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寶馬品牌的不少產品一直給人們留有“運動”、“操控”之類的印象,似乎寶馬官方也嗅探到了這一點,在這幾年的官方宣傳及公關中借“運動”大肆宣傳。在三年以前代號G38的國產寶馬5系長軸距版上市後,媒體全是“舒適運動高度兼備”一類的好評,然而我開完了525Li、530Li以及國內最頂級的540Li後,覺得一切並不如預想的那般美好,那僅僅是一輛簡單舒適駕駛輕鬆加上豪華內裝的行政級豪華轎車,僅此而已,千萬別提操控和運動,部分網友所説“184匹卻強勁充沛的動力”和“無敵後排豪華乘坐體驗”也全是扯淡。
去年代號為G28的寶馬3系長軸距車型上市後,媒體的好評再度蜂擁而至。但凡開過一下全新寶馬3系的人都能在上手的短時間內感受到這是一輛在豪華氛圍營造上下了功夫但是駕駛相關的部分嚴重退化的車,在完全放棄了運動操控的同時還犧牲了基本的平順性表現,給當時許多“充值”媒體了一記響亮的耳光。但似乎這還沒完,有人接着蹦出來國產短軸距版表現都會好的!然後有媒體人在為G28的寶馬325Li的全面倒退用“要運動就去改避震”的套路洗地失敗後試圖海外版車型來辯解……呵,海外版就真的會很“寶馬”嗎?
作為一個E60的5系車主,我本身對寶馬的產品駕駛還是有那麼一些奢望;正好在海外,我就弄了這麼一輛“熟悉”的寶馬5系,究竟看看海外的短軸寶馬能和我們熟悉的那些華晨寶馬長軸距產品有什麼區別,是不是“原味”短軸寶馬就能如坊間傳言版完美呢?Unfortunately,一切與“運動”、“操控”相關的謊言都在我與寶馬M550i相處之後不攻自破。
「車型背景」
人在北美,接的是寶馬5系產品中最頂級的M550i,同時選滿了Advanced&Premium選裝包。
一聽到V8,不少人會因為“80個尊嚴”一類的事情肅然起敬。事實上北美市場V8遍地,這個巴伐利亞“野種”根本沒啥特殊的排面。
「動力總成」
之前給不少國內朋友看過這輛車的圖片,多數反應都是“530i?”。實際上,我這輛車同多數5系最大最大的差異點就在“50i”,也就是其搭載的代號為N63B44O2的4.4升雙渦輪增壓V8引擎,V8引擎!最大輸出功率523hp,最大扭矩750N·m,聽着是不是就特別暴力。
實際上,這輛車加速確實很快,523hp馬力的引擎推動這輛1.8噸的M550i完成0至100kph的加速時間僅需3.7s,這個數據和特斯拉Model3頂配全驅高性能版的破百時間相當,也和上代M5的加速成績相仿。
與這台強勁引擎匹配的是大家熟悉的ZF8HP變速箱,這款變速箱已經普及到從勞斯萊斯到哈弗H9都能見到它的身影,但是用起來的感覺可真是千差萬別。説回我的這個車,M550i上這台N63引擎匹配ZF8HP的表現還是很棒的。除了寶馬慣有的「轉速錶騙換擋速度」這個問題,其它所有方面都挑不出什麼毛病,可以説是極順滑、很精準、響應快同時完全沒有“動力太強不好控制”的煩惱,就算是駕駛技術不好的駕駛員,也都能開的很自如很平順。
但是説了這麼多好,還是得潑幾盆冷水。首先沒有特別動人的聲浪,即便是“SPORTPLUS”下,也需要大腳催逼油門才能聽到一些傳統意義上認為“美妙”的聲音。另外很多人在看到我這個車的具體型號會覺得“8缸5系很牛逼”,但是即便在用車環境良好的北美,我依舊認為對於寶馬5系這個產品來説,如此強勁的動力多數情況也都只是浪費,所謂驚人的全油門加速推背感確實會給沒見識過的乘員一定新鮮甚至恐懼感,但開過幾次後也就明白這一定並非剛需。
最後,回想起曾有不止一人給我評論類似“寶馬525Li雖然是低功率,但是動力特別充沛,比同級多數車都強”這樣的話。但是我可以負責任地説,寶馬525Li和530Li的動力水平是有本質差別的,525充其量是滿足個代步需求,而530Li的確實是夠勁、夠有底氣。我M550i這個動力確實是強到完全浪費,若不是B48本身運轉品質還比較差,否則250hp左右動力的530車型會是5系中我認為比較合適的版本。
