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現在我們的出行工具,人們都會想到汽車。説到我們國家比較出名的合資汽車品牌,人們都會想到一汽、上汽、長安、華晨等。
這裏我們就要説説抱緊了寶馬大腿的華晨,就在前段時間網絡上被一條“華晨集團申請破產重組”的消息所鋪滿。根據消息得知,瀋陽市中級法院已經對外下達了華晨集團債權人——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對華晨集團進行重整的通知。
出現這樣的結果,其實也不是什麼讓人不可思議的。其實早在很久之前華晨集團的債務問題就已經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究其原因,最根本的還是華晨的“自大”——自打傍上了寶馬這根“大腿”之後,華晨一直都在一種不思進取的狀態下生存。
早在之前就有消息爆出華晨就曾發生過一筆10億人民幣的債券違約,其實這次的違約並不是一件“單純”的違約行為。在這次違約的背後,展示的是一種債台高築和坍塌既成的事實。按照相關的數據顯示,雖然華晨集團對外公示的數據上顯示其賬面有500多億的“資金”,但是大家並不知道華晨集團已經有了累計超過1320億元的“外債”。將華晨汽車的實際負債率按照70%左右來算的話,即使華晨集團破產重組,經過清算其所有資產,最後還是存在1000億“欠款”無法償還
説起華晨集團的起家,真的不一般!出身於遼寧的大國企,單憑自己的起點就已經讓很多企業高攀不起了。除此之外,他還是中國赴美上市的第一股,並且還是曾經的納税大户,就單靠以上幾點為了保它周全的“資本”一直就沒有間斷過,但是最後的結果卻讓很多人寒心,他還是撐不住了。
按照天眼查的數據顯示,華晨集團先後已經被標的執行了19次、被法院凍結的款項也已經超過了億元,僅僅在2020年9月11日-10月19日就被立案了10起!
華晨前身就是眾所周知的金盃,在90年代的時候,金盃麪包車躥遍了東北的大街小巷。那個時候你可能永遠都不會相信,曾經這麼輝煌的一個車企居然會“倒下”。有了金盃的成功,華晨中華也應運出現。依託同一個高起點,卻因首批中華車下線時拿不到車輛銷售資質而“困擾”。
那個時候加上當時國家政策的保護,寶馬也在為如何進入中國市場而“鬱悶”。這時恰巧華晨中華也為自己的造車技術不夠成熟而擔憂,因此當時的華晨和寶馬“一見如故”展開合作。就這樣一場看似雙贏的合作,其實並沒有達到讓人們滿意的效果。當然,通過合作寶馬的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作為一家資深的造車品牌相關的技術必定不需要太過擔心,寶馬需要的只是可以進入中國市場的通行證。相比之下,華晨中華的結果可就差太多了,外界都以為華晨可以通過此次合作得到寶馬造車技術的"秘訣",但是人家是不是會把時下最先進的造車技術傳授給你就成了問題。即使傳授的話,是不是用心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就算可以用心傳授你也用心學透,最後是不是可以轉化成自己的技術,並在此基礎上得到昇華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最後的結果似乎並不是大家想要的,華晨雖然得到了寶馬的加持,但是它卻在屬於自己的個性和特長上不夠用功。這一點從其對外宣傳的標語中也可以看到——“國產價格,寶馬品質”。華晨生產寶馬只能是為寶馬打工,因為寶馬的品質再怎麼好,最後受益跟華晨沒有太大關係。
現在為止只要説起寶馬,就連小孩子們日常聊天都會出現,寶馬的車型也都可以説出好多。但是相比之下,説到華晨中華幾乎沒有人可以説出它所生產的車型。
不得不讓人反思,給寶馬造車這麼多年,華晨究竟得到了什麼?如果不思進取,不在技術上做文章的話,即使攜手再知名的國際品牌,也都擺脱不了被“歷史遺忘”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