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時下最流行的少年組合,
TFboys當仁不讓,
他們演唱的歌曲《青春修煉手冊》
更是被廣泛傳唱。
活力、張揚、自由、輕狂,
這些都是青春的象徵。
當青春遇上了軍營,
又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呢?
下面,
就讓我們跟隨着《青春修煉手冊》的旋律
去看一看軍營裏那些不一樣的青春“修煉”之路。
1
“跟着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
隊列動作、戰術動作、軍體拳、格鬥......這是屬於軍營裏的“左手右手慢動作”。
軍營裏的青春不是搖頭擺尾的扭捏作態,而是鏗鏘有力的步伐和腳步。
2
“皮鞋擦亮,換上西裝,佩戴一克拉的夢想”
“鋼槍擦亮,換上軍裝,佩戴上強軍的夢想”。
其實,對於戰士來説,軍營裏的青春就是那抹橄欖綠的軍裝,軍裝雖平凡無奇,卻承載着內心對軍營的熱愛和敬仰。
3
“我的勇敢充滿電量,昂首到達每一個地方”
如果你的夢想是充滿着激情和挑戰,那軍營將是你追求夢想的最佳場所。
裝甲車、戰鬥機、艦船,只要你足夠勇敢和敢於付出,你將實現自己的夢想,在每個崗位上做到最棒。
4
“這舞台的中央,有我才閃亮,有我才能發着光”
軍營是所大學校,更是一個大舞台,它會給每一位辛勤付出的人提供機遇和平台。
前行總是會伴隨着荊棘和坎坷,但若能將它踩在腳下,你一定會站在這舞台的中央,發着光!
5
“男子漢,沒有什麼輸不起,正太修煉成功的秘籍”
攀登絕壁、擒拿格鬥、無人區生存、傘降、泅渡、坦克駕駛和各種武器操作使用......這是成為一名優秀特種兵的修煉秘籍。
勇敢拼搏、永不認輸、不拋棄、不放棄,這是每一名軍人的修煉秘籍。
過去,成敗與否,已成追憶。未來,勝負未定,寄與厚望。男子漢,沒有什麼輸不起,抬起頭,拿起槍,繼續前行,這才是你修煉成功的真正秘籍。
6
“青春有太多未知的猜測,成長的煩惱算什麼”
軍營裏的青春有着太多未知的猜測和成長的煩惱。四周的圍牆塵封了時間的親情、愛情和友情,儘管他們離繁華浮世僅一步之遙,離紅燈綠酒於咫尺之間。
但,這裏的每一名戰士都有忠於黨的信仰和赤膽忠心的熱忱。對他們來説,這些“成長的煩惱”又算什麼?
7
“向前衝,不客氣,一路有你充滿鬥志無限動力”
總有那麼一刻,你彷徨了、你迷茫了,甚至想放棄了。每每到這個時候,家人、愛人、戰友都會成為最堅實的後盾,提供無限的鬥志和動力。
也正是有他們,我們才能在追夢的路上義無反顧、放手一搏。
當青春遇上了軍營,
多了些絢麗奪目的活力,
多了些犧牲和奉獻,
更多了些血與火的淬鍊。
青春,許多精彩等待我們去收穫,
許多奇蹟等待我們去創造。
所以,努力去“修煉”吧!
作者:趙天源
編輯:清沁、梓睿(投稿+微信nls5683)
東線瞭望∣東部戰區權威發佈
請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刊期:第531期
人生,遇到困厄怎麼辦?我總想起中學時的同桌阿倉。
阿倉是高一轉學到我們班的。他的父親原是省秦劇團的台柱子,“文革”期間被“發配”回原籍改造,當時才剛剛平反返城。
阿倉的個子全班最高,人緣也好,功課卻差得出奇,每次考試都全班墊底。他告訴我,在農村上的是“複合班”,底子沒打好。而他的父親是那種舊社會過來的藝人,吃盡了沒有文化的虧,所以對阿倉的成績看得很重,考不好,回去就是一頓暴揍。
為使他免受皮肉之苦,每次考試,我都把考卷往他那邊挪挪。可他,壓根兒不瞧。我勸他先應付過去再説。他始終不為所動。
大學沒有考上,阿倉頂父親的班進了秦劇團。後來秦劇團不景氣,他被“分流”下崗了。此後,他蹬過三輪車,擺過地攤,在建築工地砌過牆……一直沒有一個正經營生,全班同學中屬他日子過得最孽障。可每次同學聚會,問起近況,他總是憨憨一笑:“好着哩!好着哩!”
