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川大曹順慶獲“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 獎

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近日,在教育部公佈的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名單中,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學術院長曹順慶教授獲評首屆“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獎。

祝賀!川大曹順慶獲“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  獎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學術院長曹順慶教授

從教三十餘載,曹順慶教授自編著第一本國家教委“九五”教材規劃——《東方文論選》以來,已擔任39部教材的主編,其中《東方文論選》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1)、《中西比較詩學史》獲四川省第十四次社科成果獎一等獎(2010)、《比較文學學科史》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二等獎(2012)、《中外文論史》獲四川省第十六次社科成果一等獎(2014),有24部“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原典閲讀系列教材”被多所高校選用推廣。

曹順慶教授擔任第一首席專家,主持的中宣部、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比較文學概論》(該項目於2009年立項, 201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並於2018年11月再次修訂出版)自初版以來累計印刷15次,累計印刷並銷售約12萬冊,被全國258所高校採納。

據悉,全國教材建設獎是教材領域的最高獎,是檢閲、展示教材建設服務於黨和國家人才培養的成果,增強教材工作者榮譽感、責任感,推動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教材體系的一項重大制度。

封面新聞曾多次採訪曹順慶,作為一名浸潤學術圈幾十年的教授,他對傳統經典始終充敬意。“作為中國人,不知道‘十三經’是什麼,是非常不應該的。”

他犀利指出,由於缺乏對元典的足夠敬畏和文本細讀,“很多學術研究,都是二手學問,甚至是偽創新。放眼比較文學學界——當然也包括其他人文學科領域,大多數研究成果都是人云亦云,缺乏創新能力……”

作為中文系的教授,對於大學中文系培不培養作家的話題,曹順慶觀點明確,“這些年,中文系沒能很好地培養出作家,甚至就認為‘中文系不培養作家’。我覺得這種説法,是非常不理直氣壯的,甚至是錯誤的,應該好好反省。大學裏當然能培養也應該培養作家。”

曹順慶教授簡介

曹順慶,1954年2月生,祖籍湖北荊州,出生於貴陽。1977年入復旦大學,1980年考入四川大學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生,導師楊明照教授,1983年獲碩士,1987年獲博士,為全國中國文學批評史學科第一個博士。1987年任四川大學副教授,1990年破格提拔為教授,1992-1994年任美國康奈爾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199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導師,先後指導了百餘名博士生。現任四川大學傑出教授(享受院士待遇),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學術院長,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2018),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92);四川省社科聯副主席,國家級教學名師(2008),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評委,教育部“馬工程”教材第一首席專家,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中文學科副主任委員;比較文學國家級精品課程負責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等多個項目;多次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教育部人文社科獎及四川省政府社科等獎多項。CSSCI輯刊《中外文化與文論》主編,國際英文刊物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 West(勞德里奇出版社出版)主編。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30餘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1 字。

轉載請註明: 祝賀!川大曹順慶獲“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 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