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藝考招生是高校考試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選拔培養藝術專業人才的重要途徑。9月24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藝考指導意見》),對藝考改革提出了多項要求。
同一天,高校體育招生考試工作也迎來了變革。教育部聯合國家體育總局共同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範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體考指導意見》),對深化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考試招生改革作出相關部署。
上述兩項指導意見的發佈引發輿論強烈關注。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項指導意見均表示,無論是藝考生還是體考生,都必須提高文化成績,以扭轉“重專業輕文化”的局面。而兩項指導意見所透露出的改革最終目標,是到2024年時,基本形成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藝術人才選拔評價體系。
▲教育部官網截圖
扭轉“重專業輕文化”局面
體育生考一流大學文化成績須達本科線
未來三年,藝考考試將具體迎來哪些變化?體考又是否會影響體育特長生的升學機會?兩項指導意見下發後,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對文件做出詳細解讀。
針對藝考改革,上述負責人介紹了未來藝考改革的幾個主要方向。其一,在高校定位佈局上,需緊密結合社會需求,綜合考慮學校辦學條件、畢業生就業狀況等,加強宏觀調控和評估指導,對社會需求不足、培養質量不高的專業予以調減或停止招生。
相關調查顯示,2020年,藝術類本科專業招生人數僅次於工學和管理學,位居第三。然而,近三年,其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僅為60%,總體就業狀況與其他專業存在差距。另一方面,藝考招生對文化成績的要求一直低於普通考生。
基於此,在考試評價方面,提高文化分數佔比成為必經之路。上述負責人指出,將進一步完善“文化素質+專業能力”相結合的考試評價方式,文化素質使用高考文化課考試成績,專業能力使用藝術專業能力考試成績。
根據《藝考指導意見》要求,2024年起,藝術史論、戲劇影視文學等高校藝術類專業,直接依據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參考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使用省級統考成績作為專業考試成績的藝術類專業,依據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和省級統考成績按比例合成的綜合成績進行平行志願擇優錄取,其中高考文化課成績所佔比例原則上不低於50%。
紅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按照現行要求,各省對藝考生文化課成績也均設置了最低標準。其中,對於保留二、三本批次的省份,文化線要求不低於二本線的70%;對於合併批次的省份,要求文化線不低於新二本線的75%。
此外,針對藝術專業技能要求不高的藝術類專業,如藝術史論、戲劇影視文學等,將不再組織專業考試。對音樂、舞蹈、表演、美術、設計等其他藝術類專業,將進一步大力推進省級統考,逐步實現全覆蓋,同時嚴格控制校考範圍和規模。
▲南京藝術學院2019年本科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考場外 圖據中新社
通過體育特長圓夢大學也曾是不少人的高考選擇。數據顯示,2021年,高水平運動隊報名考生1.5萬人,錄取學生4000餘人,共涉及足球、籃球、排球、沙灘排球、乒乓球、田徑、網球、羽毛球、游泳、武術、跆拳道、擊劍、棒球、冰雪等14個項目。
但未來,這條體育特長上大學的路,也許要相應文化課成績的加持。
對於體考改革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採取“文化考試+專業測試”相結合的考試評價方式,高校招生項目將逐步全部納入全國統考。為解決高水平運動隊部分學生文化成績偏低的問題,將適度提高對報考考生的文化課成績最低要求。
根據《體考指導意見》,2024年起,招收高水平運動隊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對考生的高考成績要求須達到生源省份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其他高校對考生的高考成績要求須達到生源省份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80%。
“改革後,體育特長學生進入高等學校攻讀學業的渠道仍是暢通的。”上述負責人説,除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外,相關高校每年還通過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單招、優秀運動員保送等多種渠道招收體育特長學生,近年來每年合計錄取學生超過10萬人。
改革之後,高中藝考、體考學子眾生相:
文化分低怕考不過,文化分高怕比較優勢已不在
“看了新出台的藝考改革文件,我覺得提高文化課成績的要求對我影響可能很大。”河南省項城市某中學的高三學生小藝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以她期望的目標大學來看,她眼下的文化課成績或成為她走進大學的一個“絆腳石”。
