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考如火如荼地舉行,高三學生終於迎來了徹底解放的日子。對於學校要作為考場的,中小學生們也忙裏偷閒地放了兩天假。高考結束後,仍然要回校繼續上課。
目前,很多小學生已經放假了,而初高中還在繼續上課,但各省市有關放假的要求已經公佈。總體來看,不少地方都要求本學期不得根據期末考試成績給學生排名,如深圳等地甚至取消了期末考試。同時,還要求暑假不得組織學生返校或參加校外補課。
從表面來看,這是為了學生着想,然而,卻招來了很多家長的吐槽,甚至不少學生也覺得沒必要。這究竟是為何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以考試分數和排名論高低的基本教育制度沒有改變
為何老師、家長,甚至是學生都對成績和排名如此看重?歸根到底,學生升學是按照成績排名來決定的,中考高考是按照分數高低來錄取的。因此,不看排名看什麼?
説的過分一點,在很多人看來,如果不考試或者考了試不公佈成績和排名,等於一個學期白學了,課白上了。辛苦半年,就是為了知道學生的成績和在班級裏的位置。這樣想盡管不太對,但似乎是粗礪的事實。
不排名就無法知道自己成績所處的位置,不清楚能匹配什麼層次的學校。高考和中考依然在考,而期末考試卻取消或不排名了,在家長們看來,這等於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
而很多學生也覺得沒必要。一方面已經歷了太多考試,大部分學生早已經習慣了,不會有特別大的心裏負擔,像深圳那名因作弊被老師沒收試卷而跳樓的七年級學生,是極其個別的。另一方面,對成績好的學生來説,還更期待考試,因為是一個顯擺的機會。
二、“不許老師有償補課”喊了很多年,從未認真落實
二十多年前,老師有償補課的現象便已開始興起,印象中當時就有禁止的呼聲,學生們傻傻的配合老師一起打游擊。有時在老師家裏,10多個學生擠在客廳,有時從一些學校租借到臨時教室,便可以坐的舒服些。
“不許老師有償補課”的規定一直都有,年年喊季季喊,卻從未認真落實。學校從未嚴格禁止,而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為老師提供方便、大開綠燈;稽查人員也是走馬觀花。
家長和學生們願意配合,或者説不得不配合,彷彿這個市場的買賣雙方“你情我願”,加之利益牽動之廣更是不便深談,因此管理者也就只是到點了發發倡議,不會來真格的。
三、開學摸底測試:本學期逃過的苦,下學期都吃回來
家長和學生心甘情願的配合補課,説到底還是“唯分數論”導致的,而直接的原因便是下學期剛一開學的所謂“開學摸底測試”。
這件新鮮事物在筆者上學時是沒有的,曾幾何時還摸不着頭腦,直到聽人説起方覺驚歎。因此,我們可以來開個腦洞:本學期期末考試是取消了,但開學後的“摸底測試”可能既包括了本學期的知識,又包括了下學期的要點。
若果真如此,就怪不得家長們感到諷刺,學生們也覺得心慌了。看似期末考試不排名,沒有壓力,但暑假能放得好嗎?補課和作業壓力更嚴峻了。
最後不得不感慨,措施的頒佈何時能夠不再鼠目寸光?教育環境真正面臨的問題絕不是臨時取消個考試、每年到時間發幾個重複的通知就能解決的。教育環境的改善需要破釜沉舟的決心、有遠見有魄力的決策,以及持之以恆的貫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