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發“亦分類”微信小程序,亦莊鎮開啓垃圾分類2.0模式

“您這垃圾分得真不錯!這袋是廚餘垃圾,可以積50分,來,我掃您的碼,給您把分積上……”一排整潔的垃圾桶旁,大興區亦莊鎮鹿海園三里小區垃圾分類桶前指導員石文成正在用微信“掃描”居民手中的專屬垃圾分類二維碼卡片。居民完成投放的同時,積分也分別顯現在居民手中“亦分類”小程序和亦莊鎮垃圾分類管理系統中。

亦莊鎮垃圾分類工作在前期“一户一碼”的基礎上,升級為“一户一卡”,將垃圾分類納入智慧城市管理系統中,居民的積分實時到賬;從每家每户主動分類,再到更多羣眾參與桶前值守,進一步激發羣眾熱情。從單一舉措升級到通過垃圾分類智慧管理平台形成系統合力,亦莊鎮開啓垃圾分類2.0模式。

自主研發“亦分類”微信小程序,亦莊鎮開啓垃圾分類2.0模式

“智慧管理平台”+實時巡控

亦莊鎮自主研發“亦分類”微信小程序,與亦莊鎮綜治網格指揮中心大數據平台無縫對接。在平台系統中,亦莊鎮202個桶站點位全部實現GIS落圖,都納入智能監控體系之中,真正實現了“一站一碼”。將平台打造成為融合投放積分、值守打卡等多功能的移動管理終端,將繁雜的信息形成值守人員考勤表、各品類垃圾分出量、居民投放次數和正確率等可視化數據即時呈現。同時,平台連接“亦分類”小程序,可實時分析住户垃圾分類積分的結果,對積分較少的居民,有針對性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一對一入户指導。

下一步,將從源頭上加強管理,對房東、中介的壓實責任與社區共同形成樓門共建的合力,強化對居民及租客的責任約束,從而提升投放精準率。綜治網格指揮中心坐席員通過攝像頭進行及時巡控,若發現滿冒、垃圾桶開蓋、桶邊不潔、無人值守等問題,都能第一時間聯繫到相應物業負責人、垃圾分類指導員進行處理。垃圾分類智慧管理平台為分類的科學、決策的創新提供有效支撐,避免了值守人員重複操作,實現了垃圾分類實時精準管理。

自主研發“亦分類”微信小程序,亦莊鎮開啓垃圾分類2.0模式

“專屬卡片”+“亦分類”小程序

亦莊鎮實現了全鎮居民垃圾分類積分全覆蓋。從方便羣眾和提高分揀效率的角度考慮,將原來貼有二維碼的垃圾袋升級為“一户一卡”,既節約了成本,又避免了垃圾袋“破袋”的不便。用微信“掃描”卡片兩面的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碼,就會在“亦分類”小程序中生成相應的“分類碼”。每次投放垃圾時,桶前指導員使用微信“掃描”分類碼,分類正確的垃圾都可積50分,每天最多積100分。居民還可以在“亦分類”中查詢自己的投放記錄和積分記錄,用以兑換清洗油煙機、食用油、抽紙等服務和禮品,更大激發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紅色引領”+“時長換積分”獎勵機制

針對如何規範桶前值守隊伍,亦莊鎮實行“紅色力量”帶頭先行的策略,即黨員成為亦莊鎮守桶羣體的固定人羣,同時廣泛吸納團員、在職員工、其他志願者,將“紅色力量”加入到“綠色分類”的洪流中,成為分類的中流砥柱,由社區黨支部按時段統一排班,由物業公司統一調度、考核,實名制打卡上崗,實現“定人、定時、定桶、定責”全過程督導。同時制定“時長換積分”的制度,要求桶前值守人員最少守桶一小時,每小時可兑換200分,以此方式進一步調動羣眾守桶的積極性,羣眾報名參與人數顯著增加。目前“一户一卡”已覆蓋亦莊鎮所有社區,同時通過“定時投放”“紅色引領”“時長換積分”等制度並行,羣眾對垃圾分類的熱情有了顯著提高,垃圾分類參與率達到100%、精準率高達97%以上。在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的評選中,亦莊鎮鹿海園三里小區被評為第一批市級示範小區,以後其他小區都將按此標準統一要求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爭創更多示範小區。

亦莊鎮黨委書記靳璐説,下一步,亦莊鎮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垃圾分類,不斷完善機制建設和科技助力,以垃圾分類為抓手進一步提高基層治理能力,更好地為羣眾服務!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記者 |陳強 安旭東 通訊員 | 邢寶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0 字。

轉載請註明: 自主研發“亦分類”微信小程序,亦莊鎮開啓垃圾分類2.0模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