「轉向手感」
説完了本M550i的最大產品特點後,説説駕駛的其他方面,先講講轉向。
不幸,這輛M550i的轉向手感非常垃圾,槽點很多。首先轉向的在駕駛中就是方向經常不自動回正,尤其是快速調頭後非常危險。其次小幅度打方向時車身基本沒什麼響應,感覺特別模糊,激烈駕駛的慾望已經消退殆盡。
駕駛模式中,只有COMFORT的另外SPORT模式下轉向手感特別做作,從低速開始就全域加重,開着特累的同時前面説的問題並沒有絲毫改善。
諷刺的是,我在國內開到的寶馬長軸距5系轉向手感還都是挺不錯的,這方面看來被寄予“操控希望”的短軸版反倒不如國產長軸車。
「操控性」
當下的寶馬,在我眼裏已經和所謂“運動”、“操控”漸行漸遠了,多數國內寶馬用户追求的不過是“寶馬”這個品牌而已。
在全新寶馬眾多車型駕駛體驗接連翻車後,被某些國內媒體人當做參照標杆的“海外原味兒的短軸寶馬”,是不是能有點靈魂呢?我通過我的短軸5系給出的答案是明確否定的,這輛名字裏帶上了「M」的寶馬M550i,激烈駕駛的體驗卻令人大跌眼鏡。
首先説一嘴這輛車的懸掛幾何對車頭加速上揚、制動下蹲的抑制還有併線時車身跟隨性的表現都還算是不錯,在如此強勁的動力性加持下,無論大腳油門起步還是強烈制動都不會有特別惱人的起伏,這點不錯。
説到操控感受,首先就是令人崩潰的推頭,但凡想要稍微高速入彎,車頭會有明顯向外走的趨勢告訴你危險的徵兆,開着它在快速過彎時還是要多加小心,尤其不能被“M”和“4.4T”洗腦,這車的極限我是真的不敢隨意試探。其次就是這整輛車在拐彎和併線時的車身姿態也比較模糊,主觀駕駛感受也不能令人滿意。
説到這裏真的不禁感嘆,理應是“5系完全體”的M550i卻也在國產5系那姿態飄忽、拖泥帶水的駕駛與操控方面表現依舊糟糕,看來短軸和進口這兩點,並沒有給G30/G38世代5系挽回一些寶馬的臉面。
「行駛品質」
從第一次試駕國產530Li時,軟到離譜的底盤就令我印象深刻,也許這在許多人眼裏是個更趁“行政級車”身份的變化,但是隨之而來的高速過坎前軟後硬與後橋細碎顫動卻也令我煩惱。
而到我的M550i上情況就更糟了,底盤都明顯偏軟,軟的沒法開。而且這輛M550i邪門的地方在於後橋的餘震特別多,完完全全不能做到在柔韌有餘的同時抑制好車身的動作,遇到路上突然的起伏,整輛車會明顯前仰後合,特別特別難受。
此外,無論國產高低功率還是海外短軸的寶馬5系,隔音靜謐性均難以算是完美表現,不至於惱人罷了,跟同級別優秀的競爭對手比起來還是差距明顯。
「駕駛模式」
這輛頂配的M550i搭配了幾種不同的駕駛模式,這個內容具體細説,但是先説説不同模式下動力總成的表現。
首先「ECOPro」模式我覺得沒法用,油門踏板響應過於遲鈍,遲鈍到影響整體駕駛節奏與心情;
其次,點火默認的「COMFORT」模式油門踏板的初段還是有一定的空行程,開着有傳統説法中“油門特別重”的感覺,不過好在往後踩的動力釋放線性度和響應都不至於脱節,動力儲備自然不在話下;
再説最激進的「SPORTPLUS」,這個模式下變速箱會強制選擇比“目前可接受的最高檔位”低一檔,讓轉速始終保持在更容易爆發動力的區間,此時動力爆發確實激進,但是又不適於長時間穩態駕駛;
我認為最舒服的模式就是「SPORT」,油門踏板幾乎無空行程,油門響應靈敏,變速箱動作也利索,最喜人的是穩住油門時會進入適合巡航的最高檔,不至於長時間“掛轉”。
「乘坐與空間」
説完了備受爭議的駕駛體驗,我們來看看這短軸的G世代寶馬5系的靜態體驗有多麼慘烈吧:)
首先,方向盤位置給絕對差評,而且是這一整代寶馬3系5系長軸短軸國產進口共同存在的一個問題。我身高178cm,在調整好合適的駕駛位置後方向盤依舊是過高,高到把儀表最下排的行車電腦和擋位信息完全遮住,經常需要起身看儀表,特別煩人。
