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近幾年合資品牌的口碑似乎越來越低,近幾年,很多之前被認為是相當可靠的合資品牌和產品,出現了一些嚴重的共性問題,例如,以前本田的機油增加,豐田的機油乳化,上汽大眾的帕薩特安全性方面的嚴重缺陷並且現在的一汽大眾的探嶽和上汽大眾的途觀L國62.0T被粒子捕捉器大量投訴了製造廠被堵塞的事,不過,不作為的情況!一些零部件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對合資品牌和相關車型的可信度。
當然是在產品方面執行,長期以來,合資品牌在相關汽車投訴網站上的比例和絕對數非常驚人,比自主品牌多得多!我們對於車質網近30天投訴榜Top10,投訴前10款車型中,有7款是合資品牌車型,基本上是以前口碑不錯的車型。
數據説明了一些問題,很多網友也反映,從實際感受來看,很多合資品牌在產品方面也越來越馬虎和敷衍,例如,售價無限接近20萬元的上汽大眾ID.4X,後輪均採用鼓式制動器結構,例如本田合身,8.18萬的最低配車型連音響喇叭都沒有,也就是説,如果購買合身的最低配車型,車主就沒有聽音樂的權利,這些實例,實際上對合資車型的減配產生了深深的厭惡感,導致一些合資品牌口碑走下坡路。
那麼,現在有一個問題,國產車越來越好,合資車越來越馬馬虎虎,到底是錯覺還是現實情況。
首先,我們認為這有一種叫做“錯覺”的成分,從2018年開始,由於國內自主品牌呈現明顯的破產浪潮,許多產品同質化嚴重、技術低下、品牌影響力不足的廠商被淘汰,目前剩下的自主品牌絕大多數已經是強者中的強者我們認為有必要防止破產浪潮的入侵,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忍受來自合資品牌降價的襲擊,所以像長安、長城(包括WEY)、吉利(包括領克)、比亞迪、奇瑞這樣在破產浪潮中留下的車型,本來就是強者,此外,近幾年,這些品牌不斷引進各方面的頂尖人才,在產品研發、設計方面也有所確立,因此,這些品牌出來的產品,本質上是優秀的,所以留下的自主品牌幾乎都是“精華”,那些產品看起來自然越來越好。
另外,國產車的品牌力與合資車相比有一定差距,發動機、變速器等技術方面也有一定差距,為了彌補差距,自主品牌車在能做到的方面,一定要全力以赴完成,特別是在破產高峯之後,現在很多自主品牌車無論是設計、材料、配置還是價格,都相當有誠意,至少比幾年前,看起來真的越做越好。
然而,合資品牌在過去幾年,隨着國內車市的低迷,一些合資品牌也被邊緣化,而品牌相對強勢的合資品牌,卻沒有受到影響,此外,由於這些合資品牌掌握了一些相對核心的技術和中國人對合資品牌的“偏愛”,一些合資品牌憑藉自己在技術方面的優勢,開始在產品方面矇混過關,主要是藉助品牌優勢和國內消費者對合資品牌車型的認可度,通過減配的方式節約成本,增加單車利潤,與自主品牌犧牲單車利潤、全力以赴提高產品力相比,合資品牌的減配自然顯得十分愚蠢。
當然,也有朋友説合資品牌有更先進的技術,即使這樣也是肯定的!但我們不這麼認為,技術和產品是兩碼事,有些合資品牌的技術確實很先進,但如果只是技術,在產品裝配、配置方面缺乏誠意,其實產品本質上是不完整的,例如,之前的“事故”帕薩特,是大眾中級車的代表之一,在技術方面一直被認為是先進的,但在安全性相關材料的運用方面,卻相當差勁,所以在中保研2019年的碰撞測試中,得到了非常糟糕的表現就是典型的例子,沒有安全性,只有發動機、變速器的先進性,面對嚴重事故,誰來保證駕駛員的安全?
事實上,在我們看來,隨着最近兩年自主品牌數量越來越少,留下來的自主品牌越來越“精”,許多合資品牌面對自主品牌的倒閉熱潮以及品牌和技術方面的優勢,自感威脅越來越少產品方面的減配和矇混情況越來越多,車輛缺陷問題也層出不窮,未來,整個自主品牌產品的認可度可能會逐漸追平合資品牌,超越合資品牌,如果合資品牌繼續這樣減配和“墮落”!
大家是怎麼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