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天的天空,瓦藍瓦藍的,不時漂着幾朵白雲。
下過一陣雨後,天色明淨,帶着些許的煙霧和薄霧。
雨過天青色,算是汝瓷裏的經典。
在很多喝茶的朋友看來,汝瓷就是天青色。
但其實,粉青、豆青、月白,等等,也涵蓋在內。
那這些豐富的釉色,該如何分辨呢?
很簡單,它們都是天邊的一抹色彩。
天青是幾點小雨後,淡淡的晴空色。
粉青,恍如朝霞褪去後,碧嫩翠粉的天空。
月白如皓月當空,雖淡尤潤,簡約恬淡。
辨識釉色,認清這些細膩入微處的區別,不難分辨。
同樣的,認茶識茶要多留意芽葉間的細節,自然能輕鬆區分。
比如白茶裏的白毫銀針和牡丹王,春壽眉和白牡丹,白露茶寒露茶,等等。從細微處觀察後,自然不難分辨。
《2》
白毫銀針和牡丹王,要怎麼認清?
很簡單,看芽頭。
春白茶裏,白毫銀針和牡丹王的採摘時間很接近。
所以它們兩者之間,芽頭的外在模樣很相似。
芽頭粗壯,用指腹輕輕地捏芽頭,能感受到緊實的質感,芽頭圓鼓鼓的。
並且不論是直觀的看外在,還是將芽頭逐層的剝開,都能看到密密實實的白毫。
白毫銀針和牡丹王,它們對樹種要求的限定是一樣的。
如果是福鼎白茶裏面的銀針和牡丹王,那樹種多采用的是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
這兩類的茶樹品種,無一例外它們的形狀表現上,芽葉上的茶毫數量很豐富。
雖然説,牡丹王的採摘在銀針之後,它的芽頭要略瘦,白毫要略少。
但對絕大部分的普通茶友而言,如果單單是看芽頭的大小,白毫的多少,不好直接作區分。
最直觀能區分銀針和牡丹王的方法,其實是看葉片。
牡丹王的芽頭旁,帶着極嫩極窄的葉子。
而白毫銀針的採摘標準是“單芽”,沒有葉片。
標準長相的福鼎銀針,外在模樣是“一旗一槍”。(“槍”是芽頭,“旗”是小葉殼。)
小葉殼,也稱小魚葉,它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葉片,而是屬於葉片的前身。
區分“葉殼”與葉片,方法特別簡單。
前者呈為殼狀,像刀鞘般緊貼着芽頭,而後者則已經平展、舒展。
通過看“小葉殼”的有無,一眼就能區分白毫銀針和牡丹王!
《3》
一芽二葉的春白茶,是白牡丹,還是春壽眉?
從採茶的標準看,白牡丹是採茶樹嫰梢的一芽一、二葉。
而春壽眉的採摘標準,是採嫰梢的一芽三、四葉。
按採摘的分類來看,一芽二葉的春白茶,理論上應該屬於白牡丹。
但實際上如果在買茶分辨時,僅看葉片的多與少去認茶,很容易吃虧。
這又是為什麼?
因為別人還可以通過將春壽眉的多餘葉片剝去,冒充成白牡丹呀。
如果在選購白茶時,沒有多加留心,那就很容易踩坑。
花了買白牡丹的價,買到的卻是春壽眉。
雖然吧,春白茶裏的這兩種帶芽帶葉的白茶,風味上各有特色。白牡丹憑花香馥郁為亮點,鮮爽香潤。春壽眉更倚重草藥香,爽口清鮮。
但從身價上,物以稀為貴,自然是產量相對少一些的白牡丹,價格相對高一些。
為避免踩坑上當,要多從外觀細節上留意這兩種茶的不同。
大致上看,相比春壽眉,真正的白牡丹芽頭要更大,白毫要更多,葉片要更嫩,茶梗要更細。
從實用的角度觀察,買白牡丹不能只看葉片的數量多少,更要看葉片的長相。
春壽眉的葉片舒展,葉片邊緣的圓的,是個鵝蛋圓臉。
白牡丹的葉片細窄,葉子邊緣像葵瓜子那樣尖尖的,葉背上覆蓋着一層白毫。
此外,按茶樹的自然生長規律而言,白牡丹整體的芽葉更嫩,所以葉片之間的分佈距離更近,第一葉和第二葉就挨在不遠處。
如果是用剝去多餘葉片的春壽眉,冒充白牡丹。那它不僅在葉片的大小上會露馬腳,連“葉間距”上也會露餡,因為明眼看過去,舒展的葉片間隔的距離太遠了嘛!