再後來,他結婚並有了一個女孩。不幸的是,女兒穎穎患先天性耳聾。小傢伙我見過:長得可愛極了,也很懂事,見了客人,總禮貌地甜甜衝你笑。為了治好孩子的病,阿倉兩口子天南地北地求醫問藥,不但把父親留下的房子賣了,還欠下一屁股債。
同學們想變着法兒幫阿倉一下,都被謝絕了。譬如,每年在春節或“六一”,你找個藉口給他寄點錢,他又變換個花樣寄回來,數額比你的還大。
一次,我在黃河“小浪底樞紐”採訪,閒暇看了工地業餘劇團的演出。聽着稀稀落落的掌聲,工程隊的領導有些不好意思,説:“招不到像樣的演員……你走南闖北的,有合適的幫着推薦一下。”
我便想到了阿倉。雖然他沒有上過專門的學校,但畢竟是“門裏”出身。一推薦,人家很高興,邀請阿倉來試試。一曲《斬單童》,劇團領導臉上樂開了花。
可是不久,我聽説阿倉死活不幹了。打電話問他,他説,劇團還有一個唱秦腔的,他一來,人家就得下崗。“怎麼着也不能嗆人家的行。”阿倉的語氣很堅定。
阿倉幹得最久的營生是賣水果。在小區租了一個小小的門面,每天天不亮就蹬着三輪車去碼頭批發鮮果。阿倉的妻子偷偷告訴我:阿倉的腰肌勞損越來越重,他一直揹着閨女。
日子過得飛快,穎穎不覺已長成了大姑娘,在聾啞學校唸書。有一次,阿倉在電話裏告訴我:“閨女一直唸叨呢,‘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假期咱去杭州看看王叔叔吧。”
我便一次次發出邀請。
去年冬天的一天,單位的門衞告訴我:一大早,來了三個外地人。讓把一個紙箱子轉給我。並再三囑咐,一定要等到晚上再告訴。
打開箱子一看,是一瓶瓶我愛吃的油潑辣子——不用説,是阿倉一家了。我趕緊撥通了阿倉的手機。電話那頭阿倉很興奮:“快到家了。你侄女看到西湖了,高興着呢!”
我責怪他為什麼來也不打個招呼!他説:“不能給你添麻煩。我們就住在離你單位不遠。你單位對面有一座橋。這幾天,一到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就坐在橋上邊看風景邊看你的辦公樓。四樓有個窗口一直亮着燈。閨女説,説不定是王叔叔在寫作呢……”
我的眼睛濕潤了。我想告訴穎穎,亮着燈的那個房間,確實是王叔叔的。我還想告訴穎穎,她的父親阿倉,像一把標尺刻在所有人的面前!
“青年在成長和奮鬥中,會收穫成功和喜悦,也會面臨困難和壓力。要正確對待一時的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順境逆境都成為人生的財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習近平總書記這段話,其實阿倉一直在踐行。人生路上,儘管困厄頻頻,但他始終沒有屈服,在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中,活出了骨氣,活出了大氣!
面對那把標尺,我不斷提醒自己:無論碰到怎樣的人生境況,都要像阿倉那樣奮力挺直腰桿!