説説乘坐與空間部分最大最大的硬傷所在——後排。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全新一代寶馬車型在外形尺寸幾乎維持原樣甚至更大的情況下,車內空間都有了不小的縮水,國產的寶馬5系Li是這樣,全新的3系Li也是同樣的情況,至於X5…勉強維持老款本就負分的差評表現吧。雖不知這情況為何發生,但確實是普遍存在的情況。
我在車長超過5.1米的長軸距寶馬5系Li中,後排腿部空間餘量就已經很小了,而在這輛車長僅僅4940的M550i中,將前座調至我自己的駕駛坐姿,我坐在後面是幾乎頂住膝蓋的,我甚至不知道這樣的表現配不配的上“行政級”三個字。而雪上加霜的是後排座椅的乘坐感受,短軸版本沒有配備國內530Li標配的中國地區特供版本寬大的可調後座,感受接近甚至不如專門加厚坐墊和靠背的525Li,坐上去覺得坐墊不夠長、靠背非常直、材質特別硬。
説實話不建議什麼人選擇乘坐寶馬短軸5系的後排,那真的是一種令人崩潰的折磨,後排基礎乘坐體驗的缺失,是無論多少所謂配置都彌補不了的。
「外觀內飾」
最後考慮到當下寶馬5系已經在國內遍地都是,唯一搶眼的可能就是這個前車主貼的綠膜了……整體一打眼還是很熟悉的味道,曾經最顯眼的前唇也在加拿大冰天雪地的摧殘中一點一點碎裂,早已沒了蹤影。樣子大家腦補一下就好。
這輛寶馬M550i佔地尺寸僅僅為4940mm*1865mm,在國內這也基本就是個雅閣的尺寸。反言之,你們猜想要是都按照歐洲車那個糟糕的空間利用率將全系標軸的佈局在華銷售,那個場面得有多麼尷尬。
多強調一點內飾!別選白色!別選米色!別選灰色!用髒了以後真nm醜的滴屎!!!
「車內功能」
首先,這代寶馬高配產品的空調操作面板變成了全液晶,操控全靠下方的一小排觸控按鍵,特別難用,十分頭疼。另外我不知是個體原因還是都是這樣,這個自動雨刷特別煩人,該刮的時候遲遲不動,等到覺得前擋還行了卻又把玻璃底部的積雪帶上來影響視線,真是nm離譜。
第二點,寶馬的歷史遺留問題,前排座椅坐墊電動調節按鍵的控制比較模糊,很難調明白什麼時候是整體升高/降低,什麼時候是調節座椅傾角。
第三點,選裝的L2級輔助駕駛,老實説挺好用的。無論是加速/剎車還是對駕駛員意圖的判斷都還算能接受,但是突如其來的制動還是會讓我覺得比較惱人。另外一直被爭論的輔助駕駛,我至今仍然認為與國內車流中充斥布朗運動現狀完全不適合使用輔助駕駛,就算用了也得更加倍小心關注路況;到了國外一些相對秩序良好的地方,輔助駕駛還算是可以用一用,但是一旦遇到積雪、標線破損這類情況,吹的再神的駕駛輔助系統也都是白扯,充其量是錦上添花,偶爾玩玩罷了。
第四點,説説車機,慶幸不是最新一代的iDrive7系統,現在這個還勉強能用用。
首先,手勢控制純屬2B功能,在車裏伸出兩根手指頭往前插這種動作真的能讓全車人集體笑話你三分鐘,愚蠢程度甚至超過在開車的時候突然喊“李想同學”。
其次,iDrive首先支持無線AppleCarPlay是個好事,但這個車機系統的死機頻率可以和寶馬的故障率比肩,三天兩頭無法連接……而且最關鍵的是熄火斷電有時候還好不了,得睡一覺才能恢復,是真的純TM有病。
最後説説這個奪目的寶華韋健音響,實際效果沒有我自己預想的那麼驚豔,和雷克薩斯ES300h頂配的馬克萊文森音響相比實在是弟中弟中弟,甚至有貼牌嫌疑。
「質量可靠性」
這只是一輛車齡僅不到兩年,里程兩萬公里的5系,但是已經隱隱展現出巴伐利亞一如既往的可靠性劣勢。説到寶馬,對我來説不可繞開的一定就是質量和可靠性相關的話題。我自己家裏有一輛E60520Li,羣裏不少朋友常依此拿我開涮,但這是我接觸修車相關話題的啓蒙產品……
這輛僅僅不到兩年的寶馬,可靠性還行。目前也就發動機故障燈常亮、燒冷卻液、中控死機、和轉向機異響這幾個簡單的小問題。
