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香港中西區的中環,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象徵。這裏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彙集了一大批響噹噹的金融機構和企業。然而,過去一年,此處卻常常可見雜亂的路障、刺眼的標語以及被損毀的商鋪和地鐵站。
2020年3月下旬發佈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顯示,香港得分較上期大跌34分,排名跌出前三,居第六位,多項子指標較上期排名全面下滑。
在過去兩個月,有心人卻發現,無論是5月底全國人大通過香港國安法立法決定,還是6月底法律正式公佈實施,香港恆生指數都有至少一個交易周的連續上漲。
“一個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將是投資者們期盼和樂見的。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我們接觸的各類金融機構都對未來的機遇掌握甚為清晰,而這機遇就是建基於對香港金融制度有信心,對香港金融前景有希望。”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説,有人擔心香港國安法會影響投資者信心,導致資金外流,事實上香港不但沒有出現顯著的資金外流,反而有持續的資金流入,“自6月以來超過110億美元資金流入港元體系,銀行體系的存款總額在過去幾個月也持續上升”。
美國推出所謂制裁措施期間,香港股市反應平淡,港幣匯率走勢平穩。香港工商界普遍認為,“美國製裁實際影響有限”。“無論美國做什麼,它都不會改變一個事實:香港仍然會是中國最國際化、最開放的市場。這樣的香港符合中國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香港作為高度國際化和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城市,今年備受考驗,香港市場到目前為止表現出的韌性、抗壓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讓人感到自豪。
7月27日,旨在追蹤香港上市龍頭科技股、涵蓋市值最大的30家科技企業的恆生科技指數正式推出。有媒體評論稱,這個動作意味着港交所的科技股在質量和數量層面都達到了新的高度,足以支撐一個有代表性的新指數誕生,這將賦予香港資本市場巨大活力。
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進行了25年來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以便利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創新型公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新經濟公司在港上市,為尋求在港作第二上市的中資及國際公司設立新的第二上市渠道。
據恆生指數公司統計,從2017年至2020年6月底,在香港上市的科技公司數量從137家增至163家;市值佔港股總市值的比重從14.6%增至33.2%;總成交額佔比從16.3%提升至27.6%。在生物科技方面,香港目前已躋身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
“從2019到2021年,港交所的規劃是圍繞立足中國、連接全球和擁抱科技這三條主線,把香港資本市場打造成全球金融體系中最重要的樞紐之一,讓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名片更閃耀。”李小加説。
財政部日前宣佈,今年將在境外發行150億元人民幣國債,其中50億元在香港發行,這是連續第十二年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這充分體現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香港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有助於促進香港債券市場的長足發展。
數據顯示,目前外資持有的A股,接近七成是透過滬港通和深港通購入,7月的北向交易量單日曾達到240億美元;外資對中國內地債券的交易量有一半以上經債券通進行,上半年的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90%。
“迴歸23年,港股市值由3萬多億港元激增至超過40萬億港元水平,增長了12倍。是什麼讓一個GDP不到3萬億港元的經濟體,支撐着一個市值超過40萬億港元的股票市場呢?”陳茂波説,正是內地持續改革開放,國企、民企相繼到香港上市,以致後來的科網企業接力成為香港股票市場的主要支撐。“我相信,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可在國家持續開放和深化改革過程中,以自身所長服務國家所需,迎來長遠的繁榮穩定。”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2日 06 版)