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編輯,鄭遠方),還有5個交易日,市場就將邁入2022年。新一年,市場風格是否將發生轉向?在2021年高歌猛進的新能源汽車能否維持向好態勢?或許可以從公募基金、券商機構等近期發佈的2022年投資策略窺見一二。
由於板塊近期波動加大,行業的高估值是否已充分反映未來的成長性,成為多空雙方的爭論焦點。創金合信基金經理曹春林表示,“如果看2022年的估值,新能源板塊就比較便宜了。因此,只要基本面沒有大變化,新能源這種成長性行業的時間價值是很高的,長期持有將會有不錯的回報。”
不過,在板塊超額收益持續抬升一年有餘之後,信達證券提醒,行業也可能面臨類似2011年電子行業年度級別的休整——明年行業可能面臨產能集中投放,營收增速雖然依舊不低,但已見頂回落,產能增速或將超過收入增速,毛利率也可能下行。國泰君安則補充,上游多數環節供需仍緊張,但漲價幅度和市場預期邊際收斂。
機遇與擔憂交織 具體如何佈局?
在“雙碳”戰略指導下,行業電動智能化中長期高景氣度,疊加行業整體補庫與需求回補的復甦邏輯,板塊的投資機會依舊受分析師青睞。
然而,過去“押寶賽道”的打法明年或將難以奏效。劉格菘認為,“分化”將成為明年市場的關鍵詞,在配置上應更加謹慎。中金公司、國泰君安均建議,深入挖掘結構性增量機會,業績持續高增消化下當前估值才具備吸引力。
而公司業績估值爆發的核心驅動力,便是產業鏈大變革背景下,企業“快速迭代的技術及產品創新”。
縱覽產業鏈,電動化、智能化依舊是兩大主線,從其中延伸出三個機遇。
一是整車機遇。主要分為兩方面:其一,高端車型加速滲透,從今年廣州車展的車型展出來看,明年各家高端子品牌新車型有望陸續實現批量銷售,助力高端化路線持續推進;其二,自主品牌崛起,招商證券預計,明年是新勢力大年,蔚小理普遍翻倍增長,比亞迪、長城、吉利新能源車搶佔外資品牌份額。
二是電動化趨勢下的零部件機遇。滲透率及單車價值量雙重驅動下,鋰電龍頭傳導成本壓力有望更加順暢,疊加規模降本,電池龍頭配置價值有望提升;同時,機構建議關注二線電池廠破局、天幕玻璃滲透率提升、800V架構亮相、換電加速發展。
三是智能化趨勢下的零部件機遇。各家開始以科技塑造產品差異化,而激光雷達、高清攝像頭、高算力智能駕駛平台、高階智能座艙、多屏/大屏HUD等智能硬件由此成為重要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