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起兵打得過劉邦麼?懷疑韓信的能力是對歷史的漠視

韓信打劉邦沒問題,但是需要時間,如果説就像打蒼蠅一樣,一拍子解決問題是不現實的。要知道韓信代表的只是一個諸侯國,而劉邦是眾諸侯國的領導者。如果這些諸侯國聯起手來對付劉邦的話,那麼漢朝的滅亡便成了頃刻之間的事情。但是,又有多少人越意去趟這股渾水呢?

韓信起兵打得過劉邦麼?懷疑韓信的能力是對歷史的漠視

首先我們可以排除燕王臧荼,因為他在韓信被抓之前就已經被滅。其次,趙王張敖是劉邦的女婿,自不可能去幫外人揍老丈人。再則就是長沙王吳芮,為人謹小慎微,瞻前顧後,或許保持中立,多半支持劉邦。因此轉了一圈下來,韓信的潛在盟友只剩下了韓王信、梁王彭越與淮南王英布三人。但實際上韓信與這幾個人不可能締結成牢固的同盟關係,因為他們每個人都可能有渾水摸魚、坐收漁利、螳螂捕蟬麻雀在後的投機心理。特別是彭越、英布二人極靠不住。

韓信起兵打得過劉邦麼?懷疑韓信的能力是對歷史的漠視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戰國時期的“六國抗秦聯盟”,曾經多麼聲勢浩大、轟轟烈烈,最終還不是土崩瓦解、銷聲匿跡了!歸根結底,是他們之間缺乏凝聚力,那點微弱的團結信仰在利益面前總不堪一擊。試想,如果當時六國真正能做到戮力同心,一致對秦,又怎麼可能反被秦國各個擊破呢!

所以可以肯定地説,以韓信的悟性,與英布、彭越、韓王信結盟不會作為第一選項,相反還得防範他們背後捅刀。即便結盟,也是暫時性的權宜之計,更何況那三個人會不會加入還是一個未知數。經一番推測,結果是,如果韓信起兵,或將會是面臨一個孤軍奮戰的局面,屆時戰線將會拉長,不確實因素增多。

韓信起兵打得過劉邦麼?懷疑韓信的能力是對歷史的漠視

即便如此,也不能否定韓信打敗劉邦的可能。因為韓信有幾個有利的先天條件。

獨立性

漢初的異姓諸侯國都具備獨立性,它們是孤懸於漢朝之內的王國,只是在名義上屬於朝廷。它們有一套完整且不受朝廷束縛的財政、軍事、民生體系,所以它們能解決戰爭所需兵源、糧秣、軍餉等一切軍需物質供應。舉個例子,劉邦平定陳豨叛亂時去請彭越出兵相助,結果彭越本人稱病不從,只讓劉邦帶走三千人馬。劉邦被氣得差點當場吐血。這就説明,諸侯國表面上將劉邦當一盤菜,嘴上效忠,實際上貌合神離,隨時都可以同劉邦玩“踢足球”的遊戲。因此,如果韓信起兵,非但不用擔心被朝廷卡脖子,而且還有相當大的靈活性。

地盤廣

當時韓信的地盤(楚國)數一數二,與長沙國不相上下,且大於齊國。雖在經濟實力上不及齊國,但要強於長沙國及其他各諸侯國。當時楚國轄88城,齊國不過72城,其實力不容小覷。特別是韓信在做楚王不到半年時間,便操練起了一支強悍的軍隊。因此,當有人告發韓信謀反時,皇帝劉邦竟然有些手足無措,還親口承認打不過韓信。所以最終採納陳平的“斬首行動”策略,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擒住韓信。因此反過來講,韓信把廣袤的楚國當作進攻劉邦的基石也沒問題。

韓信起兵打得過劉邦麼?懷疑韓信的能力是對歷史的漠視

才能大

韓信的軍事才能眾人皆知,聞名遐邇,劉邦更是深有感觸。楚漢戰爭開始後,韓信北上,一鼓作氣滅代、魏、趙,脅燕、平齊,可謂是聯百萬之眾,攻必取,戰必須,讓劉邦看得瞠目結舌。最後的垓下之圍,更像是韓信在進行一場高超的雜技表演,而作為觀眾的劉邦只有心潮澎湃,拼命喝彩的份兒。也正是因為劉邦見識了韓信的軍事才能,所以他一刻也沒有放鬆警惕,並且悄悄地在韓信的頭上編織着一張大網。所以,能讓對手產生忌憚、恐懼的唯一東西就是戰勝對手的絕對實力。顯然,這個實力韓信具備,要不然劉邦何必處心積慮地將他抓到眼皮底下,看了起來。

韓信起兵打得過劉邦麼?懷疑韓信的能力是對歷史的漠視

總結:

戰爭勝利的三個關鍵要素是:強悍及源源不斷的兵力投送、充足無憂的後勤補給、主將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而韓信上述三個有利的先天條件正好將“三個關鍵要素”面臨的問題迎刃而解。這樣一來,如果韓信起兵,首先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因此也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另外從軍事才能上看,劉邦同韓信不在一個頻率上,而韓信唯一的缺點就是優柔寡斷,膽小怕事。所以韓信最終敗給劉邦並不在軍事上,而是謀略與膽識的欠缺。但是,如果韓信真的邁出起兵的那一步,那麼戰場必然還會成為他的“如魚得水”之地。

一個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在恰當的時間做了對的事情。而這種機會並不多,且多不被抓住。因此,人世間碌碌無為者總是要多一些。縱觀韓信一生,命運給他改寫歷史的機會只有兩次,一次是在齊國自立,另一次是在陳縣將“送上門兒”的劉邦拿下。但是韓信沒有成大事的格局,因而顧慮重重,最終只能仰天長嘆:悔不聽剻徹之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3 字。

轉載請註明: 韓信起兵打得過劉邦麼?懷疑韓信的能力是對歷史的漠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