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電 洋種子對中國種子市場有衝擊?在今日的農業部新聞發佈會上,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副局長吳曉玲指出,對於洋種子,我們應該客觀地、科學地看待,無論是洋種子、還是土種子,只要是好種子,我們都歡迎。
資料圖:收割機在麥田中收割。中新社記者 張婭子 攝
會上有記者問:近期又有媒體報道洋種子對我國種子市場有衝擊,請您介紹一下洋種子在我國的有關情況,農業部又是如何看待洋種子的情況?
吳曉玲對此介紹,洋種子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國外的公司在國內選育生產的種子。二是通過貿易進口在國內銷售的商品種子,這方面主要是蔬菜。為了提升種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深化改革、創新品種研發機制、改革品種管理制度,種業創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吳曉玲表示,總體來看,目前我們國家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占主導地位,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首先,按新《種子法》,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五大主要農作物裏,水稻、小麥、大豆這三大作物全部是國內自主選育的品種;五年前國外選育的玉米品種佔市場份額的15%,目前已經降到了10%。
其次,鮮食玉米品種在過去主要是從國外進口,近幾年國外鮮食玉米的市場份額已經從最高時的90%降到了現在的20%。
棉花方面,曾經國外品種幾乎壟斷了國內轉基因棉花的市場。隨着國內市場創新能力的逐步提高,現在,我國自主選育的轉基因棉花品種市場份額佔到了95%以上,國外品種已經不到5%。
吳曉玲指出,大家説到洋種子,更多的是指蔬菜種子,説到蔬菜,有人就説國外佔80%,其實這只是指蔬菜的個別作物。
吳曉玲介紹,據統計,我國蔬菜常年的種植面積是3.3億畝,目前,自主選育的蔬菜品種已經佔到了87%。比如西紅柿、大白菜都是國產品種。五年前,國外蔬菜品種市場份額佔到20%左右,現在已經下降到13%。而國外的蔬菜品種主要是青花菜、雜交抗病菠菜、雜交菜用胡蘿蔔、耐抽苔白菜這幾類蔬菜作物,它們的國外進口種子市場份額佔到80%以上。據統計,這些國外品種佔有率比較高的蔬菜,總共種植面積也不超過1000萬畝,所以總體上的影響還是非常小的。
吳曉玲表示,我想借此機會,就洋種子看法與大家交流一下。首先,引進國外品種,有利於豐富居民的菜籃子,也為保障農產品的有效供給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統計,我國有一定種植面積的作物有350多種,其中有130多種都不是起源於中國,是從國外引進後不斷經過馴化、選育,逐步轉化成國內的品種。比如小麥其實不是起源於中國,通過我們引進以後,不斷改良、選育,小麥品種已經實現了本土化,全部是自主選育的品種。
二是適當的進口種子可以滿足國內種子的餘缺調劑,這也是國際慣例。因為種子的生產具有很強的區域性,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某種作物特別是蔬菜種子的生產。目前,我們國家進口種子的市場份額也就佔到3%,而美國的情況是佔6%,德國的情況更是佔到56%。
三是引進國外的品種有利於豐富我們國家的種質資源,提升創新能力。目前,我們國家種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階段,特別是在創新能力方面,與發達國家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適當引進國外品種,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路子,有利於快速提升我們種業的創新能力。
吳曉玲最後指出,對於洋種子,我們應該客觀地、科學地看待,無論是洋種子、還是土種子,只要是好種子,我們都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