(2017-06-06)
嗨,大家好,今天小酒瓶非常開心,因為頭條今天給我轉正了,非常感謝頭條君對於小酒瓶的支持和鼓勵,同時小酒瓶也會更加努力爭取給大家貢獻更加優質的內容,給大家來分享小酒瓶的快樂,好了話不多説,開始我們今天的搞笑之旅吧!
你們這是在練習什麼?
跟着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大哥們你們要相信我,我真的不小心是走錯了!
哥們你這樣真的可以練成游泳嗎?
敵軍來了,匍匐前進!
對方不想和你握手並和你開了一個玩笑!
飛機遭遇雷擊瞬間!
酒瓶分享笑話幾則:
一、英語老師過生日,帶我們去KTV嗨。大家買了一堆吃的放在桌上,正準備開吃。啪的包廂停電了,霎時一片漆黑,幾聲尖叫聲過後,遂一片寂靜。接着一陣陣啪哩叭啦的拆包裝袋聲音。我去!都特麼偷吃啦!竟然趁黑偷吃,一個個吃貨,真沒素質,至於嗎?形象呢?一羣沒出息的貨!就特麼知道吃!不屑於顧的我,果斷的把牛仔褲一下褪到腳背,趁黑朝着幾個女生擠了過去。
二、司儀是這麼介紹新郎和新娘的:“新郎就像左手,強健而有力;新娘就像右手,温柔而賢慧。”
三、甲:“聽説你跟你太太離婚了,究竟是為了什麼?”乙:“你只要看看法官將孩子判給誰就知道了!”甲:“還能從這看出來?那是判給誰了?”乙:“判給隔壁老王了!”甲:“好吧,我懂了!”
四、今天有人説我是海灘上的陽光,我開心了好久。我終於憑藉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了我在大家心中晴朗活潑明媚大方的形象。剛才又琢磨了一下下兒,他是不是在説我是:“sunofabeach?”
好了親愛的小夥伴們,今天我們的搞笑之旅就到這裏結束了,從明天開始小酒瓶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快樂分享,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關注小酒瓶哦,還有就是記得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快樂哦!
(2017-06-02)
5月18日下午,由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網·地產中國主辦的“中國房地產30年回顧”系列活動啓動儀式在北京泰富酒店隆重舉辦。六位在17——47年之間的地產大咖漫談於房地產的多年情緣,感慨萬千。時光變遷,房地產帶給了他們怎樣的時代記憶與人生感悟?讓我們來聽一聽。
建設部原副部長、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劉志峯:住房改革涉及民生,每一項政策調整都需慎之又慎
現任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劉志峯,是在1992年時調到國家體改委擔任副主任,併兼任房改領導小組副組長,開始接觸到房地產行業。25年時間裏,他參與了從房改若干重大問題的研究到重要文件的起草,親身經歷和見證了這場偉大的變革。
在劉志峯的從業生涯裏,有兩件親身經歷尤其令他記憶猶新。
一件是1994年參與制定《中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文件》的經歷。他細細回憶説,“為了出台《中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文件》,也就是13號文件,從1992年到1993年我們調研了一年多的時間,開了100多個座談會,一兩千人蔘加,最終召開了全國第三次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會議。到1994年7月份出台文件,前後用了近兩年的時間”。
另一件,則是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會議。1998年,時任副總理朱鎔基提出了5項改革,其中有一項就是住房制度改革,停止住房分配。為了貫徹國務院的會議精神和總理《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劉志峯和建設部原總經濟師兼住宅與房地產業司司長謝家瑾一直調研了半年,才召開了一個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強住房制度建設的會,貫徹國務院精神的文件。
在劉志峯看來,住房制度改革,是一項涉及到國家民生的重大工程,每一項政策的調整變化都要慎之又慎,調查研究要深入細緻,這樣才能服務實際。
