人的優秀一面,才是應當被提倡的社會風氣。

  正如朱雯琪所承認的,她自己此前也會陷入“完美陷阱”,在社交媒體上更多展現社會定義成功的樣子。其實,這也反映了不少年輕人在公共表達時適應、摸索的真實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年輕人可能會有小小的虛榮心,有“中二”“凡爾賽”的一面,也會有選擇性的表達。對此,網友當然可以理性表達自己的不適感,為其提供合理建議。但無論如何,都不該毫無根據、充滿惡意地攻訐、詆譭他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31 字。

轉載請註明: 牛津數學才女如此優秀,憑什麼非得“有問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