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胡宗憲的東南死局

胡宗憲

大明王朝第三集中

改稻為桑在浙江受阻後,胡宗憲上疏浙江遇到的問題,嘉靖帝連看都不看,面對朝廷的議論譚倫急衝衝來找胡宗憲對話。

譚;你想不想知道上面對你的評價。

胡:不想知道!”你譚倫還是現在就去戚繼光的軍營吧;

譚:“我不會走,也不能走。真到了朝廷追究的那天,我譚綸在,就沒有你胡汝貞的罪。”

譚:你是説,我還沒有學到為官三思?”

胡:真想不到裕王為何如此器重你“我胡宗憲沒有退路,你譚倫來與不來也沒有什麼可變!”

譚:那我這次本不該來!”

胡:你是不該來,“朝野都知道,我是嚴閣老提攜的人……我胡某在大事上從來是上不誤國,下不誤民。”

“我不會讓老家人把我的牌坊拆了!你們都自以為知人,自以為知勢,可是有幾個人真知人知勢的?”

“那麼多沒田地的百姓聚在這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今年不反,明年不反,後年,再後年必反!到時候外有倭寇,內有反民,第一個罪人就會是我胡宗憲。”

“你來無論是想勸我,還是想幫我,都只有一個後果,把大勢攪砸了!”

“那樣我要還能做下去,年初朝廷議這個國策的時候,他們早就阻住了,就不該讓這個國策落到浙江!”

劇照

第一次看到這,不免有些不解為什麼胡宗憲會説譚倫來做,不僅不能幫他還是把局勢給攪亂了呢,看過本劇的人都知道胡宗憲確實是一個好官,也是一個心裏面裝着百姓和天下的人無奈嚴嵩門生的身份讓他不得不被綁架在嚴黨這架馬車上艱難前行。朝中的清流張居正、徐階、高拱之流目的無非是為了倒嚴,他們做出的任何決策都是為了這個目的,所以才有了那句經典的,為天下之大勢,只有苦一苦浙江的百姓了。

下面簡單分析下胡宗憲所處的局勢

嚴黨這邊,嚴嵩用胡宗憲是是以國士待之,二者有着師徒情誼的,所有髒事基本沒有讓他參與;在嚴世蕃的心在,胡宗憲雖然身上有嚴黨的標籤但是過分愛惜自己的羽毛所以毀堤淹田的事情是瞞着胡宗憲做的;

在清流張居正、徐階、高拱的眼中胡宗憲是一個識大體、懂分寸的人但是他的根是在嚴嵩這邊,所以説要派譚倫過來爭取;

在嘉靖帝這邊無非就關心兩點一是東南的局勢不亂,二者是自己有沒有錢花;當嚴嵩提成改稻為桑的建議他是馬上就同意了;而百姓的死活在他這裏是沒有什麼分量的皇帝掌握的天下九州萬方,都是他的子民,所以説一兩個縣淹了也沒啥大事。

這樣在來看胡宗憲對譚倫説的話就可以理解了,譚倫不來改稻為桑他可以慢慢的改,譚倫一來明顯就會把整件事情升級為黨政了,性質就變了。

劇照

在嚴黨那邊改稻為桑的國策是嚴嵩提出來的,你胡宗憲有意阻攔一定是聽了譚倫的教唆;你這就叫我嚴家的飯,卻在為清流做事。所以嚴世蕃接到消息的第一反應是氣急敗壞加破口大罵然後然後罷免了胡宗憲的浙江巡撫的官職。

在清流那邊看來胡宗憲只不過是用來搬到嚴嵩的一個工具,浙江的百姓都是可以用來犧牲的何況一個胡宗憲。

劇照

再來看看胡宗憲是毀堤淹田事發後又是怎麼處理的,足見一個他是幹臣、能臣。

送走譚倫,因為譚倫在他身邊他和清流張居正、高拱等人始終是説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只有譚倫的離開他胡宗憲做的事情才能表示自己,也算是和嚴嵩等人表明態度;

面對危局,首先是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散,胡宗憲是親自走到了抗洪現場,分而治之淹了一個半縣,救了九個縣;

然後就是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散,先把河道監管李玄、馬寧遠、常伯熙等人,給案子先定個性,畢竟毀堤淹田這種事情捅出去對皇上對嚴嵩都不好交代,只有這幾個人死了,對上對下都有了交代。

我記得劇中呂芳對胡宗憲有一句經典的評價:

“你説這個胡宗憲到底是個什麼人哪!”嘉靖沒有睜眼,更沒有去接那塊手帕,卻突然問道。

呂芳的手停在那裏,想了想答道:“奴才只好打個比方,不一定恰當。”

“説。”嘉靖睜開了眼望着他。

呂芳:“依奴才看,他就像個媳婦。”

嘉靖:“怎麼説?”

呂芳:“上面有公婆要孝順,中間有丈夫也得顧着,底下還有那麼多兒女要操勞。辛苦命,兩頭不討好。”

胡宗憲在全劇給人最大的感覺,從他第一次出現時就被點名了。兩個字,無奈。

胡宗憲清廉,忠勇。

也很有大局觀的人。

改稻為桑一出台,他就知道是步死棋,只能延緩實行,無奈事與願違。

明朝這盤棋高手眾多,自己不過是棋局中一棋子而;

劇中胡宗憲和海瑞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心繫百姓天下,但是做事態度完全是不同的,海瑞完全是不會遵守規則出牌的人一心想革天下之大弊,甚至敢和直批嘉靖帝;胡宗憲則是完全相反,這位深知官場規則,也遵守官場規則的人總想着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事情做好。雖然處事態度不同,但都是當時的名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91 字。

轉載請註明: 《大明王朝1566》胡宗憲的東南死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