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密碼】
作者:易麗麗(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人力資源教研室副教授)
近年來,為推動區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各地紛紛加入“人才爭奪戰”。西部地區在這場爭奪戰中,有的地方打了“翻身仗”,在人才競爭中脱穎而出;而有的地方卻丟盔卸甲,不但“孔雀東南飛”,連“麻雀”都東南飛了,人才短缺更加嚴重。打了“翻身仗”的西部城市,在人才競爭中做對了什麼?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發揮資源稟賦,做強“人無我有”
前幾年,不少西部城市實行的人才吸引、激勵政策內容同質化,通過“送‘帽子’”“送資金”“送房子”等優惠措施,形成了拼財力的引才“錦標賽”模式,不僅引才效果不好,引才成本也難以為繼。
任何一個區域都有優勢也有劣勢,西部城市也是如此。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大衞·李嘉圖提出的“比較優勢理論”認為,一個國家可以專門生產出口絕對劣勢相對小一些的商品,同時進口其絕對劣勢相對大的商品。各國選擇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節約勞動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這一“比較優勢理論”運用於西部地區人才競爭中,核心是要圍繞比較優勢,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近年來,被譽為“動植物王國”“藥材之鄉”“基因寶庫”的雲南昆明,基於比較優勢配置資源,積極佈局生物醫藥和大健康事業發展戰略。但面對“人才爭奪戰”,作為昆明主要人才聚集載體之一的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亦曾出現人才流失的情況。在新一輪人才競爭中,昆明動物所結合和利用雲南的天然優勢和特色,一方面聚焦動物多樣性、遺傳與進化及靈長類動物模型等優勢學科,加大支持發展力度;另一方面聚焦自身人才培養,提出“培養研究生,就是培養未來的研究所接班人”,推出“同貢獻、同待遇”的改革舉措,給予所內培養的優秀人才和外引人才同等的薪酬待遇及個人生活補貼。2020年,昆明動物所初步扭轉了人才淨流失的局面,博士學位人才淨流入14人,其中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4人。
西部地區幅員遼闊,國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71%,“一帶一路”倡議將西部地區推上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新前沿,戰略地位具備不少比較優勢:自然資源豐富,具有資源稟賦優勢;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擁有國家政策優勢;多民族聚集,沉澱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優勢等。
西部城市需要找準比較優勢,有所為有所不為,圍繞自身的比較優勢,集中配置有效資源,做強“人無我有”,搭建好人才幹事創業的平台和載體,創新體制機制,使人才在這裏幹得好、發展好,讓事業平台和可預期的職業前景留住人才。
提高差異化吸引力,在競爭中“突圍”
在新一輪人才競爭中,西部各省份應瞄準特色,不拘一格,提高差異化競爭力。基於特色的差異化人才競爭戰略,一是要找準存在的戰略問題,二是要摸清未來區域發展的人才需求。正視西部地區引才難的現實,不求所有,通過多種形式實現人才共享;打破只求“人才帽子”數量的引才“政績”思維,不拘一格,以更大胸懷和改革魄力廣開進賢之路。
以寧夏銀川為例,這個城市聚焦特色,堅持走出了一條人才差異化競爭之路。以前,銀川市偏重高大全的人才引進政策,效果一般。現在,銀川圍繞自身特色引進人才和培養本土人才,尤其是特色產業的人才,比如葡萄酒產區各酒莊企業管理人員、釀酒師、市場銷售人員及葡萄種植人員等,人才工作成績斐然。
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形勢下,西部地區需要找準自身發展定位,實行差異化發展戰略,結合特色學科、科研方向、特色產業、特有的歷史文化沉澱等,培養契合區域發展的人才。培養本地人才、提升本地人才質量,有利於吸引人才和項目。筆者在調研中瞭解到,企業去西部發展的擔憂是當地人才質量不高,企業需要不同層次的人才,高端人才可以從全國招聘,但中低端人才應依靠當地供給。西部地區的實踐經驗表明,本土人才提升質量越快,吸引人才和項目就越容易,反之亦然。
在人才爭奪戰中打了“翻身仗”的成都是一個典型案例。一座西部內陸城市,區位優勢不明顯,但成都以人為本,為年輕人心靈歸屬、情感依託打造了一座有“煙火氣”生活氛圍、有温度的特色城市。從2017年到現在,成都已吸引超過43萬本科以上大學生落户,5年來老齡化率持續下降。目前,成都已成為新一線城市中最受年輕人喜歡和中高端人才淨流入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並連續入選“全國最佳引才城市”。
未來5至10年,90後、00後將成為這個社會的主體。他們更注重工作與生活平衡,追求個性化生活方式,將有別於70後、80後“擰緊發條”在北上廣奮鬥的人生態度。西部地區工作壓力相對小,生活節奏輕緩,寬鬆的環境利於創新,其實這些都是引才的優勢。西部城市人才工作要懂得“功夫在詩外”,可以從產業、自然風光、名人、美食、文化等方面發力,做到千城千面,在差異化競爭中突圍。
確保優質公共服務,讓人才近悦遠來
有調查研究顯示,西部返鄉創業的人才中,30%出於鄉土情感,願意來西部發展的高端人才大多為本籍人才。以家庭為中心做人才保障,才能讓人才紮根。
“十四五”期間,我國老齡化程度將加快,本籍人才尤其是獨生子女,為照顧年邁的父母選擇回鄉發展,可能將是西部地區人才迴流的新趨勢。做好以家庭為中心的人才保障,需要做優人才的父母養老、配偶就業、子女上學、全家就醫、安居樂居等公共服務。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優質教育公共服務是未來爭奪人才的競爭力。筆者在沿海某市調研中瞭解到,該市人才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是缺教學資源,優質的教學資源更缺,超過50%的孩子上不了高中。很多引進人才因為孩子上學而要離開該城市。當地人才工作者在訪談中感嘆:“我們好像在為全國各地輸送人才,我們培養完了,最後因為公共服務跟不上,人才又走了。”西部地區應吸取類似教訓,主動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政府主導的人才爭奪戰,短期可給地方帶來人才數量的迅速增加,但長遠來看,仍是要尊重人才流動規律,充分發揮並尊重市場的作用。西部地方政府大有可為的方向是,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完善以家庭為中心的人才保障,讓人才無後顧之憂。西部城市只有立足長遠規劃,持續投入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十年為期,久久為功,雖然可能在短期內看不到效果,但必將在未來人才競爭中持續受益。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21日 07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