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扣非虧損超10億!“左擁右抱”的江淮汽車還剩什麼?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綜合

從某種程度上講,江淮汽車的全而不強、品牌薄弱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從蔚來、到大眾,再到比亞迪,江淮汽車也在尋找着自己的突破口。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8月汽車產業運行情況,其中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商用車產銷自2021年4月份以來,首次實現同比雙增長,且同比增幅分別達到3.1%和4%,產銷規模分別達到23.8萬輛和25.8萬輛。

對商用車行業來説,這是一個積極信號。該協會認為,隨着一批條件成熟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形成實物量,商用車產銷形勢將逐步好轉。

對商用車企業或商乘並舉的企業來説,這可能是一個轉折點。回首上半年,商用車領域確實遭遇刺骨寒流。例如,亞星客車淨虧損擴大,宇通客車由盈轉虧,中通客車雖然扭虧,但扣非後仍虧損4500萬;另有中國重汽淨利潤減少近七成,漢馬科技虧損顯著增大,東風汽車淨利潤大減八成……客車也好,貨車也罷,誰都沒能在嚴峻的市場大環境中獨善其身。商乘並舉的江淮汽車,亦如此。面對整體市場低迷,“左擁右抱”大眾和蔚來,並沒有給企業帶來太多亮點。

1、收入收緊,虧損擴大

2022上半年,江淮汽車營業收入為177.7億元,同比減少20.6%;歸母淨利潤為-7.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減少近250%;扣非淨利潤為-10.8億元,虧損同比擴大近300%。

這一組數字放在江淮汽車近五年中期業績中,處於低谷位置。首先,營業收入創新低,甚至不及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同期196億元,也是第二年收入規模沒有突破200億。

其次,從淨利潤指標來看,其歸母淨虧損達到高點,同時扣非淨利潤連續三年為虧損狀態,且虧損擴大至10億元。

從銷量數據來看,2022上半年,江淮汽車銷售各類汽車及底盤23.52萬輛,同比下降17.47%。乘用車板塊,江淮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為12.6萬輛,同比增長5%,其中SUV和轎車均實現上漲,不過MPV板塊從約2萬輛減至1萬輛,下滑幅度較大。相比之下,商用車板塊壓力較大,除多功能商用車實現同比微增外,江淮汽車的貨車和客車銷量大幅下滑。

其中,輕型、中型、重型貨車累計銷售10.2萬輛,同比減少35%,而佔比最大的輕型貨車,累計減少約30%至8.7萬輛;同時輕型、中型、大型客車累計銷售1302輛,同比減少16%。

這也不難理解,放眼整個行業,2022年上半年,根據中汽協數據,我國商用車產銷分別為168.3萬輛和170.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8.5%和41.2%,嚴重拖累大盤表現,商用車行業經歷寒冬;而在江淮汽車的銷量構成中,商用車銷量佔比接近50%,也只是略微好於大盤。

另外從合同產生的收入看,上半年江淮汽車商用車創收91億元,佔比總收入的約51%,同時乘用車收入合計44.37億元,佔比總收入的約25%;而在2021年同期,商用車帶來的收入達到145億元,佔比超過60%,乘用車佔比僅20%。以貨車起家的江淮,商用車板塊仍然對其舉足輕重。

筆者認為,雖然江淮汽車橫跨乘商兩大領域,旗下擁有眾多車型,但規模較大的僅有SUV和輕型貨車,上半年兩者合計銷售18.3萬輛,佔比總銷量七成。然而眾所周知,江淮汽車SUV車型的銷量中,包含了為蔚來代工的車型,參考蔚來上半年5萬輛的交付量,江淮汽車在SUV板塊的優勢,其實並不突出。

對江淮汽車來説,產品結構的優化,或許應該提上日程。可問題是,從研發投入來看,江淮汽車的研發投入不論從規模,還是營收佔比,與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放在一起,沒有什麼可比性。2022上半年,江淮汽車研發投入僅為6.63億元,與2018年之前披露的投入相比,也相形見絀。

半年業績披露後第一個交易日,江淮汽車未漲未跌,第二個交易日跌停;好在與安凱客車、弗迪電池和浙江儲能合資建廠的利好消息及時傳出,江淮汽車回暖拉昇。截至9月22日收盤,江淮汽車報收17.39元/股。

