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生物學霸 原文作者:SOOF
前不久,不少人在「六一兒童節」關注到一個很另類的兒童節話題 ——
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
巧合的是,跟翟天臨「不識知網」一樣,這一輪關注的草灰蛇線,最早也是從娛樂圈帶起。新生代藝人仝卓在線上直播中安慰粉絲,講述藝考經歷,提到通過渠道把自己「復讀生」的身份改為「應屆生」,一時間輿論譁然。
教育部對其身份展開調查後,知乎相關問題下不少答主講述了自己耳聞目睹的高考「騷操作」。
有位身份疑似高校教師的匿名答主爆料稱,有些同事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安到孩子身上,然後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後學校宣傳,市裏表彰,好處多多。
儘管匿名答主刪除了回答,但敏鋭的網友早已抓住了關鍵信息「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5 月 31 日,騰訊新聞官方號在知乎直接發問,三天內收穫 600 多條回答。
爆料的答主中既有身為槍手為參賽者捉刀的 985 碩博生,也有當年經歷奇葩怪事的參賽者,還有專門從事這方面比賽的培訓機構的帶隊老師……
雖然實錘不多,但一件件黑料都説得有鼻子有眼。
掛鈎高考,無利不起早
很多讀者也許是第一次聽説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其實這項賽事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至 1979 年剛剛改開後的全國青少年科學作品展覽。
2002 年,兩年一度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與同樣兩年一度的全國青少年生物與環境科學實踐活動合併,改為一年一屆,遂成為今天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大賽面向全國中小學生和科技輔導員,宗旨是:激發廣大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和想象力,培養其科學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的廣泛開展和科技教育水平的發現和培養一批具有科研潛質和創新精神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後備人才。
不得不説,大賽的初衷非常好!
當然,大賽的規格也不遑多讓,主辦單位有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生態環境部、體育總局、知識產權局、自然科學基金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賽事級別非常高。
雖然賽事初衷很好,規格很高,但仍然沒有繞開一個潛在的矛盾——
高考擴招後名校並未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依然緊缺。
絕大部分高中生都承擔着巨大的高考壓力,讓他們拿出時間和精力來參加這樣的比賽,機會成本太高,風險太大。
換言之,如果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僅憑學有餘力而且對科技有興趣的高中生來參賽,那估計參賽的人數會很少。學有餘力的高中生,一個省恐怕不多;對科技感興趣的學生,只怕更少;還得有足夠水平的開明老師給予指導,當然,有個開明父母的支持更是重要。幾個因素綜合下來,能參賽的人可能屈指可數。
這麼優質的賽事,參加的人太少,豈不可惜?!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有個段子,問中國足球如何振興?高考考足球就可以了。無論什麼事情,只要跟高校錄取相關,就一定會有大量考生、老師和家長參加,甚至會催生出很多專業的培訓機構來實現社會化。無利不起早,搭上高考順風車,全民都趨之若鶩。
在很多人眼裏,如此權威的賽事跟高校錄取相關,也實屬正常 ——
高中五大競賽都能加分保送,憑啥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就不行呢?果然行!
官方報道的是加 20 分,
知乎上有利益相關的匿名答主説自己憑藉該獎項拿到自主招生中降分 30 分的優待。
高考的 30 分會甩開多少人,學霸們自行計算,感受一下吧。
在中國,只要是高考能加分的事情,就有人動歪腦筋。
真相是否如知乎上某些答主説的那麼誇張,我們不得而知。但從常理想來,定是泥沙俱下。沒辦法,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高考。
「天才」輩出的大賽
在加分保送的「重賞」之下,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果真妖孽天才輩出。
考慮到這類賽事一直走精英教育的路線,所以獲獎名單中出現一些讓人歎為觀止的作品,大概也就可以理解了。都説英雄出少年,科學家顯然也出少年。
打開 2019 年剛剛出爐的第 34 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獲獎名單,筆者發現不少項目的標題,猛一看會被錯認為是碩博畢業論文標題。
先來看一等獎的幾個標題。
只看標題的話,二等獎的項目也是很厲害的。
都説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大部分本科生,怕也做不出這樣的課題。千萬不要少見多怪,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獲獎作品在最近十年都是這個樣子。
第 33 屆一等獎名單中的幾個。
勸退專業出身的筆者隨手查了一個自己「應該能看懂」的項目介紹,發現人跟人的差距確實太大了。在某項化合物調節脂代謝和細胞外基質生成的研究中,給出了多達 19 張相關圖片。
沒有什麼穿着實驗服在實驗室裏的擺拍,全都是硬數據。
筆者挑了幾張,讓學霸們感受感受。
看清楚,這又是老鼠又是熒光又是跑膠的,竟然是是一位中學女生獨立完成的。恐怕很多人博二也搞不定吧,遑論獨立完成!
