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十一”期間16個熱點城市全面開啓樓市調控以來,各種樓市調控政策層出不窮,讓人目不暇接。其中、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等政策最為搶眼,讓無數的專家學者、黎民百姓看的目瞪口呆。
有人説,這是一次嚴重的計劃經濟,是歷史的倒退,但也有人説,這是樓市長效機制的嘗試,是政府的創新之舉。但無論如何,本輪樓市調控中最為醒目的就是確立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也因此,所有的樓市調控政策都是在這一指導思想下出台的。
樓市“三限”的作用是明顯的,抑制了房價的快速上漲並使部分城市房價回落。但樓市“三限”措施打在炒房者“七寸”上的力度明顯不夠,才有了違規信貸資金進入樓市的可能。那麼,能夠捏住炒房者“七寸”的措施到底有沒有呢?答案是肯定的,且這些措施已經全面進入了實施層面。
首先是共有產權住房的推廣受到充分重視。9月20日,北京市住建委會同市有關部門聯合發佈《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自9月30日起正式實施。9月21日,住建部發文支持北京市、上海市開展共有產權住房試點。現在,共有產權住房被看作是樓市房地產長效機制的一部分,未來必然會在各地樓市調控新政下開花結果。
其次,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已經達成共識。今年年中,由住建部牽頭,九部門共同發佈的《關於在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確定了12個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試點城市。現在,各地已經充分認識到了住房租賃市場的重要性,再有國家政策的支持,住房租賃這個市場的建設將會明顯提速。
第三,雄安新區提出的不搞土地財政、將以往的房地產開發變身為房產開發的思路是對房地產長效機制的有益探索。
其實,雄安新區的房地產新政就是前面提到的“三限”、共有產權住房和租賃住房等政策的一個綜合體,但絕對是升級換代的,它與這些樓市政策最大的區別就是不搞土地財政。這確實代表了房地產市場調控思路的轉變,並且應該看作是房地產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於未來的樓市房地產調控,“三限”與“三大新政”的共同發力將讓“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理念深入人心,同時一個健康穩定發展的房地產市場也將呈現在世人面前。對於炒房者來説,這些政策就是為他們織就的一張網,若深陷其中就將不能自拔。別忘了,我們還有房地產税這個大招沒使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