建設部原總經濟師兼住宅與房地產業司司長謝家瑾:建立長效機制是房地產未來十年最重要的事
謝家瑾1970年10月進入房地產行業,如今已經整整47年。從最初房管所的房管
員,到區房產公司、區房管局,再到市房管局,1992年調到建設部房地產業司,歷任副司長、司長、部總經濟師兼住宅與房地產業司司長,她幾乎每個台階都幹過。親身經歷了房地產業這幾十年的風雨兼程、跌宕起伏,參加了國家1992——2005年間幾乎所有關於房地產政策制定的調研和起草工作,見證了房地產業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的全過程。
在她記憶裏,房地產其實一直存在,只是在早期由於被禁錮而沒有成為一個行業。直至1984年鄧小平同志南巡之後,中國推行住房商品化的思路逐漸清晰,房地產才開始成為一個行業,而市場化、企業化的萬科、招商、保利地產、浙江廣廈、天鴻集團等房地產開發企業也都在那個階段應運而生。
在從業生涯中,最令她難忘的還是1998年朱鎔基同志向全世界宣佈中國將停止福利分房這件事,“當時在時任副總理朱鎔基和建設部長俞正聲的帶領下,我們從1997年開始用大半年時間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研究已非常深入細緻,但政策發佈前夕,所有參與政策制定的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壓力,畢竟幾十年的實物分房制度將要在我們手上終結”。
如今,她再回頭看,1997年房改的深化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不僅極大推動了我國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也令以住宅為主的房地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帶動相關產業及推動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中國房地產30年至少做對了四件事
臨時被主持人“老王”拉上台的“聶大姐”聶梅生,分享了她認為這30年裏房地產行業做得最對的四件事情。
第一是中國住宅社區化。聶梅生透露,在她時任科技部科技司司長期間,單位下發了國家重大科技產業工程項目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工程工程,並逐漸形成了中國小區特有的開發模式,這也為當下中國的住宅社區模式奠定基礎。
第二是住宅產業化和綠色建築。用她的話説,這是特別糾結的一件事。住宅產業化也是在她任職科技司期間提出來,雖然已經推動了十來年,但目前仍舉步維艱,進展不大。無奈之下,聶梅生轉而開始推動綠色建築,通過一系列的標準規範和身體力行,目前綠色建築在中國已經初具規模。
第三是地產的金融化。2003年,央行開始介入地產調控,這讓聶梅生認識到房地產除了擁有居住屬性外,還有非常強的金融屬性和資產屬性。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如何抓住地產的這個屬性來做活行業成了重要的課題。2003年,REITs的構想被提出,歷經14年的嘗試和探索,REITs在中國終於有望儘快落地。
第四是房地產的轉型和創新。聶梅生表示,房地產的轉型和創新最先是建設部科技司提出,最終做成了兩件事:一是面對房地產轉型中如何逆週期發展的課題,最終中國房地產企業海外投資熱潮興起,不僅為國內企業開闢了新的投資領域,也極大的開闊了國內企業的視野;另一件事便是對養老地產的嘗試和探索。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商業和旅遊地產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蔡雲:從業30年,我無悔的青春與夢想
1987年,正值蔡雲大學畢業,工程專業的她,陰錯陽差地進入了房地產行業。結合“中國房地產30年回顧”的活動主題,蔡雲感慨稱,“這30年既是房地產的30年,也是我個人成長的30年”。
談起30年前初為“新人”時的感受,蔡雲笑言,大學畢業時,北京還只有16家房地產公司,基本都是以城建公司為主的開發公司,聽起來特別不正規。所以,彼時當朋友問起她的工作單位時,她曾一度羞於啓口。但經過30年的發展,不止北京的房地產企業數量劇增,全國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也達到了3萬多家。從1987年到現在,整整30年間,她見證了行業的日益規範化,也加深了對這個行業的熱愛。