果真江山代有人才出,長江後浪推前浪......
後浪背後的操盤手
前浪們承受的壓力,後浪們感受不到。看那前方,怎麼也看不到岸,後面還有一班天才追趕。可是細細想來,部分後浪背後的操盤手是前浪吧。
為了在名校錄取中佔得先手,謊報少數民族、藝體特長加分這都已是人盡皆知的套路。部分前浪們看着自己不成器的後浪,就把腦筋動在科技創新上。
隨着高校自主招生的放開,不少大學將在刊物發表文章或論文列為自主招生的報名資格之一。此前便有媒體報道了臨時抱佛腳發表文章的學生越來越多,不乏個別家長在其中鑽營取巧。
針對高校自主招生中考生材料弄虛作假的現象,2017 年 4 月,教育部辦公廳專門發文,要求嚴格高校自主招生資格審查和考核工作,對考生提交的證書、發明、專利、論文等申請材料,以及有關學校、單位或專家提供的推薦材料進行嚴格審核,仔細甄別相關材料的真實性、可信度和考生參與度。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前浪想盡辦法幫後浪,還真不是中國父母的專利。
去年 11 月,Nature報道了韓國學者在發表論文時給自己子女掛名的現象。為了讓子女考上更好的大學,韓國的部分學者幫助子女在論文中不正當署名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其中大部分是自己的子女或熟人的孩子。
2014 年,JAMA 子刊 JAMA Internal Medicine 發表了一篇題為 Availability of Consumer Prices From Philadelphia Area Hospitals for Common ServicesElectrocardiograms vs Parking 的研究。
該篇論文的作者之一是 14 歲的吉莉安?伯恩斯坦 (Jillian Bernstein),而她的父親約瑟夫 (Joseph) 是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的整形外科醫生。
這則新聞引起了《華爾街日報》的注意,醫學博士羅伯特?斯坦布魯克 (Robert Steinbrook) 發表了一篇關於吉莉安的簡介,他不無深意地説,這麼年輕的作者「非常、非常不尋常」。
言下之意相信聰明的讀者都懂。
今年 5 月,國際知名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迎來了刊物兩百多年曆史上最年輕的作者 Thomas F. Khairy。這位 15 歲的加拿大少年在該雜誌以一作身份發表論文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Resterilized Pacemakers and Defibrillators,研究發現在人體內植入經過回收並重新消毒的起搏器和除顫器是安全的。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 Paul Khairy 是 Thomas 的父親,因為他與通訊作者 Paul Khairy 的親子關係,撤稿觀察網站對此的態度也是頗為微妙,他們在報道中突出描述了 Thomas F. Khairy 得知論文接收後低調的行為,有幾分影射的意思。
造假,既破壞了公平,也扼殺了科研創造力
無論是藝體特長還是科創大賽,抑或學術期刊,都是學術界乃至整個社會必不可少的元素。我們應當理解包容,鼓勵支持。然而,當這些原本正當正常的證書、獎狀和資質同高考掛鈎,事情就起了變化。
期刊論文有代筆,有造假;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也有捉刀,有頂替。這些行為,從上至下戕害着中國學術羣體的創造力。因為造假的黑手,打擊了真正有志於科研的青少年,成為投機者的温牀,破壞了教育機會的公平。
學霸菌讀博時候很佩服的一位師兄,讀初中時也曾經參加過中部某省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他跟幾個小夥伴獨立設計電路,花了幾個月時間經過十幾次失敗,親手焊出了電路板。雖然在市裏得獎,但拿到省裏後,被專家一句
「很酷炫,可沒有用」
就駁回了。
從此這個世界上少了一位才華橫溢的工程師,多了一位只會做實驗的天坑專業磚工。
如今,發表期刊論文的亂掛名現象已納入學術不端。不知此類大賽的參賽作品,是否也應該納入學術不端的審查呢?
我們熱切地盼望着這一天的到來。這將是對所有堅守初心的科研人的最大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