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由貿易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唯一方法,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但就目前的實際而言,它只能屬於應然世界範疇,屬於我們應努力的方向。但在實然世界,持有這種想法,無疑是危險的,且是異常危險的。衡山之謀下,衡山國的自取滅亡,無疑是可鑑之前車。
如何確保國家糧食的安全,“誰為中國的米袋子負責”,這個命題20年前便在中國存在,這一直吵鬧不已。對於這個問題,前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中化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寧高寧的回答是:全球的糧食安全解決的唯一方法就是自由貿易。
就寧高寧董事長的這一觀點,政經天一樓主韓和元的看法是:自由貿易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唯一方法,無疑是正確的,但就目前而言,它只能屬於應然世界範疇,屬於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但在實然世界,持有這種想法,則無疑是危險的,且是異常危險的。衡山之謀下,衡山國的滅亡無疑是可鑑之前車。
西周、春秋時期,在齊魯兩國之間有個衡山國。從可掌握的文獻來看,沒有任何跡象顯示,衡山國好戰,但該國卻滅亡了。原因是,該國真將應然世界當成了實然世界,信了自由貿易是解決糧食安全的唯一辦法。
當時,齊國經過管仲改革,國力日益強盛,齊桓公的圖霸之心也開始暴露出來,而卧榻之側的衡山國,自然成了他首先就得除掉的對象。衡山國最大的特點是擅長製造兵器。“衡山利劍,天下無雙”,這不得不讓齊桓公有所顧忌,於是問計於管仲。管仲答道:“不可硬攻,只可巧取”。於是管仲決定上兵伐謀,而他的謀略恰好就是利用“自由貿易”。
據《管子·輕重戊》記載,方案一經確立,齊國便派人高調前往衡山國,不計價格,以高出市價很高的價格,大量進口衡山國所造之兵器。與齊國接壤的燕國和代國聽説後,以為齊國採購軍備是要攻打他們,為防備齊國的進攻也開始進入軍備採購的行列,以期通過武器裝備的擴充,形成軍事力量的平衡。燕國和代國大肆採購軍備,又引起其他鄰國的緊張,為保持軍事力量平衡起見,也加入了這場軍備競賽。
在這種連鎖反應下,一時間,國外訂單如同洪水一般湧入衡山國。而衡山國的產能到底有限,當看到天下諸侯都來訂購兵器,衡山國國君告訴宰相:“天下各國都爭購我國兵器,可使價錢提高二十倍以上。”受此利好刺激,衡山國全國人民全部加入到兵器製造行業中來。幾年下來,衡山國開始害了荷蘭病——除了武器製造業畸形繁榮外,百業盡顯蕭條。尤其是農業,完全荒廢。
但於這時的衡山國而言,這根本就不是個事,因為糧食安全完全可通過自由貿易來解決。武器的利潤如此之高,糧食完全可通過貿易獲得。糧食安全的問題,在衡山國完全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很快衡山國就會為此而付出沉重的代價。
就在衡山國農業徹底蕭條後,齊國乘機前往其他國家大肆收購糧食,當時市場上的糧食價格約為十五錢一石,而齊國人卻將價格開到了五十錢一石。這樣一來,全天下的商人都將糧食賣給齊國。
待糧食價格被炒高之後的數月,齊國突然宣佈封閉關卡、停止收購糧食和衡山國兵器,同時斷絕與衡山國的外交關係。此時,衡山國已無糧可用,又無處購買糧食,兵器也被自己賣了個精光。這時,齊魯兩國大軍發起進攻,衡山國君自量已沒有資本招架兩大敵國的進攻,只得奉國降齊。
在這裏需予以再次説明的是,自由貿易在應然世界,確實應當作為世界糧食安全的唯一方法。但在實然世界裏,持有這種想法,並付之行動,無疑是“太傻太天真”之舉。
當然,這並不代表自由貿易本身是錯的,而是因為影響自由貿易的變量實在太多,尤其是國際政治的博弈下,有時自由貿易會被某些國家徹底政治化,進而使其失靈,有時甚至連貿易都不可進行。在這時,貿易如何確保一國的糧食安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