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工信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公佈了《2021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去年車企的“雙積分”成績單發榜了。
所謂“雙積分”,就是2017年在原有的車企燃油消耗量積分考核基礎上,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的積分考核。平均燃耗不達標的企業拿負分,達標的企業拿正分,同時多餘的新能源汽車積分可以交易,負分車企能通過買積分實現合規。
這樣做的初衷,就是鼓勵車企多生產新能源車型,增加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從而達到節能減排效果。
車企的車賣得再好,如果其中大部分都是油耗高的傳統燃油車,那麼銷量越多、積分越低,反之即便車企的產銷規模不大,但如果造的都是純電動車,那麼也是妥妥的高分得主。
看到這裏,估計聰明的讀者已經能猜到了,那些在乘用車銷量榜單上位居前列的傳統車企,”雙積分“成績並不好看,反而是比亞迪、特斯拉這種純電動品牌,以及體量不大的一眾新造車品牌們,成了優等生。
咱們先來看一下2021年,乘用車平均燃耗量不達標的企業中,排名靠前的都有誰:
可以看出,主流的合資品牌大多數都成了負分大户,其中上汽通用(包括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東嶽汽車有限公司和上汽通用(瀋陽)北盛汽車有限公司)以-95.25萬分排名第一。
此外南北大眾、廣汽本田、東風本田這些合資品牌代表,以及奔馳、寶馬、捷豹路虎等豪華品牌(進口+合資)也沒有達標,並且位於負積分排名前列。
這裏面還有個特例,就是看似電動化並不積極的豐田,在華兩家合資公司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的平均燃耗量都達標了。
看完了不達標企業代表,再來看看達標企業,正積分最高的榜單幾乎都是自主品牌的天下,已經徹底砍掉燃油車業務的比亞迪以355萬的積分排名第一,比第二名五菱和第三名特斯拉多了一百多萬分。
新造車中,理想、小鵬、哪吒、零跑的正積分也都不低,裏面沒有看到蔚來的身影,可能計算到了江淮汽車名下。
對於這些積分大户來説,除了臉上有光,更重要的是還能因此獲利。
比亞迪和特斯拉兩家的可交易新能源汽車積分分別高達165萬分和140萬分,按照此前工信部公佈的交易均價2088元/分來算,這就是30多億元的純利啊。而那些不達標的合資車企要是想買分通關,也要付出幾億甚至十幾億的成本。
根據公告的數據,2021年度新能源積分交易達到了109.4億元,同比增長322%,規模大幅提升。
當然,政策的初衷不是鼓勵積分買賣,而是鼓勵車企多生產節能和新能源車型,如果電動化不積極,那就只能拿錢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