剛升入高二時,小藝就決定了走美術藝考進大學的路。“一方面我喜歡畫畫,但更重要的是我文化課成績不理想,所以通過藝考可能會比我只憑文化課成績考的大學更理想。”小藝説,所以自高二開始,她的學習重點便放在了突擊美術學習上,這也讓她本就不理想的文化課成績,耽誤得更多。
按照小藝原本的規劃,高三這一年的前半學期,她的重心是準備美術聯考和校考,文化課學習主要放在高三下半學期。但政策出台之後,由於其心儀的大學在全國排名靠前,文化課成績本就要求較高,再加上現有政策的規定,文化課分數要求或許會更高。
距離明年高考看似還有一年,但小藝覺得自己的升學壓力陡然增大了。按照政策規定,大學錄取對文化成績和藝考專業能力測試都有所提升。小藝説:“我現在不僅要準備藝術集訓,再提高美術成績,同時還要準備文化課複習,儘可能提高高考分數。”小藝直言,如果文化課成績提不上來,她很擔心自己的藝考會“白考”。
相比於小藝因成績不夠選擇藝考的“窘境”,正在四川某高中就讀高三的小峯並未因提高分數要求而擔心自己考不上大學。他擔心的是自己不會因文化課成績優勢,考上頂尖的大學。
“我選擇做美術藝考生,是因為我從小就有畫畫的底子,外加成績還行,所以想通過藝考進更好的學校。”小峯告訴紅星新聞,自己的目標院校是國內頂尖的大學,如果單靠文化成績升學有難度。外加自己願意未來從事與美術有關的職業,所以就決定通過藝考進入好大學,取得個讓人羨慕的文憑。
新政出台後,小峯對此前的規劃有一些擔心。“提高文化課成績,一來所有藝考生都會突擊文化課,所以我的比較優勢少了;另一方面目標高校也可能提高錄取分數,我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
為了應對政策變化,小峯準備和自己藝考的老師溝通,近期先縮短集訓時間,抽出時間來補習文化課。在完成聯考校考後,進一步強化文化課訓練,開啓“刷題”模式。
藝考培訓行業從業者:
文化課分高的藝體生佔比極少,新政後高考捷徑將不在
“提高對文化課成績要求,於藝考生來説難度肯定提高。”一名從事藝考培訓教育事業7年的行業人員李老師告訴紅星新聞,以其所在的省份情況為例,每年藝考生大致從高二暑假到第二年一月,用近半年時間參加專業集訓。而這半年並沒有參加文化課學習的機會。待學生完成藝術類考試回到校園時,距離高考僅剩三個多月時間。
“要想在3個月裏惡補文化課,現在並不是件容易事,更何況現在會提高文化課分數要求。”李老師表示,根據其多年的藝考培訓經驗,過去通過惡補,其所在學校藝考生文化課成績90%以上都能達標。但其中文化課分數比較高的藝考生,佔比卻很低。
在李老師看來,體育、藝考改革並非意在增加高三學子的考試壓力,其用意更多在於遏制部分學生想通過體、藝考走捷徑的想法。“想在高三這一年或半年裏,又提高藝考成績,又搞好文化課基本是不現實的,所以要想走藝體生的路,就要求你過去成績一直有保障,也需要你真的對藝術有興趣,而不是想着去鑽高考的空子。”
李老師表示,過去的確有些學生完全因為文化課成績不理想,在高二臨時決定走藝考道路。但在新政策出台後,他認為這類現象將有很大緩解。“成績不好學藝體也沒用,成績好仍然選擇學藝術,那才是真的想學。”
在得知新的藝考政策後,李老師所在學校已經第一時間向學生進行了政策宣講。“看得出來,很多學生會緊張焦慮。”而為了應對新政策的影響,李老師告訴紅星新聞,其所在培訓學校也將進一步改革培訓機制,爭取在藝術考試之前的半年,增加文化課補習時間,以儘量縮短藝考學生和普通高考學生的差距。
專家:改革目的是為了讓藝考回到藝考本身
維護高考公平
過去,因藝考、體考對文化成績要求偏低,被不少家長和考生視為通向大學的另一條便捷通道。有數據顯示,2002年藝考剛起步時,報考人數僅3.2萬人。而到2020年,這一數字卻飆升到了117萬,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事實上,政策層面一直在為體、藝考報名降温。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如在2006年,教育部出台規定要求,各省藝術類專業本科錄取控制線不應低於本省的第二批次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的60%,專科錄取控制分數線可根據招生院校在本省安排的招生計劃數和考生的考試成績,綜合考慮後確定。
到了2008年,教育部進一步明確藝術類高職(專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一般不應低於本省(區、市)確定的高職(專科)批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0%。2019年的藝考的改革新方案中,校考院校繼續減少,聯考成績逐漸取代校考成績,藝考生文化分比重加大,錄取線不斷提高,考試形式也轉變為更注重綜合能力。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從目前藝考火爆的現象可以看出,藝考已經脱離了它原本的軌道,原本的藝考是想要那些有藝術素養的人有一個通道能夠獲得進入一個好大學,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展。但目前有些人將藝考當作高考招生制度的一個漏洞,通過這個漏洞,他們可以憑藉較低的文化課分數進入一個好的大學。對於這一現象,需要通過不斷地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來維護高考的公平、公正。
儲朝暉提到,此次《藝考指導意見》在藝考考試選拔的標準上發生變化,對藝考生的文化課成績要求更高了,同時也要求藝術類的考試更加嚴格。本次教育部對藝考改革也體現了藝術類考試與普通高考一樣是考生們平等、公正的一個進入大學的通道。
面對網絡上對此次教育部印發的《藝考指導意見》提高對藝考生文化課成績的要求這一點的質疑,儲朝暉稱藝考的目的並不是發展全才,相比於普通高考中單憑文化課分數進入大學的學生,藝考政策仍舊是對藝考生有照顧的。此次藝考改革的目的是想讓藝考迴歸藝考本身,保證藝考的純潔性,規範藝考程序,減少藝考過程中的灰色權力的運作空間,來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
紅星新聞記者 楊雨奇 吳陽 實習生 艾小文
編輯 陳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