《4》
貢眉和壽眉要怎麼分,是不是葉片小一點的就是貢眉?
白茶的江湖裏,關於壽眉和貢眉的區分其實是個歷史遺留的問題。
在很多茶友的印象裏,在這兩種茶裏作區分。那葉片小一點,看起來更嫩一些的,就是貢眉,其餘是壽眉。
這其實在2018年5月前,在新版白茶國標正式實施前,這種認識是沒錯的。
但在新國標實施後,有關白茶貢眉的認識,就要作全新的定義了。
因為在新國標裏,明文具體了貢眉的茶樹品種。
按現行的官方權威標準,壽眉和貢眉的定義,分別如下:
貢眉是羣體種茶樹品種的嫩梢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壽眉是以大白茶、水仙或羣體種茶樹品種的嫩梢或葉片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現在對貢眉和壽眉的區分,主要是樹種的不同。
壽眉是用大白茶,水仙茶,羣體種茶樹品種為原料。
貢眉只採用羣體種茶樹品種為原料。
話説,何為羣體種茶樹呢?它的是指有性繁殖繁衍出來的茶樹,性狀不穩定,分佈範圍窄。
福鼎茶農口中所説的菜茶、小白茶等,都屬於這一範圍內。
因為有性繁殖的茶樹品種,分佈零散,不集中,產量有限。所以現階段採用羣體種茶樹鮮葉為原料製成的貢眉,在白茶市場上變得特別小眾。
是以,當前的白茶主流分類,是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
而貢眉,就很少被提及了。
就當前而言,樹種原料的不同,才是區分壽眉和貢眉的關鍵!
《5》
白露壽眉是秋白茶,那寒露壽眉是什麼?
之前聽到一個説法,“白茶裏的寒露茶其實是冬茶。”
剛看到這樣的消息時,村姑陳被雷到了。那位“語出驚人”的茶掌櫃,連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都沒認清哇。
白茶裏,不論是白露壽眉,還是寒露壽眉,它們都屬於秋白茶。
因為秋天分為六個節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從節令的區分看,白露和寒露都屬於秋天的節氣。
故而,白露壽眉和寒露壽眉,自然屬於秋茶。
提到壽眉,它是白茶裏的高產大户。一年四季裏春、秋兩季都有出場。
白茶的秋茶季,主產是秋壽眉。
白露壽眉,在仲秋時節生產。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白露前後的節氣特點,在於晝夜温差變大。
氣温上,白天的氣温仍然温煦,葉片通過光合作用積累的養分更好。但夜間的秋涼明顯,茶樹因為呼吸作用帶來的養分消耗減少。
適宜的晝夜温差,能讓白露壽眉的內質積累更豐富。
從風味上,白露壽眉帶有成熟甜美的花香,混着秋日山林的草木香,粽葉香。而茶湯滋味上,湯感淳和飽滿,茶湯滋味更醇厚柔軟。
等到了寒露,已經是深秋和晚秋了,氣温變得比較低。
天氣冷了,茶樹自然生髮速度變慢,所以寒露壽眉沒有白露茶高產,數量比較少。
甚至不少喝了許久白茶的茶友,還沒有真正嘗試過寒露壽眉的滋味。
另外,因為深秋的天氣低,光照温和,茶樹新梢內的葉綠素會得到更好的保留。
從外觀上,相比白露茶的“五彩色”,葉片在以綠色為底色時,還帶有褐色、磚紅、土黃的顏色。寒露壽眉的葉片更綠,梗葉沒有那麼粗獷。
在滋味上,產自深秋的寒露壽眉,茶湯裏更藴藏着深秋的氣韻。花香清冽,茶湯清爽,沁涼動人!
《6》
夏日午後,喝茶。
端起汝瓷的品茗杯,晶瑩透亮的春壽眉新茶,飄着清雅的花香。
茶香的尾調上,還能感受到一縷竹林香。
這讓人想起王摩詰的一個句子,空山新雨後。
夏天裏,看着清爽的顏色,淡泊簡雅。
燥熱裏,嘗一口清香的茶味,消暑又清心!
入門喝白茶,飲茶去燥,喝茶要喝得明白。
認清了茶,選對了茶,才能領略到一泡好茶的廬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