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混動叫豐田,一種叫本田,它們有什麼區別?

提起汽車的混動技術,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豐田和本田,這兩家都是很早的時候就開始研究混動技術,那時候石油危機爆發,原油價格迅速飆升,沒辦法只能開始研究混動了。1997年的時候,豐田首先量產出自家的第一台混動車,隨後本田也快馬加鞭的趕上,就在2年之後推出了自家的第一台混動車Insight。一直到今天,這兩家依舊佔據着混動技術的天下,甚至還有不少網友戲稱:世界上只有兩種混動,一個是豐田,另一個是本田。雖然是比較誇張的説法,但也側面印證了大家對於這兩家混動技術的認可,那就是這兩者誰比較好呢?今天就簡單的跟大家討論一下。

首先來看一下這兩家代表的混動技術是什麼,當初豐田可以説是最早開始研發混動車的企業。1997年的時候正式進行混動車型的量產,豐田混動車的設計原理還是比較複雜的,簡單來説就是加進去兩個電機。前一個電機負責發電,叫做發電機,後一個負責動力,就叫做電動機。它們兩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發動機可以帶動發電機,發電機就可以給電池充電,電池再繼續給電動機供電,最後驅動車子行駛。

與此同時,電機還可以自帶回收能量功能,對電池進行反向充電,看起來是一套十分自洽的裝備。在實際行駛的時候,電池如果快沒電了,發動機就採用最省油的轉速,給電池充一點電,充到差不多的時候發動機就開始休息,油耗自然降下來。不過實際操作的時候,需要一個行星齒輪組的調配,這個東西格外重要,豐田當年直接申請了專利。

由於這個技術被申請了專利,本田只好另闢蹊徑,到2012年的時候,他們推出了i-MMD混動系統,不僅不需要採用豐田的專利技術,而且還能跟豐田的混動技術一較高下。本田利用E-CVT變速箱來代替行星齒輪組,完成動力分配的工作,通過這個變速箱,可以看到整體效能要比豐田THS的表現更好一些。

除此之外,本田還可以提供更多的動力輸出模式,豐田的行星齒輪組在工作的時候,只要發動機要輸出能力用來驅動車輪,那麼必然就要損失掉一部分能量用來發電,這是豐田混動技術定好的死規則。而本田就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可以直接將能量轉化過去。最後就是本田的電機功率和電池容量都比豐田的要大,這樣在低速行駛只依靠電動機就看出了區別,本田的混動系統動力響應會更加快速一點。

總體來看,究竟誰的混動技術比較厲害一點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29 字。

轉載請註明: 一種混動叫豐田,一種叫本田,它們有什麼區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