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消費是最終需求,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對經濟具有持久拉動力,事關保障和改善民生。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當前,中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恢復和擴大消費需求,需要適應居民消費升級的趨勢和方向,大力促進新型消費。新型消費是指以互聯網、數字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為支撐而形成的一系列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和新服務。深入研究新型消費的特點和趨勢,採取更有針對性、更有力的舉措促進新型消費,有利於擴大內需,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型消費的特點主要有:其一,收入水平與消費意願是新型消費的基礎條件。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消費意願,直接影響對新型消費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其二,新型消費有一定的技術門檻。新型消費的技術門檻高低,消費者對新技術新手段的掌握程度等,對新型消費的發展情況都有直接影響。其三,文化消費與綠色消費是新型消費的重要內容。隨着消費結構升級,消費者不僅注重物質消費,而且注重休閒消費、文化消費、綠色消費等。因此,新型消費的文化含量更高,綠色消費、低碳消費所佔比重也更高。其四,提升消費應用與消費感知體驗需要創新消費場景。新型消費對消費場景有着特殊要求。消費場景主要包括基礎設施、消費體驗場所、消費實現的載體等。擴大新型消費,既能帶來消費需求的規模擴張,也能拉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需求。其五,提高獲得產品與服務的便利程度要求加快物流創新。尤其是現代物流體系中智慧物流的發展,將大大提高新型消費需求滿足的便利程度。其六,消費環境改善與制度優化是新型消費的基本保障。不斷優化的市場管理是新型消費發展的重要外部環境,如在跨境“海淘”、網絡預付消費、共享消費等領域,需要完善相關的質量標準和市場監管手段,充分保障消費者權益。新型消費的這些特點,決定了發展新型消費需要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
加快新型消費場景建設。加快推進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新型基礎設施賦能消費市場變革,以產業升級推動消費升級。加快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擴大升級信息消費,培育壯大智慧產品和智慧零售、智慧旅遊、智慧廣電、智慧養老、智慧家政、數字文化、智能體育、“互聯網+醫療健康”、“互聯網+托育”、“互聯網+家裝”等消費新業態。加強商業、文化、旅遊、體育、健康、交通等消費跨界融合,積極拓展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消費新場景。加大土地、房屋節約集約和複合利用力度,鼓勵經營困難的百貨店、老舊廠區等改造為新型消費載體。深化服務領域東西協作,大力實施消費幫扶,助力中西部地區特別是欠發達地區提升發展能力和消費水平。
構建與新型消費相適應的物流支撐體系。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需要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暢通物流大通道,加快構建覆蓋全球、安全可靠、高效暢通的流通網絡。加快物聯網相關設施建設,發展智慧物流樞紐、智慧物流園區、智慧倉儲物流基地、智慧港口、數字倉庫等新型物流基礎設施。鼓勵智慧物流技術與模式創新,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拓展智慧物流商業化應用場景,促進自動化、無人化、智慧化物流技術裝備以及自動感知、自動控制、智慧決策等智慧管理技術應用。健全進口冷鏈食品檢驗檢疫制度,加快區塊鏈技術在冷鏈物流智慧監測追溯系統建設中的應用,推動全鏈條閉環追溯管理,提高食品藥品流通效率和安全水平。
加大對新型消費的支持力度。推進5G、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領域標準研製,加快超高清視頻、互動視頻、沉浸式視頻、雲遊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可穿戴等技術標準預研,加強與相關應用標準的銜接配套。加強財税支持,加快相關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能力建設,更好以投資引導和帶動消費。推動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引導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和商業可持續前提下豐富大宗消費金融產品。
加強對新型消費領域的執法監管。深入實施公平競爭政策,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加快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網絡交易平台監管服務系統。加快消費信用體系建設,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組織開展誠信計量示範活動,依法依規實施失信懲戒。加強價格監管,嚴厲打擊低價傾銷、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嚴格規範平台經營者自主定價。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的宣傳和貫徹力度,切實落實相關規定,全面加強跨地區、跨部門、全流程協同監管,繼續加強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強重點服務領域質量監測評價。
(作者為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25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