不要驚訝!!!這對我們寶馬用户來説真的不算故障多了!!而且上述幾個問題,不知道引擎故障燈為什麼一直亮,保養時Dealer也沒説過啥;燒冷卻液就不提了,相比漏油來説這都不算事情;至於轉向機這事兒,我專門請教了國內資深的寶馬維修專家@BMW趙老師,分析可能是轉向機故障,暫時還沒有回Dealer再討論過維修或者索賠方案,但在國內要想在保外換一個新的轉向機,六七萬人民幣是得花進去了。
其實不簡單了,這輛車到現在居然沒有任何漏油的跡象,雖然每天開着都得看着儀表一盞小黃燈,動不動就要準備好掏出尾箱的冷卻液去補加,甚至如果在不換轉向機的情況下,需要一直忍受每次打方向都會聽到的“咯噔咯噔”聲。但仔細想來還是不容易了……想想我家裏那台修車比買車都貴的E60,算了還是別想了,修車真的不好玩。
「總結」
寶馬M550i是一款在中國大陸沒有也不可能有的產品,它巧妙地集成了中國大陸消費者不需要和沒必要有的所有特性於一身,得虧沒引進,引進我必罵。
這是一輛典型中國留學生喜歡購買的產品,既滿足了多數國人在國內市場培養起來的對“豪華品牌”的認可,又拿到了極具噱頭的V8和看似炫目的一堆配置。
但實際上在加拿大這種無排量税限制的地區,如果全款消費一輛辦齊接近60萬人民幣,長板很長但是短板很短的轎車,還是多多少少韭味兒十足,我並沒有在它身上看到除了絕對動力性以外的明顯特點。而恰巧在這個市場,塞納這種出租車都能隨隨便便零百跑進7秒的地方,單純一點動力強並不能讓它在茫茫車海中有足夠亮眼的優勢。
「尾巴」
作為一輛老5系的用户,不提過往的產品,就目前這一代寶馬5系Li而言,也許你可以説這樣盡力裝潢營造豪華的寶馬是“方向對了”,也許你也可以説這樣駕駛退化的寶馬“迷失自我”,又或許你可以像許多媒體一樣盡力尬吹“這是偏向了對消費者的喜好,但還是有很強的……”國內最多5系的消費者需求僅僅是“40萬買寶馬,我只能買5系”,在這個基礎上買到的也就是一輛開着不彆扭的中大型豪華轎車而已。
但是在國產5繫上市一年多以後,我試到了全新換代的奧迪A6L45TFSIQuattro,體驗過後欣喜與驚豔交加。
全新奧迪A6L不僅在行駛品質與舒適性表現完美、軟硬適中,底盤柔韌沒有餘震、大小震動處理都特別細膩,行駛的高級感和豪華感出類拔萃;與此同時更令人驚訝的地方是整輛車的操控和運動性層面達到的高度,激烈駕駛時的車身跟隨性極好、車身姿態也特別清晰,不推不甩開着也不緊張。這毫無疑問的是當下行政級轎車中底盤調教的標杆水平,完勝寶馬5系所有版本都沒有任何懸念。這樣的表現是不是能給那些説所謂“追求舒適必將損失一定運動性”或“海外短軸寶馬全面兼顧、操控出色”的媒體們一記響亮的耳光呢?
除了底盤對運動和舒適的兼顧上處於同級標杆,在其餘無論是動力總成、變速箱匹配還有隔音哪怕是內飾車機功能的幾乎所有方面都要完勝當前的寶馬5系車型。此處着重説一下,雖然奧迪將現在的國產車型多數換上了“STronic”雙離合變速器,被輿論大罵簡配無良。但是就車説事,全新A6L的雙離合標定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準,慢開平順,激烈駕駛換擋飛快,沒有任何槽點。
這一代的奧迪A6L從隔音、濾震和極限操控層面來看,都是絕對的越級表現,全面勝過本世代寶馬5系無論525Li、530Li哪怕是540Li和海外的M550i。在當下市場普遍堆砌裝潢而在駕駛上瘋狂放水的豪華車市場,奧迪能拿出如此有誠意的特供車型屬實驚豔。而這也才側面説明了並不是德系豪華車全數淪陷,也不如很多人所説“寶馬就是做了這樣的妥協,順應市場”,而與其正面競爭的奧迪A6L用全面勝出的產品力説明了駕駛和豪華可以得到極好的兼顧。
寶馬啊,真的長點兒心吧!
害,説了好多,但是估計國內選行政級車的人還會傻傻地被品牌吸引。但我相信市場會是一直在進步的,雖然現在不夠成熟,但總會讓更多人朝着買更好車的方向發展,能在這其中盡一份力,我也深感榮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