1991年,蔡雲正式加入中國房地產行業協會。此後,她開始加速投身於行業建設中:參與了北京第一場房地產企業的清產核資、參與了第一部房地產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意見徵求和制定、參與編寫了一系列引導住房消費類書籍、主導了協會商業地產和旅遊地產分會的成立、制定細化業態的評級標準…
從懵懂的畢業生到成熟的行業人,房地產行業在蔡雲的青春與人生裏留下了不可缺失的烙印。對於這個行業,蔡雲言語裏透着深深的熱愛:“這個行業給我帶來了成長的快樂,我從不後悔加入它。希望大家跟我們一樣,接下來的30年中更奮進、更努力,把房地產行業真正推向一個更大的、更寬廣的世界和市場。”
當代置業執行董事兼總裁張鵬:房企長遠發展需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作為從業17年的房地產行業高管代表,當代置業執行董事兼總裁張鵬談及自己的從業經歷時表示,跟隨行業一路成長而來,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企業要想在變幻的市場環境中走下去,需要修煉三重功力——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所謂“見自己”就是做好自己、堅守內心,形成自己的特點和辨識度。“我從業17年來,跟隨者當代就幹了一件事,就是綠色科技,這讓當代置業有了很強的企業辨識度。”張鵬認為,房地產企業發展有三個模式:一是老老實實當農民,地種不好什麼都是白搭;二是要狩獵;三是要有魔法。
所謂“見天地”則是指要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要知道管理的邊界和商業模式的邊界,不斷否定自己,不斷精進自己;所謂"見眾生"就是以客為尊,挖掘客户的顯性和潛在需求。“房子應該回歸到以人的生存與發展為需求的基本屬性,這是我對從業17年的自己和對當代置業的理解。”張鵬意味深長地説,所以,企業必須擁有核心的競爭力,生根比什麼時候開花更重要。此外,對於目前的政策和市場,他認為應當保持“不爭現在未來可期”的心態,並表示,自己將和當代一起在綠色建築上一念不二、心無旁鶩地走下去。
龍湖集團副總裁袁春:房地產從業者更需要一顆強大的心臟
從中海到龍湖,21年的地產從業生涯期間只待過兩家公司,袁春算得上是行業裏難得“專一”的地產人了。”但在城市選擇上,袁春卻是特別“不專一”。“我在上海、深圳、中山、青島、杭州、北京都待過,身體的適應性很強,到廣州我不會覺得廣州潮,到北京不會覺得北京幹。”袁春笑言。
聽起來,這似乎是所有地產人的共性,行業的高速發展,決定了從業人員的快速奔跑,以及社會對行業的快速認識。
袁春透露,1996年剛入行時,他參與的第一個項目是個寫字樓,學空調維修的他,花了4年時間參與這個項目的建造,並頭一回知道了“賣樓”的存在。“那時候的市場實際上相對剛開始,大家對行業都不熟悉,不像現在,周邊的人説房地產都可以講出一二三四,已經是全民的話題”。
熱點有時伴隨着痛點,21年裏,袁春也見證了房地產行業的幾度“冰火兩重天"。袁春感慨道,“2011年時在杭州公司,當時杭州房價是現在的不到一半,但求爺爺告奶奶都沒有人買。現在房價翻了兩番,買賣關係反而變了。”
“我們還是希望市場能平穩一點,房地產從業者特別是做投資和銷售部門的人,一定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否則很難在這個行業繼續從事下去。”袁春笑言。
(2017-05-19)
wu
五
si
四
qing
青
nian
年
jie
節
Youth Day
這裏有服務人民竭誠奉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這裏有一羣飽含獻身消防事業熱情的年輕人
這裏有積極向上、城市進步、互愛互助的大團體
這裏是攀枝花消防
五四青年節的核心內容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消防精神體現出來的每天都是“五四青年節”
你們的青春修煉手冊在哪裏
攀枝花消防的青春修煉手冊在這裏
他們在這裏練就一身本領
他們的青春在這裏綻放
他們給這裏老百姓創造了無限的希望
他們在這裏留下了終生不會遺忘的記憶
他們是中國軍人
他們是攀枝花消防戰士
(2017-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