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與以往的假期相比,石家莊市五年級學生馮梓涵的生活格外不同。
“作業變少了,還不用上課外班,網絡遊戲有時間限制,我也不用再惦記了。幾乎每天都跟着表哥去附近的公共籃球場打球。”馮梓涵説。
記者翻看馮梓涵制定的每日、每週作息時間表,看到週五、週六、週日晚上是他玩遊戲的時間。在這三天內,平時晚上安排的讀書、背詩、家務等任務他都會提前在白天完成。看起來,馮梓涵在有“遊戲時間”的三天裏反而比平時要忙碌。
2021年8月,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對未成年人遊戲時間做出嚴格縮減,要求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可在週五、週六、週日及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服務。
記者在石家莊走訪時,不少中小學生家長表示,新規定不僅縮短了孩子玩遊戲的時間,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其他時間裏徹底“斷了念想”。
河北省衡水市一名四年級小學生正在專心完成作業。陳康攝
三年級學生家長王淼説,自己其實並不反對孩子接觸遊戲,但感到可怕的是遊戲給孩子帶來的視聽刺激和心理滿足會佔據他太多精力。
“以往孩子心裏總惦記着玩遊戲,對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現在在不能玩遊戲的時間裏,孩子寫作業、做事情比過去專心、認真了許多。”王淼説。
同時,石家莊市區內不少體育培訓機構、公共運動場所負責人表示,寒假裏參加運動的孩子比過去明顯增多。“經常十幾個孩子一起約場地打球。”石家莊市裕華區一名小型籃球場負責人説。
當然,也有學生坦言,玩遊戲的時間雖然大大減少,但是對網絡遊戲的熱情一時難以消退。看遊戲解説、遊戲直播、研究攻略也是自己排解“遊戲癮”的一種方式。
“有的同學會用家長的身份證註冊,一般央求爺爺奶奶成功率高。網上也有人賣‘破解版防沉迷軟件’,可以將限制遊戲時間的程序破解。”四年級小學生崔熙彥説。
為破解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難題,各地各部門相互配合牢牢“築起”防線。北京、上海“掃黃打非”部門對不履行實名驗證的網絡遊戲運營商作出行政處罰;江蘇查辦南京“9·30”非法出租遊戲賬號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0餘名;河北檢察機關今年1月17日至3月1日開展專項活動,通過公益訴訟監督,及時查處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設置電子遊戲設備的遊藝娛樂場所違規接待未成年人問題,並通過向文化行政部門制發訴前檢察建議,推動問題場所治理。
河北省石家莊市高新區人民檢察院未檢檢察官為孩子們仔細講解“網絡沉迷”危害。張英巧攝
騰訊未成年人保護體系負責人鄭磊表示,騰訊依託公安權威數據平台嚴格管理未成年賬號,針對孩子“冒用”成年人身份繞過監管的問題,採取金融級別人臉識別驗證。
“針對體量更大的頭部遊戲,採取更嚴格的人臉方案,例如:對55歲以上實名用户,在夜間遊戲每次登錄都需要人臉識別,防止未成年人‘冒用’家長賬號或設備;同賬號如果在多設備頻繁使用,也會觸發人臉識別,降低第三方租號的利用率。”鄭磊説。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不少學生表示遊戲也有一部分社交作用,有時是自己融入羣體的一個話題。今年上初一的高墨森表示,自己從小在城市長大,寒假春節期間回到老家,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和兩個表弟説什麼,後來聊到了遊戲,大家一下子就有了共同話題。
“我們因聊遊戲而變得熟悉了起來,還在春節期間一起去附近的雪場玩了幾次。”高墨森説。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人民檢察院未檢檢察官對上網人員進行網絡防沉迷現場宣教。姚莉攝
河北省家庭教育專家陳輝表示,今年寒假,自己接待了幾例青少年沉迷網絡遊戲的案例,最大的感受是儘管各地各部門、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在努力破解這一難題,但事實上,家庭教育才是最不可缺失的重要陣地。
“很多沉迷問題的根源是孩子的娛樂放鬆需求與自我價值感需要得到滿足。許多孩子表示自己沉迷遊戲的原因是可以逃避現實,逃避不理想的家庭、學校環境。在某種程度上,家長必須要擔負起親子聯結、充實孩子生活的重要任務,而不是一味交由社會、長輩。”陳輝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