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獎勵可以激勵孩子一時,卻不能激勵孩子一世。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你只要考滿分,就給你買**”,相信諸多父母都説過類似的話,不知什麼時候起,物質獎勵成為父母激勵孩子成長的一種便捷途徑,它或許可以激勵孩子一時,但不能是一世。
倩倩是一名年輕寶媽,面對孩子調皮、犯懶、做事拖拉、不好好學習等問題時,她感覺到束手無策,於是便到育兒論壇裏請教過來人的育兒秘笈,最終學了一招——物質獎勵。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下次考試及格,就給你買心愛的玩具車”“乖乖把湯喝了,明天給你買炸雞”“要是按時完成作業,今晚就可以看電視……”自從採用這種方法後,孩子明顯在學習上用功了很多,變得積極又勤快,甚至為了獲得獎勵,主動要求做家務,這讓倩倩感到十分欣慰。
臨近期中考試,倩倩提醒孩子好好複習,誰知兒子卻説:“媽媽,要是我考了滿分,你就買部遊戲機給我!”
“學習是你自己的事兒,怎麼還跟我提起要求來了?”
“你要不給我買,我就不學了!”
倩倩聽完氣不打一處來,緊接着陷入深思,自從實施物質獎勵後,孩子做什麼事情都要求被獎勵,甚至提的要求越來越過分,好好的物質獎勵怎麼就變了味呢?
其實,倩倩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相信多數家長深有體會,物質獎勵的初衷是為了提升孩子做事情的積極性,可是濫用物質獎勵,會使孩子的功利心越來越強,將自身的責任變成索要物品的籌碼,為了獲得獎勵去完成自己本分內該做的事兒。
甚至和家長做物質交換,變本加厲地索取、提條件,如果家長不及時改變這樣的養育方式,會對孩子的未來發展留下巨大隱患。
1、缺少做事的內在動力
其實,物質獎勵的本質是利用孩子對物質的誘惑,來幫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礙,去提升做某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可是一旦無節制、不分場合地使用,會降低孩子做事情的原動力,在所謂物質誘惑的驅使下應付着去做。
而激勵孩子前進是需要內動力和外動力相輔相成的,如果只有父母的獎勵作為外在動力,而孩子內心缺少做事的內在動力,那麼他們完全是被慾望支配着前進,無法長久性堅持。
2、孩子的功利心越來越強
最初實施獎勵機制時的效果可謂是立竿見影,孩子為了一點小利益鉚足勁去做,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會接受的理所當然,甚至變得越來越貪心,這是因為小物質已經無法滿足他們內心的需求,只有高價物品才能引起興趣。
3、喪失學習興趣
學習本是孩子分內的事兒,可是家長採用物質獎勵促進孩子愛學習,使得學習目的不再純粹。獎勵只會讓孩子抵抗誘惑的能力越來越差,而不能真正熱愛學習,盲目獎勵可能澆滅孩子學習的原動力,當他們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就會喪失學習的鬥志和熱情。
4、破壞孩子的自覺性
當孩子為了獲得一定的物質獎勵而去做某事時,自覺性會大幅度降低,也就是本該是他們要做的事情,卻因為沒有獎勵而選擇無視、逃避、拒絕。
“人心不足蛇吞象”,成年人都難以抵制物質的誘惑,何況是孩子,家長可以獎勵,但要控制好力度和頻率,千萬不能有為了完成某事必須獲得獎勵的思維,作為父母到底該如何激勵孩子呢?
1、多用精神獎勵替代物質獎勵
精神獎勵包括語言激勵、行為支持等等,也就是當孩子氣餒時給予鼓勵、失敗時給予安慰、成功時給予誇讚,孩子最渴望得到的是家長的陪伴、鼓舞和支持,這才是激發孩子前進的最大外在動力。
2、給物質獎勵設立規則
物質獎勵可以給予孩子心靈上的滿足感,但是在孩子沒有辨別是非、控制自己思想和行為前,家長要為孩子樹立規則意識和行為邊界,不要一味地被物質衝昏頭腦,要提升他們在面對形形色色誘惑時的底線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