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我所在的31師92團82無坐力炮連,奉命支援步兵攻打越南封土縣城外的117號高地。我是連隊副指導員,頭部受傷歸隊後,負責分管連隊的駕駛班。
117是陣地編號,坐落在封土縣城東北方向三四公里處,主峯海拔725米,因此正式稱謂應該叫725高地。從公路起算,117號高地垂直高度三百來米,天氣晴朗時,站在山頂能望見封土縣城。別看117的海拔不算太高,地形卻異常複雜,周邊圍着五六個同樣險峻的無名高地,與主峯一起組成環形防禦,直接控制着巴萊公路。
封土是越南萊州省最北部的一個縣,縣城坐落在羣山邊緣,穿過縣城往南遠眺,整個地形相對平緩,是越北山區不多見的小平原,對機械化高速突擊十分有利。顯而易見,117號高地不僅是封土縣城的北大門,也是敵人設置在北部山區的最後屏障。
316A師主力向老街方向機動,譚文尉卻在遠離大部隊一百多公里處留下一個裝備精良的加強連,足見老譚為了保住越北重鎮封土煞費苦心。
這個加強連在117號高地經營多日,構築的工事十分堅固,塹壕、交通壕和重火力點大多加頂,直徑二十多釐米的圓木上覆蓋着半米厚的土層,小口徑火炮絕對打不透,即使無坐炮的破甲彈恐怕也難穿進去那麼深。這一帶屬喀斯特地貌,周邊石頭山居多,方圓十幾公里根本找不到大樹,肯定是譚文尉下達了死守命令,否則那羣兵絕不會勞時費力地把大圓木扛上高地。
從突破巴南棍開始,我們31師打了十來天,交手的都是萊州省軍區741團和地方武裝,如果就此罷手,兄弟部隊還不笑話咱專撿軟柿子?奪取117號高地是硬活兒,真得好好見識見識譚文尉的屬下究竟有多牛。
【我軍炮兵部隊在118高地用火力打擊封土地區越軍】
不能錯過機會,我此行目的正在於此。
“走吧,走吧!馬上要下雨了,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老周表達了對駕駛班的問候,然後急着催我下山。
我輕描淡寫地回答:“不走啦,打完再下去!”
“那可不行!”老周死活不應,理由多得是,説配屬分隊的後勤給養、傷員救護全由步兵分隊負責,又説團首長有交代,“老許頭部的傷不可馬虎!千萬別讓他上來”。
確有其事還是老周現編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最後,老周耐不住我一再請求,還是搞了個折中:“宋金平繼續留在三排,你帶後勤組到班浮寨附近待命,隨時準備前送彈藥和搶救傷員。”
宋金平雖然代理了副指導員,卻一直沒離開三排。我暗自揣摩:大概老周是不想放手宋金平,畢竟人家在三排當了一個多月的排長,情況比我熟。
【越北村莊資料照片。經過長期的戰爭,大部分越南人至今仍然很窮,民房還是30多年前的老樣子,裝修材料仍是泥和竹,沒有絲毫變化】
班浮是個小村莊,坐落在巴萊公路東側一公里的山溝裏,92團指揮所就設在寨子西南的山窪處。我帶後勤組在東距指揮所200多米的地方停下,選擇一塊長滿毛竹的山坡構築貓耳洞,如果有時間,洞外準備再修兩個射擊掩體——誰知狡猾的越南特工會不會摸到這地方?
趁弟兄們挖洞的功夫,我跳上土包取出望遠鏡。這一帶隨時可能有情況,必須仔細觀察附近地形。
坡下不遠,一條不足兩米寬的小溪潺潺流淌,順流而上百十米,隱約可見幾座茅草屋,無疑就是班浮寨。通往班浮寨的小路雜草稀少,説明戰鬥打響前經常有人走動。我相中這塊地方,主要在於方便取水,逃跑的敵人再歹毒,也不至於在本國百姓飲用的河水裏投毒吧?
後勤組沒有像樣武器,文書張和東不知從哪弄來支有腳架的怪槍。説這槍怪,是因為有腳架本該算輕機槍,卻沒有機槍彈盒,一尺多的彈夾可容50發子彈,56式衝鋒槍彈夾也能卡上。越軍的裝備五花八門,估計這東西不是美國人留下的就是蘇聯人支援的。管它怪不怪,畢竟有了件警戒用的自動火器。
【張和東抱着那支怪槍。站立者為本文作者許向斌,左衞生員張開祥】
我們的貓耳洞在山坡竹林邊緣,距最近的茅屋不足200米,可看見寨子裏斷斷續續的小路。整座寨子死氣沉沉,沒見到一縷炊煙,更沒有人活動,估計老百姓早躲開了。
剛閒下來,我的好奇心又蠢蠢欲動,真想見識一下越南老百姓是怎麼生活的。我悄悄招呼文書張和東:“走,到寨子去看看,也好熟悉一下情況,防止敵人依託寨子偷襲。”
聞聽此言,張開祥也背上衞生包,寸步不離地跟在後面。
越北的民居與我們曾駐紮的集結地域十里村差不多,乾打壘土牆茅草房頂,盤根錯節的仙人掌圍繞草房一週,中間有個柵欄門。連日戰火,班浮村的建築竟然絲毫無損。
寨子裏鴉雀無聲,張和東抱着那支怪槍,就近推開一家柵欄門。
【我軍進入越北村莊資料照片:主人跑了,幫忙餵雞】
剛進院,七八隻餓急了的鴨子嘎嘎叫着圍上來。房門虛掩,進到屋裏黑洞洞的,好一陣眼睛才適應。我打量外國人的居所,看不出與中國邊寨的民居有啥區別。令人詫異的是,在這異國他鄉居然見到毛主席的大照片,與越南胡志明的圖像並排貼在堂屋牆上!看來這裏的老百姓對中國相當有感情的。就衝這份感情,我們原封不動退出來,順手把房門和柵欄門掩上——打完仗老百姓還要過日子啊!封土縣城攻克在即,到那時候他們還不回家麼?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許向斌,河北唐山人,1970年參軍,歷任指導員、副教導員。1979年參加對越自衞還擊戰,連隊立集體一等功;1984年參加“兩山”作戰,所率營的二連獲“者陰山鋼刀連”榮譽稱號。1986年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