2、與大眾的“相愛相殺”

在江淮汽車的業務版圖中,大眾安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江淮汽車希望通過與大眾汽車的戰略合作,提升自身的研發、營銷和製造水準。從最初的江淮大眾到現在的“大眾安徽”,江淮汽車對合資公司的持股比例已從50%降至25%,這或許也基本勾畫出了這幾年來,江淮汽車在這一合資公司中的發展基調。

2022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大眾安徽收入67.56萬元,淨利潤為-1.7億元,江淮汽車按權益法確認的投資收益為-4366萬元。回看2021年同期,大眾安徽營收8.94萬元,淨利潤為-6908.8萬元,按持股比例江淮汽車的投資收益本應為-1727.2萬元,但因-4407.3萬元的調整事項(內部交易未實現利潤),投資收益最終確認為-6134.5萬元。

自從與大眾汽車開啓合作,江淮汽車的美好夙願似乎並未成行。有沒有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和提振市場銷量暫且不説,至少投資虧損是實打實存在的。

如今的大眾安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量產。近日,大眾安徽CEO葛皖鏑就表示,大眾安徽首款車型將於下個月投產預量產車,並於2023年正式量產。

據瞭解,大眾安徽MEB工廠最大年產能預計35萬輛。只不過,屆時大眾安徽產得再多、賣得再好,江淮汽車也只能從中獲得有限的收益,多少有種“為別人做嫁衣”的感覺。

昔日歸屬合資公司的全新品牌思皓,被無償、無限期轉讓予江淮汽車,思皓品牌成為江淮汽車的自有品牌,同時涵蓋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

從一定程度上講,雖然被“獨立”,不再頭頂大眾品牌光環,但思皓確實承載着江淮汽車在乘用車領域的未來,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但同時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塊燙手山芋,品牌弱是不爭的事實。否則,精明的大眾汽車又怎會放手?

市場進行着一輪又一輪殘酷地洗牌,江淮汽車手中的思皓品牌又將如何自立?

3、“代工”不是出路

與大眾安徽不同,江淮汽車與造車新勢力蔚來的合作,來得更早,也更為主動。在2021年3月設立的江來公司中,江淮汽車持股51%。半年報數據顯示,江來公司上半年確認的投資收益為-877萬元。

此舉看似改變了江淮汽車與蔚來的合作模式,由“代工廠”轉變成了“合資廠”,但就現階段來看,本質其實並未改變,當然不能排除未來雙方將有更大更深入的合作關係。誰都不想活在別人的影子之下,代工模式能帶給江淮汽車的改變其實是有限的,對自身品牌的提升也只是杯水車薪。因此筆者認為,江淮汽車與蔚來的合作,是把雙刃劍,應該審慎對待。

何況隨着蔚來的第二代車型上市,產能緊張的蔚來會不會加速新建產線,就像小鵬汽車最終揮別海馬汽車一樣?又或者,蔚來成為了上半年的虧損之王,虧損達到約45億元,對江淮汽車來説也不是好消息。有意思的是,半年報數據顯示,江淮汽車應收賬款達到45.8億元,佔總資產比例的9.7%,且較上年期末數額翻倍,主要是尚未收回的貨款增加所致。

雖然江淮汽車為蔚來製造汽車的協議已經延長至2024年,但江淮汽車也不能安枕無憂。“當時代拋棄你的時候,或許連一句再見都不會説”。不過有一點值得肯定,江淮汽車也在不斷尋找突破口,與蔚來、大眾合作,到最近攜手安凱客車與弗迪電池合資合作生產磷酸鹽系刀片電池,江淮汽車商用車新能源業務的未來發展,仍值得期待。

4、Views of Autoskline

根據江淮汽車2021年年報披露的經營計劃,其預計2022年產銷各類整車及底盤56.8萬輛,同比增長8.36%,預計可實現營業總收入450億元,同比增長11.63%。中期收官,江淮汽車銷量目標完成率41%,收入目標完成率39%。經過2022年後半段的努力,江淮汽車能否結束營收三連降、扣非扭虧?年報見分曉。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